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水灾丨为什么灾害来时人们会更团结?

打发.png

连日暴雨,水漫金山,导致江城武汉变了名副其实的”江城”,全城进入”看海”模式,引发了全民关注。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的群体心理现象,也同样值得关注。

1、为什么人们在大灾害面前会显得比平时团结?

很多人觉得中国人就喜欢窝里斗,只会坑自己人。平日里网络上地域互黑,一言不合就互喷的现象也俯拾即是。

但是,一旦灾害来临,我们就会变得非常团结,众志成城。就像之前的5.12汶川地震、4.20雅安地震,以及这次的武汉洪水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热情而.png

大厦法定.jpg

请问而穷人.png

这样的现象存在着进化心理学上的依据。我们的祖先是群居动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需要合作,共同抵御外界威胁才能生存下来,否则整个族群就有可能消亡,于是形成群体认同的心理机制。心理学研究发现,当群体威胁产生,比如自然灾害,群体歧视和群体偏见就会减弱甚至消失,群体中的个体的群体认同感会提升,从而会表现出更多的利群行为

另外,群体威胁的到来,使得群体成为利益共同体,群体间的个人不再是利益冲突方,而是共同面对着同一个威胁。假如有一天外星人攻击地球或者火星要撞击地球,这个时候全世界都会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平日里的国际争端、地区摩擦都会被搁置一旁,无足轻重。这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2、面对灾害,为什么有的人还能够“自得其乐”?

本来家被淹是件让人悲伤的事情,但是这次中国人再次发挥了”娱乐至死”的精神。

而且.jpg

弃我而去.jpg

555.jpg

对此,心理学的解释是,发大水的时候,水由可控的变为不可控了,这个时候,人的行为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对物的利用也会变化。也就是可供性会产生变化。

自然灾害发生之时,亦是可供性产生变化之际。以发大水为例,一方面是干燥的陆地变得充满积水,地面原本能够提供给人类的行为可能(可供性)就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们对物的使用和对环境的反应(可供性)也需要发生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充分利用新的可供性来应对自然灾害,危机就能变为转机,而非徒增悲情

灾害纵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可供性告诉我们,灾害既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难以应对。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去发现物的新可供性,这就是传说中的关闭一道门,打开一扇窗。(引自乐华心艺工作室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些人是乐观主义者。乐观是一种思维方式,乐观主义者的人格特质是,相信事情总会有好转的时候,具有强烈的生存信念。他们对于未来未知的事情总是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而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会倾向于接受现实,并且积极寻求改变。面对洪水,这些”苦中作乐”的可爱人们,无疑是乐观主义者,这会让他们更容易渡过灾害。

3.灾害中为什么我们很容易感动?

看到自己的同胞正遭受洪水的侵袭,人民子弟兵们废寝忘食救助灾民,总理亲自到一线指挥救灾工作的新闻图片,我们不禁潸然泪下。

32.png

而且而且.jpg

感动是人们一种常见情绪感受,人性中与生俱来就有着对他人遭受痛苦和磨难的怜悯之情。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他人遭受痛苦和磨难,而且还是在为了灾民而奉献自己的情境中,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系统会自动地被激活,唤起我们怜悯的感受,在心理学里这就是“共情”的生理机制(引自psy-eye)。心理学研究发现,自然灾害会引发人们更多的共情,从而会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9d8000ce1b2a78ae651.jpg

最后,向奋斗在一线的人民子弟兵致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IMG_0746.PNG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萧灏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