怎样拥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一、总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抓住这个事件背后的“根本性”运作逻辑,你能够理解它真正的前因后果,而不是被这个事件的表象、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影响了判断。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

 

拥有了这种思维方式,你才不会沦为浪费时间在网上和别人对喷,看问题做事情始终不在点子上,总是在做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的事情的那种人。

 

我想从两个维度上来论述“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个是“本质方法论”。

这是从与大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相反的、更为实用的角度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

 

一个是“分清边界”。

这可以看做是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是什么的分析。

 

二、本质方法论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一种表述,暗示着我们通常以为是先看到现象,然后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但现实很可能是与此相反的:一个人已经有了他自己的“本质方法论”,他习惯的就是运用这套方法论来解释所有事物。

 

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他是先看到本质,再去分析表象

 

那我所谓的“本质方法论”指的是什么呢?

 

本质方法论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通过对世界的不断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而总结出的一套个人哲学体系。

 

他的这套哲学体系,在他的生活中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和不断地改进,直至这套体系成为了一种可以完美的解释他所看到的客观世界的理论模型。

 

那么他的这套理论,也就是他的本质方法论。

 

一个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通过对马克思哲学的学习,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再加上自己的反复实践和复盘优化,最终形成了震烁千古的《毛泽东思想》。

 

正是在这套思维体系的指导下,毛主席抓住了革命和战争的本质规律,并因此用兵如神,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其实根本就不了解毛泽东思想多么的伟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毛泽东思想》面前,什么管理学,创业学,人生哲学等都是渣渣。

 

毛主席在革命上的“本质方法论”,很多时候的著脚点都是在于“阶级”这个关键要素上。

 

所以当他在分析国内形势时,各个阶级的动向,矛盾,应对方式等他都能够看透的一览无余。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团结了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性力量阶级——农民。

 

在心理咨询中其实也是这样。

 

每个流派都有它自己的“本质方法论”。

 

比如精神分析透过现象“看到的”本质就是移情,力比多,攻击驱力,自我超我本我等等。

 

认知疗法看到的就是认知模型,自动想法,不合理信念等。

 

人本主义看到的就是潜能,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的不协调等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说: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本质。而是先有了“本质方法论”,再用来分析现象。

 

 

如果你去分析现象的话,你会发现这个现象有无穷无尽个分析角度,而且每一种角度你好像都能总结出它的本质。

 

但问题是:我们有必要把现象的所有本质都分析出来吗?

 

答案当然是:没必要。

 

有人接着会问:那这样的话,你看到的所谓“本质”不就是有局限性的了吗?那这还能称之为本质了吗?

 

正是因为有局限性,所以这样的本质才更为「实用」。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都是为了“实用”才会去看的。

 

和我们“核心目的”无关的所谓“本质”,对「我们」而言,就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在分析现象上耗费太多精力纯粹就是浪费时间。

 

毛主席分析国内形势的时候,难道他还要考虑基因学,认知方式,心理结构,人权等这些和革命无关紧要的角度吗?

 

他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他的“核心目的”是取得革命胜利。

他要做的就是从最宏观的“阶级”角度来分析问题,这才能够帮助他尽快的做出革命与军事层面的最优策略。

 

所以“心理结构”“认知方式”这些本质对他而言就无意义。

 

那我是一个心理学研究者,“阶级”的宏观分析角度对我而言就是无意义的,如果要我去看那段历史的话,我当然更关注的是当时国人的心理状态。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再次确认这条原则:一个人的“本质方法论”,通常是为了他生活中的实用而逐渐形成的。

 

那么我们要知道,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所关注的点、关注的领域是不同的。

 

商人关注的当然是商业的运作规律,政客关注的是权力的运作规律,心理咨询师关注的当然是心理的运作规律。

 

在这里不同的人所关注的运作规律并非就是截然不相干的了,而只是他们所持的立场与角度,和洞悉了某一本质之后所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

 

比如“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是一条本质规律,那么商人就会利用这条规律在文案、商品摆放、销售话术等地方上激发消费者的攀比心理,令他们更愿意掏钱。

所以这条规律对于商人来说,就是“赚钱的策略”。

 

那心理学研究者可能就会把这条本质规律告诫给身边人,提醒他们不要因攀比而冲动消费。

这条规律对于心理学研究者来说,那就只是人本性的一种思维方式。

 

所以有时候即便看透了本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重点在于,“你要怎么去用这些本质规律”。

 

支撑你能够把你所看到的本质规律利用好的前提,还是你要能够有自己最基础的“本质方法论”。

 

比方说你想从商,那你就要先懂了赚钱的基本原理,然后你才能知道“人们在消费时会有一种攀比心理”这条本质规律,你要怎样去利用,怎样设计,怎样引导。

 

 

那怎样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呢?

 

其实我在一开始就已经说过了,包含四个步骤:

 

学习→实践→复盘→优化

 

你要先学习前人的经验,不管有没有真正理解,但先搭起你对这个领域认识的一个基本框架;

 

然后再拿你所学到的这些东西去实践应用,在实际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取更深的体验和更透彻的理解;

 

不管成功还失败,只有自己主动复盘,才能彻底的将你的实践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也只有复盘,才是你从一件事情中获得经验和新知的最佳途径;

 

那有了新经验、新知识之后,你就要将他们与你的旧理论进行整合优化。

 

然后再不断的学习,不短的实践,重复的进行这些步骤,直至你的个人哲学体系越来越趋于成熟。

 

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的人已经早就憋不住了:你这不说的都是废话吗?谁不知道要学习,要应用,要反思,再优化啊?能不能说点儿新鲜的?

 

但问题是,你这样做了吗?

 

我建议你看一看毛主席的一篇文章《寻乌调查》。这篇调查使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非常详尽的调查了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和商业状况,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才能明白,“认真”这两个字怎么写。

 

多少年来一直有人持续不断的想寻找什么成功学,我觉得他们其实真正想找的是一种“不用努力就能够成功”的成功学。

 

一个人能够不断成长,本质上依靠的就是这四个步骤而已。

而很多的人却选择对这些最根本的、最有效的措施视而不见。转而掏钱去买所谓的“快速成功的捷径”课程,一下班就听某些“二手知识讲座”而不愿意自己看书。

 

我今天把这四个步骤再说一遍的原因,就是为了告诉你这句、你一直知道但是选择假装不知道的话:

 

成长的根本在于且只在于这四个步骤的反复应用。

 

一个人不想努力并不可耻,你完全可以向我一样承认并且接受自己是个懒惰的废物,然后开开心心每一天,想写东西的时候再随便写写,哎没想到还真能写出点儿什么。

 

但你一边明明不想努力,又非要逼自己努力,但你有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于是不停地谴责自己,让自己每时每刻都不开心,或是购买缓解焦虑的“二手知识”安慰剂,那这的确真的没什么必要。

 

 

三、分清边界

 

我们前面是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指的是一个人用他的本质方法论来分析现象”,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质」是什么。

 

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清边界”,毛主席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实事求是”,我的前总监对这个「本质」的理解是“分类”。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命名,想要表达的涵义其实都是一样的:将现象各种要素分拆归类,剔除掉无关的因素,那么剩下的那些因素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

 

举一个例子:

 

“我和孙雷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了,我俩的感情非常好,好到那种一起上了战场我们原以为相互挡子弹的关系。

去年我俩去月球旅游,碰到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邀请我们成为基督教徒,我俩拒绝了。爱因斯坦就变成了一只电热水壶,扬言要弄死我俩。


我俩就赶紧跑,我跑的比较慢,电热水壶快追上我了,眼看着我就要被电热水壶给烫死了,孙雷为了救我转身和电热水壶搏斗起来,不幸丧失了一条腿。


回来后我和孙雷关系更好,他为我丢了一条腿我更觉得亏欠于他。


赶上了美国大选,我支持特朗普,他支持希拉里,我俩谁都说不过谁,我就把他打死了。但我心里对他很愧疚。


昨天我收到一条短信:你好我是希拉里,我现在逃到了加拿大,我在美国的13000亿美元的资产都被冻结,现在需要你给我打5000元人民币作为解冻资金,如果你帮了我,我就带你一起回来造反推翻川普,并封你为美国军事主席,卡号:XXXXX


请问,我应该相信这条短信吗?”

 

很多人看这个例子都会觉得这个例子太弱智了,这都是哪跟哪儿啊。

 

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是像我们所举的这个幼稚的例子一样,充满了很多无关联、无意义的元素。


想提出一个问题,却说了很多没必要的前提介绍;想论证一个命题,却提到了很多和命题没有逻辑关联的内容。

 

我们在看待上面这个例子的时候,应该都能知道:是否要相信这条短信只取决于短信内容的真实性,而和“我”与孙雷的关系,什么爱因斯坦,什么我们各自支持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但是,有些人在评价演员时看的不是演技而是吹捧“人品”,评价电影时不评价电影本身非要扯什么男权女权,考虑要不要和老公离婚时不看自己是否忍受不了他的家暴、而是顾忌老公曾借给自己父母一些钱。

 

很多时候并不是本质很复杂,我们需要花费时间整理才能看到本质。

 

而是问题的本质很多时候往往都是非常清晰的摆在了你面前的,而很多人却似乎根本看不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反而是在那些根本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纠结。

 

看不到本质所在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是因为没有清晰的“边界意识”。

 

没有边界意识的人,无法分清楚两个事物之间的“有效逻辑关联”“泛逻辑关联”的区别。

 

比如在“要不要和老公离婚”的这个问题上,“你的老公在家暴你”这一点就和问题有着直接的“有效逻辑关联”;

“你老公曾借钱给你父母”“你老公是抗日英雄”“你老公拯救了人类”等等这些就是和问题有着“泛逻辑关联”的要素了。

 

“泛逻辑关联”指的是:某一因素和主题有着宽泛的、不重要的、逻辑关系。但因为有这种关系存在,会令人们在考虑问题时将这一因素考虑进来,从而形成思维干扰。

 

但在具体问题上,泛逻辑关联的因素本质上等同于没有任何关联的因素。

 

比如我们设置一个主题为:“演员靳东”。

我们再设置与此相关的两个因素:“靳东很帅”,和“靳东是个装逼犯”。

 

那么当我们在讨论“靳东的颜值”这个话题时,“靳东很帅”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靳东是个装逼犯”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

 

你不能因为你个人不喜欢靳东,就在我们讨论靳东颜值时拿他的人品来说事。

 

当我们在讨论“靳东的人品”这个话题时,“靳东是个装逼犯”就是“有效逻辑关联”因素,而“靳东很帅”就是“泛逻辑关联”因素;

 

你不能因为喜欢靳东,就在我们讨论他的人品时,拿他的演技和颜值来洗地。

 

当然现实情况往往是人们根本不顾前提条件和问题的出发点,他们只是看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某个因素就马上凑上来各说各话。

 

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人:在讨论演技的问题下评论人品,在讨论中国强大表现的问题下讽刺中国的软弱,职业选择时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而只想着怎么讨父母欢心。

 

所以到这里我可以解释清楚我所表达的“分清边界”的含义了:

 

分清边界就是确定清楚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中,哪些是和主题相关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泛逻辑关联”因素,哪些是“无逻辑关联”因素。


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和吴逻辑关联”因素,那么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要探求的「本质」。

 

所以在这里,要探求本质,那么「确立主题」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个主题通常指的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或是我们要论述的一个「命题」。

 

确立主题就是确定观察本质的“角度”,有了角度,才有了出发点,否则你会陷入无意义的混乱分析,看似得到了很多结论,但这些结论并没有什么价值。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先确定了是要讨论“颜值”还是“人品”,才能决定“靳东好帅”和“靳东是个装逼犯”哪一个才是本质要素。

 

 

四、总结

 

1.“透过现象看本质”并不是先看到现象,再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而是一个人先有了他自己的“本质方法论”,再用这套方法论去分析现象。

 

2.一个人的“本质方法论”是为了他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价值而服务的,所以个人哲学体系必然有其局限性。

但正因为这种局限性,所以他在看问题时才能够更加聚焦,更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形成个人“本质方法论”的方式在于「学习→实践→复盘→优化」这四个步骤的反复运用。

 

4.探求本质的前提是「确立主题」。有了主题才有了可入手的分析角度,得出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结论。

 

5.确定主题之后,对问题的分析就是:将这一问题的各个元素进行归类,包括:「有效逻辑关联因素」,「泛逻辑关联因素」,「无逻辑关联因素」。

剔除掉「泛逻辑关联因素」和「无逻辑关联因素」,剩下的「有效逻辑关联因素」就是我们在探寻的「本质」。

作者简介:风墟,心理咨询师,壹心理专栏作者。专注于产出高质量的心理学、两性情感、自我提升等文章。公众号:炼己者(id:fengxuwake)

责任编辑:Spencer 阿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