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2.0:如何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图:Pezibear via pixabay

作者:李岩

来源:游戏力工作室(公众微信号:游戏力,youxili123

游戏力2.0:把无奈的“等待”升级为爱的“推动”

● 当孩子面对挑战总是犹豫不前时,我们是一直被动地“等待”下去,还是可以主动做点什么?

● 当孩子退缩时,我们是否应该“接纳”他的逃避?

● 在一次又一次的逃避和放弃之后,孩子是会安然享受结果,还是会倍受困扰?

● “推动”孩子接受挑战,是否有悖于“接纳孩子”的理念?

● “有益的推动”与“有害的强迫”区别在哪里?

卡在现实中的信仰

我们一直相信成长需要等待,

尊重和接纳,是让孩子幸福的法宝。

然而现实却不断挑战我们的信仰

本世纪初,“爱与自由”的思想触动了无数人内心深处的柔软点,也因此引发了教育观的质变。我们在“弟子规”的训导中成年,却恍然发现:原来,人是可以被尊重着长大的。于是我们鼓起勇气颠覆了以往,开始追求新的信念,为了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更为了在自己内心开辟一块不一样的天地。

似乎,我们渐渐接受了一个信仰:只要满怀爱心地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就会有快乐的童年,就会有幸福的人生。即使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我们也只需要接纳和等待。

然而,现实却在不停地挑战着我们的信仰。有一次半夜3点,佳佳妈妈突然打电话来:“帮我想个办法吧,她还没睡,这已经10天了!”事情是这样,5岁的佳佳不知从哪里明白了“每个人都会死”的概念,于是每晚都熬着不睡,因为怕“再也醒不过来”。妈妈极具耐心地陪伴到第10天,终于濒临崩溃:“我理解孩子,也接纳孩子,但是就这样陪下去,你说,真的能陪好吗?我等不下去了!”

类似的事情有很多,虽然表现各异,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比如,墨墨尽管非常喜欢跳舞,但却一直拒绝上台参加表演。妈妈虽然始终没有强迫她,但早就发现墨墨坐在台下当观众时并不开心:看着小伙伴在台上兴高采烈,墨墨眼里充满着羡慕和失落。

再比如,秋秋其实很想学会轮滑,但一到上课前就别别扭扭地不想去。妈妈要是说“算了,不上就不上了吧”,秋秋只会高兴1分钟,过后又会不停地磨叽着说“还是想学”。

这类情况发生时,一方面我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本能地产生“必须做点什么”的冲动,可是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果我们主动采取行动,是否又违背了“理解、尊重、接纳”的信仰。结果,我们被卡住了(也许这种被卡住的无力感,远比具体问题本身要令人痛苦)。

此外,时下还有一种超越世俗的说法:让我们欣赏孩子胆小、害羞的天性吧。必须承认,对于已经成年的我们,这确实是值得努力的心灵成长的目标。然而,在自我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孩子的真实感受。就算我们真心在欣赏,但是孩子对于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后退和放弃,是悠然自得,还是无奈失落?不要听他嘴里怎么回答,他的眼神和表情才是真正的答案。

每个孩子都渴望前进,但是当前进的路上出现他无法自己越过的阻碍时,孩子不仅需要我们说“爸爸妈妈依然爱你”,而且还需要我们进一步说——“来,咱们一起解决它”。

升级“游戏力”

随着翻译《游戏力2》的进展,我对游戏力的理解也得到了重要升级。

以前“没办法,慢慢来”的情况,

在现在变成了“有办法,试一试”。

寒假第一天,孩子们为了庆祝,决定来一场家庭电影。儿子建议重温《侏罗纪公园》。女儿一如既往地支持哥哥,可是没想到被逼真的恐龙画面吓到了。之后的几天里,她不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敢进储藏间拿衣服,甚至不敢自己上卫生间。这天我正在厨房,女儿跑过来说:“我要做阅读作业了,可是书在卧室里,我不敢一个人去拿……我知道恐龙已经灭绝了,可只要一想起来,我还是怕的要命!”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那我只会认真地表达理解和尊重:“可不是么,恐龙就是挺可怕的。”然后……说实话,然后我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多半就陪她去拿了。游戏力的核心是“联结”(connection,即亲密的亲子关系)。作为游戏力最早的学习者,我一向坚定不移地把“联结”放在首位。以前在这个信条下,除了必要的规则之外,我几乎不会强迫孩子,而这种“毫不强迫”的做法,表面上似乎也符合某些新兴的教育观,比如“等待”、“慢养”。

然而,如今情况有了变化。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随着翻译《游戏力2》的进展,我对游戏力的理解也得到了重要升级。以前“没办法,慢慢来”的情况,在现在变成了“有办法,试一试”。

我放下手里的东西,“同仇敌忾”地说:“‘吓人毛’又来捣乱了,是不是?”

女儿也“气愤”地点点头。其实她清楚地知道,困扰自己的不是恐龙,而是害怕的情绪。

心理学中有一个应对情绪的重要手段,叫做“外化(externalization)”,目的是把造成困扰的某种情绪,从孩子身上剥离出来。

例如在这里,女儿把害怕的情绪外化成一个具体形象,并取名“吓人毛”。这样,我们就可以直观地上演“大战吓人毛”的游戏,过程中她可以获得充分的掌控感。这种形象生动的方式,远比抽象地教导孩子“用理智控制情绪”要有效得多。

同时,外化又可以避免孩子因为一时的害怕,而产生整体的自我否定(我是个胆小的女孩)。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方式中,父母不再是站在一旁的说教者(说教往往会损害亲密关系),而成为和孩子并肩战斗的行动参与者,从而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

接着,我“认真”地问:“现在害怕到几?”

“大概是6 吧。”

用“恐惧测量计”测出害怕的程度,是刚刚从《游戏力2》中学到的。开始我还怕孩子理解不了,没想到她不仅很快理解了,而且非常接受。有了这个工具,我们既可以帮孩子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情绪,又可以确定下一步应该采取哪一类行动。

“好极了!那咱们把吓人毛‘甩晕’,还是把它‘吹晕’?”

这两个方法也是新入手的。“甩晕”就是甩手,像要甩干手上的水那样。“吹晕”就是缓缓吹气,就像眼前有一碗热汤,要把它吹凉那样。这类方法的原理是:主动的身体运动,可以改变大脑的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地缓解紧张感。

“把它吹晕!”女儿显然认为吹气运动更适合自己。

接下来,我们开始一起“吹晕吓人毛”: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吹气。之所以要缓缓地吹,是因为这样能最有效地调动情绪自控的神经系统。当然,我们编了一个滑稽的理由:吓人毛不怕大风,但是最怕小风吹痒它。

10次之后,我问:“怎么样,现在的害怕是几?”

女儿煞有介事,凝神摸了摸胸口,说:“3,差不多是3。”

“好,开始行动!”

按照我们这几天的练习,只要害怕的程度降到3,女儿就自己冲进房间,尽快把事情做了。如果中途害怕程度又上升了,就喊我去救援。开始两次,她还急匆匆的,做完事就赶紧冲出来,但后来就越来越从容了。这次,她只是快步走进卧室,转了一圈找到书,然后快步走出来,并跟我击掌庆祝大功告成,脸上带着“战胜吓人毛”后的得意。

当然,为了描述方便,我省略了中间很多过程。事实上,这件事大约持续了一星期,全程循序渐进,从最初我同她一起做甩手、吹气等放松活动,并需要跟在她身后一起进房间,到最后她独自做放松活动,独自进房间。我想借这件事分享的,是自己对游戏力的理解升级:

1. “联结”(包括理解、尊重和接纳),仍然是养育中不可动摇的地基,“等待”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2. 有些时候,就算我们做得再完美,孩子也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扰,并需要我们用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摆脱出来,继续向前;

3. 对于我们自己,虽然“在无奈中慢慢来”确实是重要的修炼,但是“在困难中想办法”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长呢?

***如果你还有耐心继续读,以下补充信息摘自《游戏力2》译者序***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接纳和等待,他还需要我们主动伸出援手。

…… ……

人类的特征之一,就是成年后会忘记幼年时的感受。作为成人的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用“无忧无虑”之类的词语去描述孩子的童年。然而事实上,童年是多种元素的混合,其中的确有幸福与快乐,但也一定有恐惧、愤怒和悲伤。如果这些负面感受悄悄地积累起来,就会演变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隐形障碍——童年焦虑。

童年焦虑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羞于表达自己;不敢尝试新事物;与人交往时扭扭捏捏;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做事情必须完美;做选择时迟疑不决;很难接受生活中的小变化;常常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或不高兴;坏情绪产生后很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表面上顺从安静,实际上并不开心;等等。

假如类似的情形经常发生,那么说明孩子已经陷入持续的困扰,既无法自己摆脱,又无法直接表达。此时,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孩子的内心诉说绝不再是“请接纳并等待我的成长”,而是“爸爸妈妈,现在我需要帮助”。

这并不是科恩博士(《游戏力》作者)一个人的观点。

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更加明确地解释了孩子成长中的需求。

专门研究人际交往与神经发育的神经心理学教授科佐利诺(Louis Cozolino)博士认为,孩子从成人那里需要的不是静态的陪伴,而是动态的交互,尤其在遇到挑战时,更需要成人主动提供恰当的支持。

对此,专门研究情绪自控的神经学家舒尔(Allan Schore)博士则更加具体地指出,孩子的神经机制尚未成熟,在面对过大的挑战时还无法有效调节本能冲动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这时他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能逐步调节情绪冲动。及时调节情绪冲动,是神经机制得以健康发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如果孩子在童年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帮助,那么他将逐步发育形成良好的情绪自控的神经路径,而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那么他的情绪自控的神经机制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孩子在成长中必然要不断面对挑战和压力,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却证明,过度的紧张和压力是造成绝大部分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难道我们遇到的,是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对此,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舒尔和科佐利诺,还是在第一线解决具体问题的科恩,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压力并不可怕,恰当的压力反而是成长中的必需;可怕的是持续的压力,而导致压力持续的原因,则是孩子没有得到来自成人的及时帮助。因此,我们要做的既不是强迫孩子咬牙硬挺(因为强迫只会增加压力),也不是帮孩子逃避挑战(其实是我们自己想逃),而是帮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有效地缓解压力,从而能够继续向前。

相关阅读: “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本文由 游戏力工作室 授权发布,媒体转载请联系 info@youxili.org 

作者简介:李岩,游戏式育儿方式的倡导者,游戏力工作室创始人,《游戏力》《游戏力Ⅱ》译者。三个孩子的爸爸。

希望孩子多些笑声?

秘密尽在《游戏力Ⅱ: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购买请戳→ _→ 这里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