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心理分析(五):孙悟空自我意识的觉醒

以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为分界点,可以把他的成长经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本我控制,过得无拘无束,自由快活。第二阶段,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后,拜唐僧为师,超我得到增强,自我开始觉醒,不断调整和升华自己的本能冲动,把原先具有破坏力的能量升化为降妖除魔的能量。

唐僧揭掉压在五行山上的六字真言金帖,孙悟空终于重获自由,经过先前的自恋受挫,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并不像先前那样为所欲为。只有在自己和师傅面临险境时,才动手自卫。毫不留情得打死要伤人的老虎,顺便剥下虎皮当衣服穿。毅然决然得打死拦路抢劫的六贼,顺带夺了他们的盘缠。无论是伤人的老虎还是拦路的贼人,他们都是咎由自取。当然,这时孙悟空本能冲动中的破坏力还是会暴发了出来,对侵犯他的人赶尽杀绝,丝毫不手软。

唐僧因此责怪他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他受不了师傅的絮絮叨叨,一气之下,说走就走,一个筋斗云,转到龙宫,其间看到一幅圯桥三进履的画,经龙王引导,受到启发,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他的本我想图自在,超我想要修成正果,自我经过一番衡量,自觉回到唐僧身边。他的行为不再完全受本我的控制,超我也参与其中,自我力量也在不断壮大。

在他内在起变化的同时,外在环境也在强化他的超我。观音菩萨化身为老母,专门为孙悟空送来一领光艳艳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一篇紧箍儿咒。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经和礼是社会的规条,当孙悟空穿戴好衣帽,象征着这些外在社会要求对他超我起到强化的作用。

最厉害的是紧箍儿咒,象征着超我对本我约束,紧箍儿咒也叫定心真言,定心真言是针对孙悟空猴性中的心猿意马而来的,要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修成正果的人生目标,必然要定心,要有能力把心理能量集中在一处,三心二意是不可能有任何成就的。

从无拘无束的状态到开始约束自己意愿和行为,必然会经历痛苦。定心真言的外在表象就是紧箍儿。当孙悟空戴上嵌金花帽,唐僧就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就头痛,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这条金线紧箍儿,取不下,揪不断,生了根,象征着定心真言已经内化在他的超我中,会时不时警醒自己。外化为唐僧在限制他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内在的超我在限制自己的行为。

孙悟空的也曾抗拒这个紧箍儿,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他试图打死唐僧,无奈先被唐僧制服。这里象征他的本我试图打死超我,但最后还是被超我制服。自我结合现实情况,选择了妥协和合作,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收拾行李,奔西而进。自此以后,孙悟空逐渐远离了孩童时代的自由和快活,代之而来的是使命和责任。

更多文章在听花有声心理圈:http://www.xinli001.com/site/99814128/

专栏回顾:

《西游记》心理分析(一):孙悟空是个充满爱的孩子

《西游记》心理分析(二):孙悟空的独特认知

《西游记》心理分析(三):孙悟空的自我防御

《西游记》心理分析(四)孙悟空的自恋

听花有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京林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壹心理专栏作者,用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历史人物,电影电视剧人物,小说人物……

预约咨询(点击预约)

本文由 壹心理专栏作家 李菊红 所著,版权归壹心理所有,所有的独家文章未经正式授权不能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susan.liao@xinli001.com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