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重建自体?

文:徐钧 | 自体心理学家

摘自《自体的重建》

《自体的重建》是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确立自体心理学思想的著作,也是公开宣布自体心理学派成立的著作。

1971年,科胡特的《自体的分析》出版,以及同年他被查出患上淋巴癌后,就开始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但隐居的生活并非是无所事事的休养,他除了接受治疗还继续临床精神分析工作,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自体心理学研究团队,并一起研讨自体障碍治疗模型的发展。这些临床和研讨经验最后成就了《自体的重建》的出版。

《自体的重建》,除了展示科胡特试图所描述的自体心理学如何进行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科胡特本人思想的成熟。

经常有人询问,自体心理学的自体究竟是什么?

因为我们中文是鲜有使用“自体”(slef)这个词汇的。联系到实处,即我们当下时刻的自身,“自体”(self)的概念,即我们当下感受到的主体感受。它可能因为已经清晰了这个概念而成为坚实自信的,也可能是因为还无法理解这个概念而感受到一丝虚弱,这些都是很明白的自体感。所以自体,更直接地说,即我们当下所感受到的自己主体感受的种种,以及在过去到现在时间连续感中的自我感。

科胡特对“self”的定义是很宽广的,包括英语有关self的所有内涵,即自我、自身、自己、自我意识、本质、自性、我们的、自花授粉(植物学词汇)、自我繁殖等等意思。所以“self”在科胡特的语境中是很广义的,而不是特指某物。科胡特所定义的自体结构中,自恋是作为能量充溢其中。迈克·巴史克将此解释成自体胜任感,这也十分类似心理学中的自我价值感。

相对于自体概念,科胡特进一步描述了自体客体移情的概念,以取代之前他所谓的自恋移情概念,自体客体是相对自体与客体间的融合的经验,是一种主体被客体以一种全然方式所共情和理解的精神经验。

而自体客体移情,科胡特在本书中将之分为双极自体相关的自体客体,即与理想化父母影像相关的理想化自体客体移情、与夸大自体相关的镜映移情及三种分支:镜映、密友、融合自体客体移情。

同时围绕自体客体移情,科胡特继续重申自体心理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恰好的挫折和转变性内化的部分,即无论何种自体客体移情,分析师与来访者工作关系中,其相关的一端是与同频共情相关的自体客体移情的自体美好经验,但在另一端则隐藏着恰好的挫折可能随时激活的来访者过去的创伤点,当这些点被渐渐激活之后,来访者可能表现出对分析师不理解自己等等的愤怒,而分析师经由与来访者回溯的过程来修复来访者的自体客体移情中,因恰好的挫折所产生的愤怒,并重新恢复到良好的自体客体关系。这样的来回摆荡过程,使得转变的内化作用得以产生,来访者的自体渐渐获得对外的社会适应结构,但同时也能够适切地保持与生命活力相关的自恋,而成熟的自恋即得以发展。

科胡特在本书中,还发展了传统的经典精神分析十分敏感的俄狄浦斯的问题,他勇敢地重新解释,俄狄浦斯的困扰是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自体的共情失败的次发结果,而不是原发的。这一新的视角极大地扩大了自体心理学的治疗疆域,但也撼动了那个时代的经典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的根基。而这部作品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科胡特站在传统经典精神分析的立场之外,阐述了自体心理学与经典精神分析并存的目标。这一系列观点极大触碰了令许多当时的经典精神分析师敏感且不快的地方。所以当《自体的重建》出版之后,当时的芝加哥精神分析学会吊销了科胡特督导及训练分析师的资格,仅保留了他作为一般精神分析师的资格,不少非学术性探讨的攻击和传言也随之而来。但当时,以科胡特为首的自体心理学家和对自体心理学工作有好感的精神分析师等,已经开始召开全球性的自体心理学年会,以便更广泛的研究交流。科胡特在《自体的重建》中提出的“自恋现在合法了”这一重视人类主体的人文主义理念,也被当时社会所接受,在People Magazine、New York Tines Sunday Magazine等杂志都介绍和刊登了科胡特的相关介绍,使他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认同。在那个时期,罗杰斯团队的人本心理治疗也在蓬勃发展。这也反映出那个时代正在发生的对人性理念的变革。

延续《自体的重建》的思考,科胡特在1979年又发表了《Z先生的两次分析》的著名自传记性论文,以及在1984年他去世后出版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科胡特逝世于1981年)。这奠定了当代自体心理学的深厚基础。科胡特在《自体的重建》最后一页所提出的愿望,即未来的精神分析师可以扩展、修正、接受甚至拒绝他的观点,而就共情这一基石继续发展精神分析的学术和临床领域,一反传统精神分析保守和排他的状态,凸显了科胡特的豁达、开明和科胡特之后自体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如今,自体心理学已经有自己区别于世界精神分析学会(IPA)之外的全球自体心理学会,并且有每年的年会。而自体心理学家也在科胡特逝世后,如科胡特所希望的发展出各自独立的观点,如Wolf、Stolorow和Atwood,他们中有倾向于科胡特经典观点但又有发展的经典自体心理学,有以科胡特思想为启发而发展的主体间精神分析,以及与罗杰斯等人本主义阵营靠近的自体心理学家,出现了一个百花齐发的自体心理学的新局面。科胡特提出生命的弧度,即以自我抱负为动力,发挥才智与技能,以理想为目标的发展,正在和继续鼓舞着他的学生和我们这些后辈对生命和学术发展的自信和能力。

《自体的重建》从1978年出版第一版以来,至今已经有34年,可以看到这本书的魅力过了三十多年没有丝毫减少,它所构成的思想冲击继续从美国波及中国精神分析界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界。中国大陆许多读者对科胡特著作简体中文版的出版已翘首以待多年。当我在中国各地进行关于自体心理学的教学时,经常有学员询问这本书是否在中国大陆出版了。而如今,正值中国的龙年,此书终于出版,这是十分吉祥且影响深远的事儿。

延伸阅读>>>为什么善良的人也会做坏事?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