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改不掉错的自己

文:丽瑗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由于研究方向和专业的关系,我有机会接触许多婚恋机构的负责人,一谈起他们的客户——大龄青年们,往往都有极其相似的共识,经常是说着说着就跟我大叹苦经。

可能由于我自己辛苦的走过这一路,所以我特别能够理解在他们眼里的这些大龄男女的所谓“问题”,而由于我已然脱离了剩下的族群,也对他们所叹的苦经特别有共鸣。

我几乎对每个负责人都建议过,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里,没有一样是关于“爱的教育”,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或者专业是教会我们“如何去爱”的,大家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门功课就应该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可悲剧的是在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下,我们的父母不仅不教这些,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爱。

这个方面的教育缺失,从原生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到整个社会的浮躁不堪,导致了单身人口和离婚率逐年攀升的现象。所以在婚前进行爱的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爱的能力的掌握可以关乎整个一生的幸福。

而每当我闪烁着眼前的光芒对他们兴致勃勃地说时,这些与我年纪相仿的负责人们基本都给了我相同的回应:“是的,我们知道问题出在这里。可是我们能做的实在有限。因为来我们机构或者网站找对象的青年男女,他们只需要我们提供‘人’,而不认为自己需要接受什么教育,更不会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需要‘改’。

说实话,这就是我特别理解双方的地方,因为我曾经与这些青年男女一样,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问题需要去改,我只需要去“寻找”这样一个人就好了。现在回头想想,这个错误的认知真的耽误了自己太多年,因为道理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你遇不到对的人,是因为改不掉错的自己。

如果一个青年人说:“我知道我错了,你告诉我怎么办吧。”恩,通常这种情况下倒好办了,但一般的被剩下一族得确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对,更甭提要怎么改了。既然如此,我从以下五个层次来帮你自查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做的错的地方?咱们就由浅入深吧。

2008853_095715005274_2.jpg

我有一个博士女友,她在跟我唠叨自己择偶难时,我就给了她一个建议:改变自己的环境,从自己的兴趣入手。

因为女博士通常都是职场女强人,工作和生活傻傻分不清楚,两点一线让自己的私生活完全被挤压掉,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从自己回家的路上僻出一个地方呆一呆,而这个地方又是自己兴趣所在,在不大段占用时间的前提下能给自己更多可能。

于是,她参加了读书会,没有几次就遇见了她的男朋友。这个改变,相当简单吧。注意,一定要从兴趣出发,这样的好处就是你会很容易找到和你志同道合的人。

同时,我们也可以经常审视我们自己的业余生活的环境,有一个女生跟我说她总是遇到只想约炮的约会对象,她为此也很痛苦。

但她平时的业余生活就是在上各类约会APP,也经常去酒吧跟朋友们喝一杯,我不是想说这些渠道不好,只是要审视自己要找的人是否也会在这些渠道出现,再进一步审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渠道来认识自己的真命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你而来,也都是被你吸引而来,没有例外。

接下来,你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与异性见面后感觉非常好,但对方却冷淡了下来?是的,光创造新环境让你接触更多潜在异性还不够,你得吸引住他。

这时候,需要注意的就很多了:你的穿着透露着你的品味、性格甚至人品,你有没有很好的管理住?你在共同约会就餐时的风度体现了你平时的为人处事,比如男生有没有提出让女生AA,女生有没有大肆浪费的点单?你在两个人的交流中如何更好的引导话题,并更多的提出些让对方感受良好的话题,这点太多青年男女不知道如何下手了,谨记一条原则:人们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请参考我的历史文章。

再下来一个层次,是你的能力,你有没有能力让你喜欢的人也喜欢上你?

比如我经常会被很多女生追问,现在能入眼的男生这么少,但又说女生在关系中不能太主动,那遇到一个疑似真命天子的人,咱是追呢还是追呢还是追呢?

我的建议永远是:男人负责追求,女人负责勾引男人追求。记得人都是具有动物的原始属性,雄性就是需要通过竞争得到雌性,这是自然法则,把这个权利还给男人。

但我们作为女人来说,是可以制造许多错觉,让男人以为他是主动来追我的,但其实都是被我们下套的!比如说,你在约会时的眼神、姿势以及说的话,都可以有些暗示,虽然表面上好像没什么,但在对方的潜意识里可以种下一些让他主动对你展开追求的种子。

以上三个层次,其实都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都停留在术的层面。关于这些层面的内容,你只要做个有心人,积极学习相应的知识,稍微做些改变,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不过,如果你仅仅改变这些,还未有实质进展,那请你一定要认真阅读之后的篇幅。而据我观察,我的下一篇内容,才是导致大龄未婚青年保持单身的猴赛雷!

——The End——

剩下的两点猴赛雷是什么?这里有答案:《学会爱自己之前,脱单只会治标而不治本》

微信公众号:瑗意;新浪微博:丽瑗_瑗意

婚恋.jp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