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心理裂隙,永远无法修复 | 春运背后的时代隐痛

文:梁娟|壹心理创作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心流场(ID:flowfield)

抢了三天的动车票没有抢到,在感叹抢票大军实力强大之外,我更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大家在春节这个节日,不顾一切的要回家,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如此耗时耗力的完成几千公里的迁徙。

在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时,无意中看到了记录片《归途列车》。

这部片子由中加合作制作,曾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长纪录片奖

* 亚太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

* 多伦多电影节十佳电影

*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 第53届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

* 第31届加拿大电影学院奖基尼奖最佳纪录片奖

* 第33届新闻及纪录片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

……

纪录片围绕一个四川农民工家庭从07年到09年的春运故事,带我们走近每年一次,全世界最浩荡的人口迁徙。

但这部电影又不仅仅是关于春运。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春运迁徙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留守儿童。


01 外出

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为了挣钱,从四川广安到2100公里外的广州打工。

在女儿丽琴一岁大的时候,就把她留给外婆。母亲素琴心里虽然不舍,但还是走了。每次收到家里寄来的信,都会因思念女儿而难过流泪。


夫妻俩用挣来的钱,供孩子读书,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每一年,他们都为买春运火车票而焦头烂额,他们努力挤进春运大军,先坐两天硬卧到重庆,再从重庆转大巴到广安,到广安后再坐一段渡轮、一段中巴才到家。

即便如此折腾,春节回家的意义,也毋庸置疑。

现在,他们回家买得起一部送孩子的手机了。


但只顾挣钱,这个家庭也付出了意外的代价。



02 “我只认钱”


女儿丽琴由于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和父母的感情并不好。她曾在外公的坟前哭诉,我不想见到我爸妈。


在她看来,父母根本就不关心自己和弟弟。他们只会唠叨,让自己和弟弟努力读书。


但是在丽琴的身边,大多数同学都外出打工了,没有几个人在学习。

在朋友的影响下,17岁的丽琴也辍学去了广州,在一家服装加工厂打工。

在她看来,大城市是“自由”“理想”的象征。在那里,她可以烫头发、跟朋友逛街、买新衣服。

父母一心想劝女儿回去上学。在春节前,收拾了女儿的东西,带着女儿回家。

在火车站,由于连降暴雪,湖南段的线路停电,火车无法运行,乘客被滞留多日。

后来据媒体报道,08年的这场雪灾,导致广州火车站总滞留人数超过50万。

好不容易回到家,父女之间却爆发了一次严重的冲突。

妈妈问弟弟,要不要我回来陪你。弟弟说:不。

女儿打断了他们的谈话,说张洋你放心,她不会回来带你的。

在女儿心里,父母每次说会回来陪自己和弟弟,但也只是说说,实际上根本不会回来。女儿认为,钱很重要,父母为了挣钱,不要她和弟弟。


父亲质问女儿,你怎么知道我们不会回来。父亲还指责女儿在外打工变了,变得只认得钱。

在争吵中,女儿激动的说,自己是“只认钱不认人”。父亲骂“你滚出去”,女儿说“老子就要出去”。


“老子”这个词,激怒了父亲,父亲认为女儿冒犯了自己,冲上去就是两巴掌,边打边问“哪个是老子?”。女儿还击,父女俩扭打成一团。


最终,女儿被父亲打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


仇人相杀不可怕,可怕的是,依然有爱的一家人,因为隔阂和误解,爱变成了恨。


而此刻,对父母的恨,在女儿心中已经形成了一道不可弥合的裂隙。


03 归途

春节过后,女儿独自离开广州,去到深圳的一家夜店打工。


在后来的采访中,母亲陈素琴说,女儿已经不再叫他们“爸爸妈妈”,称呼都是“你、我、他”,也不再跟他们一起回家,春节都是等他们走了,她才回来。他们甚至不知道女儿现在在干什么。


女儿每个月都会给外婆寄钱,回家后会给弟弟买新衣服,带弟弟吃火锅。女儿也总给外婆说,父母没关心她。


陈素琴在和丈夫的一次聊天中说到,自己不回家陪孩子,是因为放心不下丈夫。两头无法兼顾,必须舍弃一头。


最终,为了不让儿子变得像女儿一样,陈素琴决定回家。


丈夫将妻子送上了归途的火车。

04 两难与无奈


全片流露出满满的无奈和两难。

父母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外地打工挣钱,因为留在家里根本无法养活自己,更不用说养活子女。但是在外打工,就势必无法陪伴子女,错失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必然会造成两代人情感上的隔阂。但是,难道他们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


子女也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从小就没有父母陪伴,与父母在感情上有隔阂,心里有太多的委屈,对父母有太多愤怒。但是,难道他们就愿意恨自己的父母吗?

也许父母在挣到钱回家后,会对曾经的遗憾尽力弥补。但是,有些心里的裂隙,也许永远都无法弥合。

 

心理学家认为,在童年期,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会导致孩子与父母情感上的断裂,孩子永远也不可能与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像正常人一样的亲子关系,不论之后如何修复。

 

但是,这到底是谁的错?

05 写在最后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即中国每10个儿童中,就有2个留守儿童。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内遭遇过意外伤害;43.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不感兴趣,49.4%经常没完成作业;46%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烦躁,39.8%经常感到孤独,37.7%经常感到闷闷不乐

 

许多心理学研究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指数和冲动性都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父母外出打工,一部分父母会让孩子跟随自己去到城镇,孩子变为流动儿童;另一部分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只能让孩子留在家乡,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北京大学在2012年完成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对8990位0-15岁儿童进行追踪访问,结果显示,从父母陪伴、早期教育、生活环境几个方面来看,流动儿童的状况都比留守儿童要好。并且,流动儿童比留守儿童主观感觉更幸福。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等方面都更为欠缺,也更加孤独。

 

你可能会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父母不把孩子带在身边?


因为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生存环境恶劣,他们通常居住在拥挤的工棚,集体宿舍,地下室。他们很少休息,甚至法定节假日的休息都得不到保障。

 

他们处于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在许多打工城市,他们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他们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

 

而即使通过自身奋斗有了条件,可以把孩子接到城市居住,他们还是得面临诸多政策限制,比如,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教育制度,这些教育制度和政策,使农民工子女入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当地政府财政不支持,当地学校不接纳。即使能幸运在当地入学,他们也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而在许多地方,即使有户口的流动儿童,也无法享受当地的医疗保险等公共福利。

 

面对种种问题,父母只能忍受亲子分离,将子女留在家乡。大量的留守儿童由此产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心理隔阂与情感断裂,也由此产生。

 

这道裂隙,不仅存在这些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身上,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这也是一代人心中抹不去的裂隙。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何处是归途。


作者简介:梁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北大心理学研究生,北师大文学硕士。
欢迎关注作者公众微信号:心流场(flowfield),和我一起探索自己。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