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猴王是我们心中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

文:valar | 壹心理专栏作者 

“美猴王”六小龄童澄清,没有收到过春晚的邀请,所以他不会出现在猴年春晚啦。从一开始传闻美猴王节目被刷,大家的情绪就急剧抖动:猴年啊,美猴王啊,经典啊,怎么可能不在一起呢!

在我们心目中,86版《西游记》是无法超越的经典,扮演美猴王的六小龄童更是可一而不可在。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觉得它无法超越呢?

 

六小龄童04.jpg

人生中的第一次,总是难忘的……

不只是《西游记》,四大经典名著拍摄的第一版,都给我们留下了无法超越的深刻印象。这恰好应了“首因效应”——初次的接触,会塑造我们对某人某事的情感定势,从而影响以后的评价。所以,想对一件事做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就要机智一点,不要从“证明一件事的正确”这个角度去分析,而忽略了可能的消极面。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准备了两份试卷,其中一份前面的题目错得多,另一份后面的题目错得多,但其实两组之间的正确率是相同的。

然后让人们根据试卷对两租学生做评价。结果发现,人们认为前面对得多的人更聪明,而后面的错误更可能是不小心做错了;而前面错得多的人,被认为学习不好,后面的题全部答对了是“纯属侥幸”。

第一印象要开门红,就是这个道理了。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94版《三国演义》、98版《水浒传》,想起来都是满满的两个字:好看。

六.jpg

六02.jpg

六03.jpg

六04.jpg

童年记忆是一部美颜相机

作家Elizabeth McCracken曾发过一条推特,说她发现自己87%的幼儿园记忆,其实都是从一本书里“篡改”过来的……87%可能是她对照书里内容得来的吧,幸运的是,她还有一本书可对照,而童年记忆的成分实在太复杂,我们可能把任何时间地点的信息拼起来,创造一个完整的记忆。

还记得《头脑特工队》里那些负责清理记忆的小人么?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将黯淡的记忆搬运到遗忘峡谷,成为永久消失的记忆。因为我们的大脑不能记录经历过的一切细节,一路丢丢捡捡,只留下主要的、高关联度的记忆,方便做决策。但坏处是,当我们回忆一件事时,想起来的都是经过加工的记忆。

一项研究也发现,人更容易记住发生了什么,在哪里,和谁。而其它的细节,像当时在想什么,天气怎么样,你当时多大,是哪天发生的,当时穿的什么衣服等,就不容易记起了。

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儿童性骚扰丑闻”实验,发现越小的孩子,“篡改”记忆的可能性越高。研究人员问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被性骚扰,导致很多孩子相信自己确实被骚扰了,而事实证明并没有。关于这个实验,可以看一部电影《狩猎》,小女孩正是被一步步“诱导”至错误记忆,导致男主被污蔑性侵儿童。

倒不是说86版《西游记》其实不好看,而是那种无法超越的美好感觉,是经过我们的记忆加工的。《西游记》它已经不再是一部单纯的电视剧,它是我们童年的英雄梦想,它是我们童年的智取武斗,它承载几代人情感的精神载体。所以我们想起《西游记》,即便没有任何情节、故事,也会觉得它非常好。

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难看到经典呢?

活久了什么没见过?无论是审美还是判断力,都随着年龄增长了。我们在面对新的经验时,倾向于将新的经验与过去的经验做比较,然后将它分类以便以后的判断。我们更倾向选择没有看过的新类型剧集,也会把新的剧集和心中的经典相比。

其实四大名著都有陆续被翻拍,但新的版本一般不容易激起我们的兴趣,活久见导致我们感觉的阈值上升了,我们会判断一部电视剧好于哪一部,或者好在哪里,但遇到一部完全刷新经验的电视剧的几率,却是越来越少的。所以会觉得看什么,都不如小时候看的那么难忘。

再加上新版的《西游记》在公众和媒体眼中,确实有一些说不过去的硬伤,制作是一回事,而对拍摄一部经典的态度和80年代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相比起来,86版《西游记》却是这样诞生的:

86版《西游记》只用了一位摄影师,一台摄像机,拍了6年。

拍到15集,中途被央视停止拍摄,要自筹资金拍摄。

唐僧的扮演者前后换了三位,小白龙是黑马刷白做替身,吊威亚的技术也是从香港学回来的。

条件艰难到了极点,拍摄过程堪比取经之路,但导演杨洁坚持下来了,最后的呈现妆容并不粗糙,场景并不低劣,特效并不五毛。(本段内容选择知乎网友李冉的回答)

这也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据说很多人看六小龄童给百事可乐做的这支广告看到泪奔,全片只出现了一个百事可乐的镜头,却可以将我们对六小龄童所代表的美好记忆,和百事可乐的品牌形象联系起来,这就是“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低于刚刚引起感受的最小刺激量,虽然感觉不到,却有效应。)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