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你变得不幸福?

焦丽颖.jpg

文:焦丽颖 | 壹心理专栏作者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1.
“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白岩松曾在《我们为什么不幸福》中描述过一段话:

1997年底,我买了这辈子的第一辆车。车开回来后我很兴奋,吃完晚饭,荒郊野岭连路灯都没有,我开车带大家出去兜风。那么小的富康,里面居然装下七个人,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晚上感受到的幸福,不仅我,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今天看来超员违章了,但荒郊野岭中,幸福感更是“严重超载”。

后来我换过几辆车,价钱也越来越贵,但我再也找不到当初那个夜晚的幸福。

这是怎么了呢?这是怎么了?我们被越来越多的物质充斥着,却越来越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回忆这一天的过去,有时是否你会忽然皱起眉头,感觉这一天过得和以往一样,没有在心中激起一点波澜。

2.
“1句话造成的伤害,至少需要5个行为去弥补”

不幸福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人们关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信条可以使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感知出现偏差,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滤除(mental filter),人通过心理滤除来看这个世界,所以我们才会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通过我们自己的诠释影响着我们。

请你做一下判断:“想象你遇到了一位和你性别相同的同事,你们认识时关系挺不错。如果接下来你将和TA有10次交流,你认为需要多少次的不愉快的经历,会让你觉得你们不是好朋友?”

你的答案是多少次呢?

如果你们关系本来很差,那么你又需要多少次愉快的经历,才会让你觉得你们是好朋友?

换句话说,在连续持久的情况下,你需要多少经历,会让你产生一种更糟糕或更美好的判断?

曾有研究者根据此做过一系列实验,让人们判断在不同的领域,例如身体状况、学术表现、人格、友谊等,如果让他们觉得一件事情真的变好了,和一件事情真的变坏了,他们所需要的次数、时间和强度为多少。

结果发现,无论在哪个方面,人们对于变坏所需要的证据都小于对于变好所需要的证据,而且这种不对称性存在不同的领域中。

研究证明,我们对于消极和积极的变化判断存在很强的不对称性(asymmetric thresholds),人们总是对坏事的反应要比对好事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

哪怕是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或一个破坏性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至少要有5个建设性的行为才能弥补,大多数人看到的坏事太多,看到的好事又太少。

我们总是为昨天在会议上说过的不合适的话而烦躁,为刚刚和朋友一两句争吵感到气愤或担忧,这种负面偏好(negativity bias),给我们带来了不幸福。

此外,如果现在请阅读文章的你,随便想象任何东西,但是一定不要想白熊的样子,请务必压抑这个念头,你做的到吗?

社会心理学家Wegner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

当我们追求目标时,心理有一部分需要自动监控进度,以检测是否达成了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是心理目标(例如,不要想白熊),大脑就会自动化检查“我有没有在想白熊”,这种自动化加工最终还会占上风。

同样,如果你越想要达成一种“摆脱不愉快”的心理目标,这种不愉快可能会一直紧紧的跟随着你。

3.
有哪3种追求幸福的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心理干扰,我们每天要自动化加工上千个想法及影响,这些通常是随机联想的,但是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海中的念头,恰恰是我们一直想要压抑或否认的念头。

如果大脑一直在自动加工不幸福的目标,你又怎能快乐起来呢?

“我的世界一片黑暗”——改变认知

我们总是会找到一堆理由和事实来证明我们的直觉所认定的想法,沮丧的人心理有三种认知,“我这个人很糟糕”,“我的世界一片黑暗”和“我的未来毫无希望”。

如果大脑中常常充斥着这些灰色念头,我们只会体验更多的不幸福。

认为自己无能,认为别人对自己印象不好,感到做什么事都不对……

其实,换个角度,打破原来扭曲的想法,你会觉得世界不一样:你可以尝试在生活中询问周围的朋友是否事实确实如此;也可以花点时间想想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跳出原有的框架;你甚至可以让朋友帮你录像,学习观察自己的行为;试着问问自己,如果是别人他会怎么做?

生活中不仅仅是非此即彼的,非好即坏,你要不断的说服自己在焦虑和迷茫着成长。

当你改变原来的认知风格,焦虑和沮丧便会消融大半。

古代哲学家博爱修斯在被处死前表现出过人的冷静和自制,但在《哲学的慰藉》中,他承认一开始面对此事时,整日哭泣,诅咒上天的不公平,哀怨他的幸运女神离他而去。

而有天晚上,正当他自怨自艾时,“哲学女神”引导他了解“人生的再诠释”:

幸运女神不可能只被绑在一个人身边,事情发生后,他的家人与他的关系更亲近,接着让他想象,他死后上了天堂,便可以低头看这个世界,渺小的世间人忙着上演那没什么意义的人间悲喜剧……

“我们的生命需要有别人才完整”——爱与依恋

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在研究自杀率的影响因素时发现,无论如何分析资料,所有证据都显示,社会规范、联系与义务越少的人,越可能自杀。例如,具有最密集社会网络及宗教义务的犹太人自杀率最低。

涂尔干认为,人们需要义务以及约束为自己的生命建立架构和意义。

同样,如果你想预测一个人有多幸福,你应该了解他的人际关系。

爱与依恋是促进我们幸福的一剂良药,我们需要和他人互动并建立连接,研究显示,有强大社会人际关系的人可以降低其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我们是一种群体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的情感。正如阿里斯托芬而言:“我们的生命需要有别人才完整”。

“寻找一种强烈的愉悦体验”——全心投入

只要有特定的生存条件,人就可以活的有声有色,那些成功的画家、诗人、小说家、心理学家等,他们内心有强烈的热情,被许多人羡慕,看作是梦想的模范。

Csikszentmihalyi访问了数百名这样的人,最后发现,他们都是一开始对某个领域充满兴趣,沉醉其中,有片刻的心流(flow)体验,他们全心投入,逐步深化,进而享受更持久的心流体验。

你是否有一个自己的兴趣爱好?

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碎片充满大脑,如果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在刷完朋友圈、看完微博后,你会有强烈的愉快体验吗?

更多时候,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全心投入,将自我与客体之间形成一个强烈的联接,你会遇到兴趣小组,会遇到更优秀的人,你愿意抽出时间沉醉其中,它给你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有快乐。

我们要去追问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关注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的闹剧。

正如积极心理学家海特(Haidt)所言,智慧之语,人生意义,每天充斥在我们生活中,但是除非我们用心欣赏、花时间去了解、质问、改进,把它和自己的生活连接起来,否则他们依旧只是一种存在,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希望在读这篇文章的你,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提升幸福感方法。

Life itself is but what you deem it.——Dale Carnegie

参考文献:
[1]乔纳森·海特,海特,& 李静瑶.(2008).象与骑象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O’Brien,E.,&Klein, N. (2017). The tipping point of perceived change: asymmetric thresholds in diagnosing improvement versus declin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12(2),161-185.
[3]R.Veenhoven,Happiness in China (CN),World Data base of Happiness,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The Netherlands.
[4]Viewedon 2017-05-04 at http://world data base of happiness.eur.nl.
[5]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Psychology Today.

作者简介:焦丽颖,喜欢安静却又好动,热爱心理学,热爱与人打交道。

112.PNG

今日讨论

幸福不来敲门时,我们可以主动点

你有提高幸福感的小妙招吗?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