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与私隐:夫妻/情侣应不应该偷窥对方手机?

58328341_xxl.jpg

导语:智能手机,就像一个黑匣子一样,轻而易举地装载着我们所有的秘密。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传播学博士崔迪和吴舫从学术的角度,从伴侣之间该不该看对方的手机说起,来聊聊亲密关系里亲密与隐私的界限。

文:崔迪、吴舫 | 来源:微信公众号缪斯夫人(id:Ms-Muses)

11.jpg

假如,你有机会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进入伴侣的手机,看看ta的微信、qq、支付宝,你会做怎样的选择?

这是一个敏感且微妙的命题。当代生活里,手机成为个人的信息中枢:它容纳着宝贵的社交资源,又联通着内心最私密的欲望。这两年手机成为便利的理财工具,引导现金流动,手机里的“秘密”似乎又多了不少现实意义。伴侣之间该不该查看对方的手机?不同情侣似乎有不同的协定。有的人恪守界限,互不干涉;有的人则将领空全部开放,手机解锁中添加了双方指纹;还有些人展开游击侦查,设法突破防线,监视可疑的线索。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是两个人长期互动中协商摸索出来的方法。

广义地说,窥探隐私(snooping)属于亲密关系中的侵入行为(intrusive behaviors)。常识告诉我们,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应该打开心扉、坦诚相待。但是,亲密关系源自两个独立个体的自由结合——不管多亲密的两个人,终究还是独立的人,因此仍需所谓的隐私管理(privacy management)。而亲密关系中的侵入行为,恰恰与这种隐私管理的需求相关。

根据Petronio的传播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 人们通常会适量地向亲近的人透露隐私,并通过隐私透露的多寡来建立隐私边界,表达自己对私密性的控制力。侵入行为则直接无视或侵扰伴侣所努力构建的私人空间、心理距离和自主权。既有的研究普遍认为,侵入行为对亲密关系有害无益。人们普遍抵触、反感亲人或伴侣的侵入行为。而侵入行为反过来对亲密关系的质量也有负面影响。

11.jpg

亲密关系中的人们为什么会侵入彼此的隐私?

道理非常简单,相信你我都能猜出大概。Vinkers和同事的研究用实证资料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当伴侣双方缺乏足够的自我表露时,侵入行为就更可能发生。当然,双方的信任(trust)会调节这个关系。也就是说,当双方缺乏信任时,不充分的自我表露更易导致侵入行为;而对充满信任的伴侣来说,即便自我表露较少,也不大可能会有侵入行为。总结而言,信任很重要,它能有效地减少亲密关系中的侵入行为。

11.jpg

偷看手机是否应该?

说回情侣查看彼此手机这个话题。既然手机侦查属于一种侵入行为,为了感情的健康发展,我们就要尽量避免这类做法。心理分析师Tempesta在The Huffinton Post上发表文章,列出了“不要看对方手机”的四个原因

首先,它会让人上瘾。侦查对方手机就仿佛搔痒,尽管可以短暂地减轻焦虑,但很快会激起新的窥探欲望,形成焦虑循环。

第二,无论如何你都会输。如果你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线索,短暂的解脱将很快被自责与内疚取代。如果你不幸确实发现了另一半有可悲的小秘密,你将面对更大的困境:是面对面摊牌,还是在沉默中忍辱负重?

第三,将心比心。如果你怀疑对方不值得信任,并付诸行动,那么你自己将成为不值得信任的人。

第四,窥探伴侣手机会带来职业风险。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男友在国防军工部门做设计,手机中可能存有很多涉密信息。窥探手机会给双方带来潜在风险。

11.jpg

伴侣双方该如何沟通手机隐私问题呢?

Miller-Ott的研究发现,当情侣们不对手机使用(可以联系谁、不可以联系谁)制定规则时,他们对感情的满意度会更高。但Tempesta则给出建议,伴侣双方还是应该建立对手机隐私的规则与理解,尽可能保持透明和开放。说来说去,亲密关系里最重要的还是沟通和信任。这个命题很难,答案却很简单。偷窥伴侣的手机对感情无益。如果实在有心结难解,最好还是找个机会开诚布公地聊一聊。 不要为缓解一时的焦虑,破坏了感情信任的基石。

参考文献:

Tempesta, D. (2014). 4 Reasons Not to Snoop. The Huffinton Post.

Vinkers, C. D., Finkenauer, C., & Hawk, S. T. (2011). Why do close partners snoop? Predictors of intrusive behavior in newlywed coupl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1), 110-124.

Miller-Ott, A. E., Kelly, L., & Duran, R. L. (2012). The effects of cell phone usage rules on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60(1), 17-34.

Petronio, S., & Durham, W. T. (2008). 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 In L. E. Baxter

& D. O. Braithwaite (Eds.), Engaging theori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pp. 309–322). Thousand Oaks, CA: Sage.

112.PNG

关于作者:吴舫,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候选人

缪斯夫人.png

图片来源:123r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