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要的不是同情心,是同理心

文:壹心理

什么是同理心?为什么它和同情心那么不同?

同理心激发连结。同情心促使失连。

同理心是非常有趣的。

Teresa Wiseman是名护理学者,她研究职业--与同理心相关、非常不同的职业,并提出四种同理心的特性:接受观点(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或是认同他们的观点 为他们的事实)、不加评论(这不容易,当你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喜欢评论他人时)、看出他人的情绪、并尝试与他交流。

同理心是与人一起感受。对我而言,我总是把同理心想成这种神圣的空间,当某人好像在一个深穴里,而他们从底部大叫,他们说:

“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受不了了。”

然后我们看看,我们说:

“嘿”,然后爬下去说:“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同情心是:

“哇!真糟糕啊,对吧?”

“现在,你想要个三明治吗?”

同理心是种选择。那是种很容易受到伤害的选择,因为为了要能与你连结,我必须连结到我自己心里能了解那感受的东西。一个同理心的回应极少(如果真的有的话)以“至少…”来开头。

我有个…对,而我们总是在做这事,因为,你知道吗,某人刚与我们分享一些极为痛苦的事,而我们试着要“一线希望”它。我不认为那是个动词,但我要把它当动词用。

我们试着要挤出一线希望,所以当人说:“我流产了。”

“至少你知道你能怀孕。”

“我觉得我的婚姻正在破碎。”

“至少你有段婚姻。”

“John要被学校退学了。”

“至少,Sarah,他是个优等学生。”

但我们在面对非常难受的对话时,其中我们有时会做的一件事,是我们试着要让事情好转一点。

如果我跟你分享某件非常难过的事,我宁愿你说:“我现在甚至不知该说什么好。我只是很开心你肯跟我说。”

因为事实是,回应很少会让事情好转。能让事情好转的是连结。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