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心理北上广《敦刻尔克》首映 + 翻译社首发国际影评

2017.8.31-9.1跨夜➕跨月,壹心理邀请了300位粉丝,在北上广三个城市的IMAX影院,免费观看中国大陆地区《敦刻尔克(Dunkirk)》首映

与此同时,壹心理翻译社挑起了国际影评汇总编译的重责大任,让那些早就看完、刚刚看完、和还没看也不怕被剧透的朋友们,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国外资深影人撰写的优质影评。

壹心理翻译社 ◎ 荣誉出品
翻译:搬那度 | 编辑:张真Derek
壹心理翻译社欢迎新译员入驻,请点击此处查阅入社申请指南。
本文首发于壹心理旗下最有料的微信公众号:心理公开课。
更多现场照片和活动播报:请点击此处查看微信公号原文。
(嘘 据说…… 有人在广州活动现场见到了我们张真社长哦~)


1. 它是一部“既宏观又亲近”的杰作

“Dunkirk” Is a Tour de Force War Movie, Both Sweeping and Intimate


《敦刻尔克》是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最新推出的一部精彩电影,讲述的是二战早期的一次恐怖的军事行动。

德国在该行动的几个月前入侵波兰,而希特勒的军队也在该行动的几周前开始涌进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

电影中最难以磨灭的画面之一,是一架燃烧着的英国战机。


战机因燃油耗尽而只能滑翔,最后被迫缓慢地降落停下,于是飞行员顽强地将战机点燃,以免其落入敌军手中。


这个画面虽然毫无疑问是在描述飞行员战败的惨状,但它不仅象征着英军的抗战意识,更为即将燃起的可怕战火拉开序幕。

电影采取了时而亲近、时而宏观的拍摄手法。


一开始,六名士兵背对着镜头,走在一条空无一人、宁静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街上。他们的身躯从头到脚完全显现出来,两侧是一栋栋满目疮痍的小排屋,完全不像现在的旅游照片中那样绚丽迷人。

一张张纸条像秋天的叶子一样,在士兵周围飘浮着。几位士兵伸手往纸条的方向抓去。


一位士兵试图从附近的一条水管中吸点水喝,而另一位士兵则把手伸进了一扇开着的窗,想要找根烟来抽。


还有另一位士兵看着手上的纸条,上面印的是附近地区的地图,箭头包围着这个地区,周围也写满危言耸听的英文警告词。他把纸条揉成了一团,解开了他的裤带,然后开始蹲了下来。

明明事态严重,眼前这位士兵却准备上大号——这个画面既令人困惑,又好笑得尴尬。


就在你哭笑不得之时,枪声忽然响起,士兵们立刻拔腿就跑,摄影机尾随在后。


本来寂静空荡的大街突然充斥着人们慌张逃跑、子弹四处横飞的声音。


紧接着,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最后只剩下早前解开裤带的士兵仍然在跑。他先翻越了一道铁门,随后不久便抵达了一个海滩,海滩上集合了数千个等待救援的士兵。


他默默地凝视着这非比寻常的画面,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一个沙丘,然后又一次开始解他的裤腰带……

到目前为止,电影中几乎没有说到什么话,但是许多情绪早已表达了出来:孤立、危险、绝望、恐惧、缓解、肉体的极度疲倦与劳累。


这段情节其实就是序幕,而诺兰在整段序幕中强调了每一个具体细节,从而让你深刻地意识到最细腻的质感(比如,士兵手上的伤口和泥土)和每一个声响(水一滴一滴地掉落、纸张在空中沙沙作响、尖锐的机械枪火声音在子弹进入人体时变成的模糊重击声)。


等到这个幸存的士兵到达海滩之时,你早就已经熟悉了他那沉重的呼吸、慌忙的摸索、笨拙的横冲直撞。

诺兰坚持把焦点放在士兵身上,也把焦点放在战争的体验而非战略的制定上。此举一方面模糊了历史,一方面也惊人地把现代和其战争显现了出来。


《敦刻尔克》是一部结合工艺和技术的电影佳作,不过它无疑也描述了一个严肃、真诚、道德意味深刻的故事,借此拉近战争的过去和今天的距离。


诺兰利用了扫视和亲切感这两个电影手法来拉近这个历史距离,他还搭配了各种战争画面,再加上惊慌的幸存者挤在一起的画面,以及汉斯·齐默(Hans Zimmer)的配乐,让你全身心回响震荡。


等到那架战机起火燃烧的时候,年轻的飞行员遥望远方,似乎在寻找未来,而这一幕就会提醒你:对抗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今天依然继续着。



2. 就算不是“史上最伟大的战争电影”,它也绝对是一部艺术作品

Even if Dunkirk can’t be labeled the Greatest War Film, it certainly is a work of art

诺兰在《敦刻尔克》中重现了较经典的电影风格和制作手法,从而给这部电影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说《敦刻尔克》是战争电影,仅仅是因为电影是以战时的事件为中心而已。


但是,观众如果希望所有战争电影的画面都要有沙粒感,而且都要血花四溅,就像《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和《血战钢锯岭(Hacksaw Ridge)》那样,那么他们恐怕就要失望了。


《敦刻尔克》比较像是老式的经典悬疑惊悚电影,其制作方法完全不像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那样,反而更会让人想起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敦刻尔克》颠覆了“战争电影”、“卖座巨片”和“实况电影”常用的固有元素。


这部电影不浪费时间去铺下背景,而是立刻把观众抛到了战场中央和海滩上。面对即将到来的袭击时,这些年轻士兵准备应战,随时都有可能突然死亡,而他们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我们感同身受。


这部电影只有107分钟长,已经不够时间加入多余的电影元素了。

《敦刻尔克》不是典型的战争电影。


首先,我们连一个纳粹军人都没有看到;整部电影都是以盟军因为彻底战败而进行的撤退行动为中心。


其次,诺兰在伦敦出世,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美国人,而他创作了一部美国并未出现在其中的战争电影。直到看过《敦刻尔克》,我压根也没意识到自己需要观看这部电影。


诺兰达到并超越了我的期望,甚至是颠覆了我的期望。这样一来,《敦刻尔克》超越了其评价目标和商业目标,成为一部不折不扣的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在近期的电影界中实属罕见。

3.《敦刻尔克》延续了诺透过电影探讨人心的极致心理难题

Dunkirk is a Continuation of Psychological Obsessions Explored in Christopher Nolan Films

之所以说诺兰的电影是“实况电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的电影同时被影评人和大众所接受。


安全感匮乏、道德模糊与自由意志的主题在他的电影中反复出现,而且也会继续与观众产生共鸣。


比如,在《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道德模糊和矛盾心理就展现在渡轮的那一幕中。


“为了生存,人们会怎么做?” 

“为了自身利益,我们愿意牺牲什么?”


这两个问题在《敦刻尔克》中也有所探讨,但是《敦刻尔克》的探讨方式较为含蓄。对这些主题的不过分强调,正式《敦刻尔克》给我们的一大惊喜。

但是,如果要找到主题,观众就得稍微挖掘一下。


《敦刻尔克》的中心主题是这次救援与撤退行动在效益方面的困境。


拯救别人,需要危害几条人命呢?哪一种人命最有价值——是平民、军人、法国人、英国人、军官、还是飞行员?


虽然“发电机计划”(Operation Dynamo,即敦刻尔克战役之代号)在当时被视作是成功的军事行动,但是不要忘了,68111名英国远征军士兵在整个闪击战、撤退与撤离过程中被俘虏或者阵亡,而且还有4万名法军在敦刻尔克沦陷时被俘虏。

4.《敦刻尔克》发人深思、紧张刺激,是一部出色的电影

Cerebral and tense, “Dunkirk” is a remarkable film

虽说这是一部战争电影,但令人惊讶的是,整部电影没有上演士兵从口袋掏出未婚妻照片、用口琴吹出伤感曲子的刻板煽情。


而且,电影中完全没有德国人出现。我们看到炸弹一颗一颗地落下,也听到德国战机狂吼而过,但是诺兰这部既残酷又逼真的电影,却把焦点紧紧地放在了普通的英国士兵与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的夹缝求生上。

此外,《敦刻尔克》也不强调自身的摄影或剪辑技术,令人印象深刻。

1998年,斯皮尔伯格以《拯救大兵瑞恩》改写了战争电影剧种的拍摄规则:自那时起,拍摄战斗画面的标准做法,就是要求摄影师像是在躲避子弹一样,将摄影机疯狂摆动,然后对镜头进行剪辑,以配合机关枪一阵阵扫射的节奏。

相比之下,诺兰在选择镜头时会力求清晰、注重经典。他会一切从简,想必是相信银幕上令人受创的事件已经够生动、够有力,不需要再加入什么噱头。

他不会像《拯救大兵瑞恩》之后的好几部战争电影那样,用爆炸的头颅和截掉的肢体来吓坏观众。他所做到的,就是成功制作出一部几乎看不到血,又将脏话和性暗示全都省略掉,但又完全可以置信的一部非常紧张的电影。


反之,《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的二战情节中出现了更暴力的血腥画面。这意味着,再过不久,《敦刻尔克》将会变成英国学校历史课程的必要成分了。

5. 诺兰的这部战争巨作情节相互交叉,摄影细致入微,配乐难以忘怀

Christopher Nolan’s war epic boasts interlocking storylines, elegant cinematography and an unforgettable score

诺兰坚持不走操纵观众情绪的轻松路线,但是他这么做的一个缺点,就是他无法感动到观众。


他会让观众进行思考,还会刺激观众的感官,但是《敦刻尔克》的智力定位非常高,绝不会让你为自己喜爱的人物哭泣或疯狂祈祷。


(不过,他们还是找来了哈里·斯泰尔斯(Harry Styles),他是男孩天团的偶像派成员,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年轻士兵,结果让一些忠实粉丝害怕他有什么三长两短……)


但是,付出这样一个小小的代价,就能得到这样一个巨大的成就,非常值得。


《敦刻尔克》既亲切又隆重、既简洁又浩大、既理性又感性,感觉上既是一场发人深思的装置艺术,同时又是一部经典的战争电影。


它对77年前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改造,使它焕然一新。

6.“敦刻尔克精神”:从电影和战役中,我们学到什么?

The “Dunkirk Spirit” what we learnt from the movie and the historical event

电影内外的点点滴滴,着实给我们上了一课。

首先,无助感是要对抗的:《敦刻尔克》中的人物面对着不可逾越的困难和恐惧。


为了求生,他们必须不断奋斗,坚持到底。


就是这种动机,使人们把生命当赌注,因为在极其艰难的挑战和危险面前,存活的机会是不平等的。

其次就是,战争期间,希望永远来自于公民的团结和爱国之心:二战时的英国人民出于爱国情结而团结了起来,一同用行动来对抗逆境。


真实历史中的敦刻尔克战役之后,人们开始用“敦刻尔克精神”(Dunkirk Spirit)一词来形容“在困境中保持坚强、不愿服输的态度”。


这个行动之所以获得成功,正是因为:无论是那些被困在对岸等待救援的士兵,还是那些留在家乡给予支持、后来被要求采取行动的人民,都抱有了团结一致的爱国之心。

另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弘扬正义、自我保护的人格。


我们的社会正缺乏这样的人格,因为家长从不太会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这种人格。


如今,性骚扰行为频频发生,但是一旦被性骚扰,孩子们既不会妥善处理,又不会保护自己。


此外,媒体教给年轻人的身体形象极不健康,导致他们陷入了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因而受到了精神上的损害,在一味追求外在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从未正视过自己内心应有的生命力量。

事实证明,人类的未来,靠的是两大支柱:良好的育儿技巧,个人的自决权。

像《敦刻尔克》中道森先生这样的好家长,都会教给孩子良好的价值观。他们会教导孩子怎么尊重异性,还会与他们讨论什么是色情书刊、什么是“性爱同意(consent)”,更会给自己的女儿灌输一种不仅仅以自身外表为基础的价值感。

好父母除了会传授价值观之外,还会活出家长自身积极正面的价值观、以身作则。


他们会支持而非贬低孩子的教师;亲临球场观看赛事时,他们会尊重而非侮辱他人;聆听别人观点时,他们会抱着好奇心和容忍态度。好父母都明白,只有在成为了像样的父母之后,他们才能养育出像样的孩子。

除此之外,他们也会鼓励孩子变得独立,同时鼓励孩子行使个人自决权。


比如:上大学时,如果遭到性骚扰,就要大声反抗,让肇事者当场尴尬;如果被殴打,就要去报警;如果不会写作,就要多加练习;如果在喜欢的地区买不到房子,就到别处去买。


如果孩子们在媒体上接触到身材好到不切实际的模特儿之后,不健康地节食减肥造成身心伤害,就要教导孩子以自己的身份和行为而非外表为基础,建立起自我价值观。

“当年的敦刻尔克战役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灵感,而数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同样也要记住‘敦刻尔克精神’。”

我们的孩子之所以以受害者的身份长大,是因为我们不曾教过他们用另一种方式来应对困难,从而导致他们缺乏韧性。


实际上,有韧性的孩子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会任由生活摆布自己。


韧性不是天生而来的品质,而是一种可以得到锻炼和提升的惯性行为。

有韧性的人满怀希望、心存感激、富有爱心、态度乐观、自我认同感积极、人际关系良好、信心满满、身心健康、意志坚决。


这些并不是漂浮不定、只会选择性地降落在人们身上的品质;我们身上早已有了这些品质,只是需要有人先教我们如何抓住并利用这些品质,它们才能显现出来。

正如心理学家、Resilient Youth(“韧性青年”)公司主任安德鲁·福勒(Andrew Fuller)所写道:“生命是一种即兴艺术。有些时候,我们必须对自己进行塑造和重新塑造,才能看得到生活中最好的一面。”


作为家长,你可能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把韧性教给孩子,但其实,与韧性相关的书籍和专家多的是,所以你要把这些资源给找出来。

最近发生了社会高度关注的可怕事件,但是下面这起事件却鲜少有人注意。早些时候,一个名叫 Lochlan Brodie 的14岁男孩乘坐他爷爷的小船时不慎跌入水中。他当时并没有穿上救生衣,结果必须在水中挣扎求生,两个小时后才被一艘刚好经过的出租艇救起。

他是怎么存活的呢?他在落水后拼命地狗爬式游泳,一边在空中挥动手臂,一边喊破喉咙。由此可见,敦刻尔克战役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是战斗精神依旧存在着。




最后忍不住要插一句…………

这电影一定一定要看大屏的IMAX!

论电影技巧,《敦刻尔克》是诺兰拍得最有气势的一部电影。


电影的大部分镜头用 IMAX 70mm 摄影机拍摄,拍摄过程完全不抄捷径。


诺兰曾说过:“大卫·雷恩(David Lean)当年拍摄《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时把 65mm 摄影机拖到了沙漠中去,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如法炮制。”

摄影师霍伊泰·凡·霍伊泰马(Hoyte van Hoytema)、剪辑师李·史密斯(Lee Smith)和作曲家汉斯·齐默(Hans Zimmer)在这部拍得很完美的电影中做出了贡献,非常值得赞扬。


《敦刻尔克》是导演诺兰一对巧手创造出的终极虚拟现实体验。


你会听到并感受到每一颗子弹的呼啸而过。当敌机在上空盘旋时,你会像那些在大海中拼命踩水的士兵一样感到既恐慌又无助。


《敦刻尔克》是电影制作界的一个巨大成就。


希望你也会找一家IMAX电影院去看《敦刻尔克》,如此才不愧对这部影视巨作!

看完影评,嘚瑟一句:8.31-9.1的首映活动,壹心理的粉丝们在北上广三场看的都是IMAX而且是全国首映哦~


译者简介:搬那度,壹心理翻译社 | 译员。喜爱翻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强烈认为精神健康是一个应该公开讨论的课题。


让中文读者看见全世界最优秀的心理学作品,加入壹心理翻译社,做一件小小你能完成又有很大价值的事情!请点击此处查阅入社申请指南。


References:
Manohla Dargis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N.B., Prospero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
Angela Mollard (Daily Telegraph 每日电讯报)
Every Movie Has a Lesson (一部电影一堂课)
Jonathan Hetterly (Shrink Tank)

© 本译文由壹心理翻译社译员与壹心理联合原创首发,文中内容不代表壹心理或译者立场,图片版权归电影公司所有。转载前需获得我方授权,请联系邮箱:derek@xinli001.com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