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告诉你,爱情为什么是一种病

27547009_ml.jpg

文:王日出 | 转载自公众号PsychJournal

上次我们谈到了强迫症,经常挖鼻子、揪头发都可能是强迫症的表现。在搞笑诺贝尔奖的历史上,还有一次直接跟强迫症有关的奖励。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化学奖发给了意大利比萨大学的Donatella Marazziti,Alessandra Rossi,和Giovanni B. Cassano,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agop Akiskal,因为他们发现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来说,严重的强迫性神经病与浪漫的爱情是无法区分的。

黄舒骏在20年前写过一首歌,叫做《恋爱症候群》,这首7分多钟的歌里面仔细的描述了这种“爱情病”的症状:一般发病后的初期反应/会开始改变一些生活习性/洗澡洗得特别干净/刷牙刷得特别用力/半夜突然爬起来弹钢琴……心里想的只有爱你爱你爱你爱你/也不管家里米缸有没有米/也不管路上有人示威抗议/只管爱你……

处于热恋中的人总是想着心上人,甚至茶不思饭不想,全副心思都在恋人身上,这些“症状”都跟强迫症患者相似,因此前述的获奖科学家们认为两者可能有相似之处,可能是大脑里出了“问题”。

他们招募了20个强迫症患者,和20位处于热恋期的情人,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发现,和强迫症的患者一样,热恋中的人的大脑中有一种叫做血清素(五羟色胺,5-HT)的荷尔蒙分泌会减少,这种荷尔蒙与情绪调节有关。研究者们在一年之后再次测试了这些情人的血清素水平,发现已经脱离热恋状态的人,他们的血清素水平上升了。这说明恋爱早期的轰轰烈烈爱情的确和血清素水平有关。

其实最常跟爱情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疾病是成瘾。从机制上来说,爱情和成瘾都是由于奖励系统受到刺激,分泌出令人愉快的荷尔蒙,包括了多巴胺、内源性大麻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快感的渴望、就让我们反复从事这些行为,也就是上瘾了。有人认为,社会依恋也可能是一种行为成瘾,人们对另外一个人上瘾。

有时候只是闻到洗发水的气味,就会想起爱人(线索引起渴望);而见不到就会心慌意乱、坐立不安,而且随着不见时间的增加、这种难受的感觉也会越来越强(渴求满足);一旦分开、更是难过万分、感到心痛(戒断反应);这些可不是成瘾的症状么。另外,爱情还会类似止痛剂的作用,连激发的脑区活动也是相同,的确具有让人成瘾、欲罢不能的特点。

上面说的两种病,都和神经物质有关系,有人专门把根据这几种化学元素的分子式,做成了项链。这种极客的爱情表达,被当成了强迫症和瘾君子,还真有点马屁拍到蹄子上的感觉。

640.jpg

从左到右:血清素-快乐、满足;多巴胺-爱、激情;乙醯胆碱-学习、梦、记忆

恋人之间的依恋与婴儿和母亲的依恋关系很像,因此也有科学家认为,这二者可能都受到同样荷尔蒙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也证实了催产素(一种雌激素)对爱情的影响,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爱情荷尔蒙”

有学者认为如果阻止体内催产素,那么爱情就很难产生。美国的一位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个假设。他们选择了草原田鼠作为实验对象。和生物界绝大多数动物不同,草原田鼠一但选择了一个伴侣就会保持忠诚,一心一意相守到老。

研究者认为,正是催产素保证了这种依恋关系。因此他们向草原田鼠注射了阻断催产素的药物。跟预期一样,没有了催产素的草原田鼠,就把一夫一妻丢到了脑后,去寻找新的伴侣。

有趣的是,还有研究发现成瘾与“爱情荷尔蒙”的缺乏有关。如果在幼年时催产素系统发育不良、成人后就更容易发生吸毒或者酗酒这样的成瘾行为。催产素对于婴儿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至关重要,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除了性别和基因因素,也与经历、特别是早年经历有关。如果催产素系统发育良好,可以减少毒品带给人的快感、也可以降低压力,也就没那么容易上瘾了。

话说回来,爱情并不仅仅是化学物质那么简单,没有人能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研究爱情也正是因为它的神秘。虽然这些化学物质不能像丘比特之间一样让我们直接产生爱情,不过有些人认为,对于失恋的人,没准可以像治病一样,通过吃药来缓解他们的痛苦。

爱情是盲目的,我们爱上的往往是心里以为的那个人、而不是眼前实际的那个人,所以爱情可能是种幻觉;有些人会在恋爱时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或者是在爱人的面前变成另一个人,那这是不是多重人格呢?谁又说得清楚呢。

主要参考文献:

Marazziti,D.; Akiskal ,H.S.; Rossi,A.; Cassano,G.B.(1999). Alteration of the plateletserotonin transporter in romantic love.Psychological Medicine29,741–745.

Burkett JP & Young L (2012).The behavioral,anato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arallels between social attachment,love and addiction.Psychopharmacology,224,1-26

YoungL.J. & Wang Z.(2004).The neurobiology of pair bonding,Nature Neuroscience,7(10)1048-1054.

Buisman-PijlmanFetal(2014).Individual differences underlying susceptibility to addiction:Role for the endogenous oxytocin system.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2014;119:22

个.png

WechatIMG1.jpeg

原题:爱情是种什么病

封图来自123rf

正文插图来自作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