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还是当面说吧:发短信可能使你更焦虑

发短信可能会使你更焦虑

译者:愚鸭丨壹心理翻译专栏·幸福,请多关照

一项人类行为的研究表示,人们通常不喜欢模棱两可的短信,特别是当短信是一位女性朋友发来的时候。
发短信是交流的最流行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所说,18岁到24岁的人每天通常要发110条短信。

“事实上,没人看得到你,并且你可以在发短信之前思考你想说的话,这两点特征降低了人们对社交的焦虑,并且可以帮助他们不含羞涩地探讨更私密的话题,”米拉·金斯布里,这篇新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时也是卡尔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这样说道。

“然而,没人真正研究过焦虑的人是怎样解读他们接收到的信息的。”

根据美国焦虑和抑郁协会,焦虑症是在美国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影响着美国18%的人口。光是社交焦虑就影响着6.8%的人们,并对两性产生均势的影响。讽刺的是,金斯布里说,更具有社交焦虑的人,却更加倾向于网络交流。然而,网络交流使得人们更易于对接收的信息产生焦虑。

金斯布里和她的团队对215名大学生做调查,询问他们对24条模棱两可的信息的解读——包括一些常见的信息,比如“我听说了昨晚发生的事”或者“尽快打电话给我。”被试被要求解读发信人的意图——是消极意图还是友好的表示。研究者告诉被试,一半的信息来自一位女性朋友,另一半来自于男性。

“我预料的结果是,越是社交焦虑的人会越容易将信息解读为恶意意图,”金斯布里说。但是她没有预料到的是,基于性别的解读存在着差异。

普遍来讲,不管被试是男是女,当被告知短信是由一位女性发来的时候,都倾向于将短信解读成为恶意的,但是在“直男”中,这种恶意解读会更加明显。金斯布里说,这个实验中的被试数量不足以检验这种效应在同性恋中是否也存在。

纽约大学网络交流博士研究生南森表示,在网络交流中,模棱两可更为常见,因为在交流中缺少例如语调和声调这样的提示。这时候表情符号就排上用场了。

“人际交往中你可以依赖其他的提示,例如面部表情,来帮助听众和受众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他说,这也表明了很多身体语言对我们的表达也十分重要。

对于网络交流中的人们,找到克服模棱两可的方法很关键。

“短信促使短信用户依赖其他的方法传达意图,比如表情符号、大写、标点符号等等,”南森说,“如果发短信的人没有用到这些通用的工具,那当然更可能会造成模棱两可。”

source:popular science丨by Maggie Freleng

专栏回顾:

看A片成瘾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学会这7招,让你的孩子成为亿万富翁!

你觉得自己需要多少钱才算得上够用呢?

事情结束的时候我们更容易作弊

分手之后,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心痛?

你会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吗?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翻译 愚鸭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susan.liao@xinli001.com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