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与恨的边缘,苦苦挣扎

文:王雪岩丨知乎专栏「心理与生活」

关于“恨”的那些事儿

恨,是一种很强烈的情感,恨可以以它自己的方式联结起两个人,尽管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自己生活在恨意里,但每个人的内心又不能将恨完全排除掉,因为恨的真正来源,是被爱的渴望,当这个渴望受挫之后,恨意就可能产生。但恨到底是一种不受欢迎的体验,所以,很多时候,恨会被掩藏起来,但是,藏起来不等于不存在,它会在生活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冒出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咨询师会恨他的来访者吗?

会的哦。

不知这样讲会不会让很多人失望,或者已经愤怒了。一些新手咨询师也会困惑于此,咨询师要温暖,要共情,怎么能恨他的来访者呢?事实上,咨询师也不过是普通人,倒是他们经过了多年训练,对情感的捕捉会变得更加敏感,所以他们可能会更加快速强烈的感受到各种情绪,包括对来访者的恨。而一个咨询师允许自己捕捉到对来访者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强烈的爱或是强烈的恨,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事情。但是当一个咨询师可以让自己诚实面对这些情感,恰是内在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因为这些能力,其实是来自咨询师是否有能力诚实的面对自己。

感受到对来访者的恨这种情绪并不是坏事情,这些感受本身就是工作的基础。咨询师作为经过多年训练的专业人员,与生活中的普通人对与情感的处理不同之处在于,他可以在迅速捕捉到这些情感的同时,去利用这些情感工作,而不是受制于这些情感的控制,去在这些情感控制之下伤害对面的这个人。当一个咨询师感受到对来访者的恨意时,通常的处理是要去问问自己,是什么在这时候让我这么恨他?他可能传递给了我什么内容,激起了我对他的恨?这与他在生活中与其他人的关系相似吗?当他如此激怒我的时候,他的内心可能在发生什么?他真实的期待是什么?

咨询师问自己的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咨询师借助于自己所感受到的这些恨意,来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用专业术语来说,咨询师感受到的对来访者的恨,可能是一个互补性的反移情,也就是来访者身边的人通常感受到的体验,对于没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很容易被这个体验所控制,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将这些恨的感觉返还回去,从而使双方的关系越来越糟糕;或者是压抑进自己的内心深处,这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咨询师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会让自己的情感停留在互补性反移情的层面,他会努力去理解激怒他的人内心的感受和期待,这就是一致性反移情。当找到一致性的反移情后,就可以理解来访者激怒咨询师的真正源由,是期待被爱被满足,当来访者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后,就可以试着去寻找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爱的需要,而不是用激怒对方的方式。

或者说,咨询师自己其实是一个情感处理工具,将伤害性的情感在自己身体里解毒之后,将安全的内容再传递给来访者,帮助来访者重建安全体验,从而帮助来访者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爱与安全。

这也是很多人问“我知道了原因,可是怎么做呢?”,但是没有这么简单的一个答案可以去照着做,心理的成长是基于感受而不是基于思考的。知道了为什么,就可以知道一个方向,但是如何到达那个方向所在的位置,是需要每个人在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去感受和学习的。

父母会恨孩子吗?孩子会恨父母吗?

是的,哪怕最爱孩子的父母和最爱父母的孩子。

这会不会又让你心里一凉?或者干脆感觉这是一派胡言?因为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都有恨意,这个世界还有谁是可信的呢?是啊,如果我们与亲爱的人之间,只有爱,没有恨,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那我们就会少了多少痛苦体验。但,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自己也不完美,恰是因为这些不完美的存在,有时我们自己会暴露在某种危险之中,我们不能靠自己搞定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有时别人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些未被满足的爱的需要,可能就会以恨的形式呈现出来。

当一个妈妈被小小的婴儿搞得身心俱疲的时候,她的内在可能就会有对婴儿的潜在敌意,因为婴儿剥夺了她原本可能轻松的生活,虽然这个敌意可能并没有被意识到,但是可能会以其他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忽然忘记了给婴儿准备食物或衣物,这个遗忘,是一种防御机制,防御深层一些伤害性的情感被感受到,因为遗忘是可以被接受的。每个人的身体里有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在隐秘的运作着,保护我们远离伤害性的体验。

当一个在成长中有过非常多的创伤体验的妈妈看到青春期的女儿得到那么多的宠爱,哪怕这宠爱来自她自己,她可能会嫉妒这个女孩儿,也可能去与女儿竞争爱的情感,也可能放弃一些对女孩儿的宠爱;当父母面对渐渐长大的孩子时,可能也会有对孩子的愤怒,因为这个孩子在离他们越来越远,当孩子越有能力时,父母因照顾孩子而体验到自己的价值的机会就越少,所以,对于孩子的长大,父母会体验到丧失感,父母也会有愤怒,越是在成长中没有完成对父母超越的父母,就越难以面对孩子的长大。

世界上再好的妈妈也做不到百分之百满足孩子需要的,而刚出生的孩子却需要妈妈百分百的照顾(妈妈此处是代指,指主要照顾婴儿的人,比如奶奶、姑姑等),当一个孩子在没有被满足的恐惧中去感受妈妈的时候,他可能会觉得“那是一个伤害我的人”,恨妈妈也会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需要用恨与妈妈坏的部分保持一些距离,保证自己离受伤害的感觉远一点。

我们需要搞明白的一点是,当我们恨一个人时,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爱,恨与爱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恰恰相反,恨有多深,爱就有多强,只不过,我们是用一种与爱不同的方式与对方建立强烈的联结,恨的背后,是对爱的渴望。

当我们歌诵母爱的伟大时,那是真实的;当我们恨父母的时候,那也是真实的。只不过,后者在我们的道德伦理中会被禁止。道德的意义是对我们人性中有伤害性的部分保持警惕,但道德的存在恰是因为在人性中真实存在着这些需要禁止的,真实的部分。当我们对人性理解得越深入时,我们接受人性中这些真实存在的能力就会越强,内在的冲突就会降低。我们生命中的很多痛苦恰是来自真实的人性(欲望、本我)与现实中的道德需要(超我)之间的冲突。我们若要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不是去否认这些欲望、这些伤害性体验的存在,而是要承认它,因为只有当我们承认它真实存在时,我们才能真正的去管理它,它才能服从于道德的管理,而不是去与道德打架。

不相干的人为什么会恨我?我为什么会恨不相干的人?

人与人打交道的时候,除了我们看得见的部分,还有更重要的一些东西是我们看不见的,就是我们内在体验和经验。通常来说,不相干的人之间不会引起彼此什么情绪上的反应,因为不相干嘛,有谁去恨一只麻雀或是一棵小草呢?但是人不一样,当我们与一个人打交道时,我们会将自己内在的许多内容投射到那个人身上去,此时,那个人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那个人本身了,而是那个人加上我们以为的那个人,我们会对我们以为的部分做出反应,比如,我们觉得那个人不好,所以,我们会烦他恨他;我们觉得那个人可爱,我们可能就想走近他。但那个人的真实情况与我们的以为有多远的距离呢?可能非常近,也可能十万八千里。

不相干的人在恨的,很可能与我们自己这个人关系并不大,而是他内在感受到的那个人,或者是他曾经经验过的那个人在他心中留下的影像。比如,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家庭中最有权力的那个人是父亲,而父亲又是脾气非常暴躁的一个人,于是,在他心中将权力与被伤害感挂了钩。当他在一个有权力的人面前时,他可能就很容易将那个有权力的人感受为会伤害他,尽管事实上那个人可能非常和蔼可亲。

所以,当我们被不相干的人恨上,或是我们去恨一个不相干的人时,我们在较劲的,并不是那个现实中的人,而是我们心中对于那个人的解读,是我们内在的一个影像。

这就可以理解,面对相同的事情,比如知乎上的答案,有人会非常平静的去讨论,有人会很愤怒的去责问,面对相同的文字,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每个人内部处理情绪的功能不同,去讨论的人,会具有更强的管理和容纳情绪的能力,而这个能力,通常来自生活中自己曾被接受和理解过的经验。

对于一些残留在身体里的过往伤害性情感的体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去战斗,将伤害感投射给对方,从而保证自己身体里保留一些安全的体验;将伤害投向自己,从而保持与对方比较和平的状态,代价可能是自己发生某些症状,比如身体疾病或是情绪问题。比较健康的方式是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但是并不伤害对方,并不将责任归咎于对方,也不期待对方完全是自己期待的样子,而是试着去理解双方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交互影响。当我们有能力让对方成为他自己,我们也成为我们自己的时候,健康的关系就产生了。

本文由 王雪岩 授权壹心理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简介:王雪岩,石家庄德正社会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督导师。长期接受系统连续精神分析训练,丰富临床经验,个案时数超过6000小时,可提供面对面或视频方式咨询和督导。wxy.niuniu@163.com 。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