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门心理学?

“心理学”,确实已经成了一个热词和热点领域,这在十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候,我老家的人们,听到“心理学”这三个字,还觉得是算命之类邪乎的东西。

为什么会现在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本质上,是时代改变了。

十九大不是说了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过去了,我们现在要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而心理生活的健康幸福,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更不用说,我们现在还要追求自我发展:学习——教育心理学;职场——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交——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用处越来越多了。

 

于是乎,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取经:

老高,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可是没有什么知识基础,买了几本国内高校的心理学教科书一翻,兴味索然,网上和书店里畅销的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一抓一大把,可是买下来读读又觉得太水了,花时间去读它们似乎没什么意义。怎么样才能快速入门科学的心理学呢? 你能不能写一些有干货又不枯燥的入门文章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好问题,往往不好回答。

我思考了好几天,总结了一下初学者学习心理学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共三点:

第一:对心理学的学科思维方式首先要有一定的认识;

第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重点学习心理学的若干方面,并把所学用到生活工作上去;

第三:对生活中充斥的“伪心理学”,要有一定的鉴别的能力。

我们分块讲。

 01

首先,要入门心理学,就要认识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

关于这一点,有一种常见的观念:“心理学,不就是整天研究那些每个人都知道的大众常识吗?”比如说,人类有从众心理,人有团体偏见,等等。

错——但也不全错。

心理学研究的,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当然不仅仅是这样。可是,心理学有它的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这让它和大众常识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可证伪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实验。

怎么讲?

我们可以想想“大众常识”,大众常识往往是口耳相传的一个结论,或者是坐在椅子上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妙语金句,但是,没有科学的证明,没有严谨的过程,所以大众常识,出错率很高,更关键的是,我们没办法判断他说得对不对。

心理学为什么要对这些“大众常识”进行“重复研究”?

正是为了检验这些常识的正确性——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被心理学研究否定了。

所以老高的文章,在给出结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引用几个研究,保证文章的严谨。

请各位记住这一句话(划重点),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可以被检验正确与否的。在这方面,我推荐一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部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了解了这40项研究,你就可以大致理解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了。

 

 02

第二点,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各取所需,学以致用”。

要快速入门心理学,谁都知道,为了科学起见,最好是看高校的教科书,可是国内教科书写得确实糟糕,往往就像是考研复习知识点全集一样——“干货”太干,还是硌牙。

所以,我一般向我的朋友们推荐外国的教材,特别是津巴多大师的《心理学与生活》。

津巴多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研究者,“路西法效应”的发现者(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模拟监狱中,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的影响,发现人类之恶可以直接由情境造成)。

这是我个人认为,普及心理学最好的教科书,翻译这部书的,也是国内顶尖的心理学团队。

 

 

可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被我推荐了这部书的朋友们,一开始都是欢天喜地的下单,最后垂头丧气地告诉我没看完。

为什么?

一句话:心理学范围太大了。

你翻开《心理学与生活》(以第十六版为例)就会发现了,一共六百多页,18章。

一般小白眼中的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医生,可是《心理学与生活》会告诉你,心理学的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视觉、听觉、知觉、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这就让人望而却步了——但老高要对你说,不要怕。

有好的入门书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利用入门书的方法。怎么讲?首先就要破除一个观念:看书就要按部就班地来,而且要看完。

错。

各位要明白,大部分人不是心理学专家,即使你是心理学专家,可能也只做心理学的几个方面,因此:在掌握了心理学共有的基本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自己最感兴趣,对我们最有用的部分进行阅读。

比如,你学心理学主要是为了了解人类的记忆机制,从而学习记忆术,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那你就可以直接翻到“第八章 记忆”那一块。

心理学的范围很大,你不了解第四章“第四章 感觉”的内容,也不会影响你对记忆的理解,即使涉及一些,你可以查查这本书的索引部分,或者直接百度一下,就补上了。进一步地,你就可以看一些记忆学的专著——比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力心理学》。

 03

第三点,也很重要:我们要能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什么是“伪心理学”。

这方面,我推荐两本书籍:第一本,是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科学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种种特点的对比,因此,你不仅仅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怎么判断生活中的伪心理学,也可以进一步理解真正的心理学。举个例子:星座决定性格、人生的说法,无疑是伪心理学。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星座?

很简单,因为星座的性格运势分析,基本都是泛泛而谈(例如:“你有些内向,但内心奔放;你很体贴,乐于助人,但在某些时候,你也会发现自己有一点自私”——等于没说),可以适用在每个人身上,而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这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这也正是手相学和占星术的基础(Kelly, 1997, 1998)。

 

第二部,是美国史蒂芬•布莱尔思的《不靠谱的伪心理学》,这部书的副标题是“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所以这本书的结构,基本就是对二十三碗影响力最大的心灵鸡汤的批判——比如“只要想学,你就能学会”、“生命由你把握”之类,读了这本书,对于这些夸大主观因素的“积极心理学”,有祛魅的效果。

另一方面,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业界比较有名的临床心理学方向的专家,你也可以通过从这些对鸡汤的批判中,找到心灵治疗的良药。

 

做到以上三点,我想,你就可以说是入了心理学之门。

万事开头难,究竟难的是什么?

实际上就是领域的门槛——思维方式&对错误观念的辨识能力——不容易跨越,一旦你跨越了这个门槛,你就能快速走下去了。

 

当然了,要真正入门心理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努力,我也不可能在刚刚短短几分钟的阅读时间里,让大家统统变成心理学专家。

这篇文章只是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入门心理学的方法和注意点。如果你有兴趣具体了解某一领域,欢迎留言告诉老高,我会不时推荐一些重要、有用的心理学书籍供大家深入学习。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乎22W关注答主,分答专栏特邀作者,Flipboard红板报特邀作者。擅长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学以致用。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普通人如何快速入门心理学?

“心理学”,确实已经成了一个热词和热点领域,这在十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那时候,我老家的人们,听到“心理学”这三个字,还觉得是算命之类邪乎的东西。

为什么会现在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本质上,是时代改变了。

十九大不是说了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过去了,我们现在要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而心理生活的健康幸福,就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

更不用说,我们现在还要追求自我发展:学习——教育心理学;职场——组织管理心理学;社交——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用处越来越多了。

 

于是乎,最近有不少朋友向我取经:

老高,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可是没有什么知识基础,买了几本国内高校的心理学教科书一翻,兴味索然,网上和书店里畅销的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一抓一大把,可是买下来读读又觉得太水了,花时间去读它们似乎没什么意义。怎么样才能快速入门科学的心理学呢? 你能不能写一些有干货又不枯燥的入门文章呢?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好问题,往往不好回答。

我思考了好几天,总结了一下初学者学习心理学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共三点:

  • 第一:对心理学的学科思维方式首先要有一定的认识;

  • 第二: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重点学习心理学的若干方面,并把所学用到生活工作上去;

  • 第三:对生活中充斥的“伪心理学”,要有一定的鉴别的能力。

我们分块讲。

 01

首先,要入门心理学,就要认识这个学科的思维方式。

关于这一点,有一种常见的观念:“心理学,不就是整天研究那些每个人都知道的大众常识吗?”比如说,人类有从众心理,人有团体偏见,等等。

错——但也不全错。

心理学研究的,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当然不仅仅是这样。可是,心理学有它的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这让它和大众常识有着天壤之别。

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可证伪的科学研究方法——特别是实验。

怎么讲?

我们可以想想“大众常识”,大众常识往往是口耳相传的一个结论,或者是坐在椅子上灵机一动想出来的妙语金句,但是,没有科学的证明,没有严谨的过程,所以大众常识,出错率很高,更关键的是,我们没办法判断他说得对不对。

心理学为什么要对这些“大众常识”进行“重复研究”?

正是为了检验这些常识的正确性——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大众常识被心理学研究否定了。

所以老高的文章,在给出结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引用几个研究,保证文章的严谨。

请各位记住这一句话(划重点),科学心理学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但一定是可以被检验正确与否的。在这方面,我推荐一本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部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了解了这40项研究,你就可以大致理解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了。

 

 02

第二点,简单地说就是八个字:“各取所需,学以致用”。

要快速入门心理学,谁都知道,为了科学起见,最好是看高校的教科书,可是国内教科书写得确实糟糕,往往就像是考研复习知识点全集一样——“干货”太干,还是硌牙。

所以,我一般向我的朋友们推荐外国的教材,特别是津巴多大师的《心理学与生活》。

津巴多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研究者,“路西法效应”的发现者(斯坦福监狱实验研究模拟监狱中,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的影响,发现人类之恶可以直接由情境造成)。

这是我个人认为,普及心理学最好的教科书,翻译这部书的,也是国内顶尖的心理学团队。

 

 

可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被我推荐了这部书的朋友们,一开始都是欢天喜地的下单,最后垂头丧气地告诉我没看完。

为什么?

一句话:心理学范围太大了。

你翻开《心理学与生活》(以第十六版为例)就会发现了,一共六百多页,18章。

一般小白眼中的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心理医生,可是《心理学与生活》会告诉你,心理学的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视觉、听觉、知觉、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都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这就让人望而却步了——但老高要对你说,不要怕。

有好的入门书是不够的,还要有正确利用入门书的方法。怎么讲?首先就要破除一个观念:看书就要按部就班地来,而且要看完。

错。

各位要明白,大部分人不是心理学专家,即使你是心理学专家,可能也只做心理学的几个方面,因此:在掌握了心理学共有的基本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自己最感兴趣,对我们最有用的部分进行阅读。

比如,你学心理学主要是为了了解人类的记忆机制,从而学习记忆术,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那你就可以直接翻到“第八章 记忆”那一块。

心理学的范围很大,你不了解第四章“第四章 感觉”的内容,也不会影响你对记忆的理解,即使涉及一些,你可以查查这本书的索引部分,或者直接百度一下,就补上了。进一步地,你就可以看一些记忆学的专著——比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力心理学》。

 03

第三点,也很重要:我们要能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学,什么是“伪心理学”。

这方面,我推荐两本书籍:第一本,是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教授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科学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种种特点的对比,因此,你不仅仅可以从这本书里学到怎么判断生活中的伪心理学,也可以进一步理解真正的心理学。举个例子:星座决定性格、人生的说法,无疑是伪心理学。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星座?

很简单,因为星座的性格运势分析,基本都是泛泛而谈(例如:“你有些内向,但内心奔放;你很体贴,乐于助人,但在某些时候,你也会发现自己有一点自私”——等于没说),可以适用在每个人身上,而大多数成年人都会认为泛化的个性总结都是准确的,并且都是对自己独特的描述——这就是著名的“巴纳姆效应”——这也正是手相学和占星术的基础(Kelly, 1997, 1998)。

 

第二部,是美国史蒂芬•布莱尔思的《不靠谱的伪心理学》,这部书的副标题是“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所以这本书的结构,基本就是对二十三碗影响力最大的心灵鸡汤的批判——比如“只要想学,你就能学会”、“生命由你把握”之类,读了这本书,对于这些夸大主观因素的“积极心理学”,有祛魅的效果。

另一方面,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业界比较有名的临床心理学方向的专家,你也可以通过从这些对鸡汤的批判中,找到心灵治疗的良药。

 

做到以上三点,我想,你就可以说是入了心理学之门。

万事开头难,究竟难的是什么?

实际上就是领域的门槛——思维方式&对错误观念的辨识能力——不容易跨越,一旦你跨越了这个门槛,你就能快速走下去了。

 

当然了,要真正入门心理学,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努力,我也不可能在刚刚短短几分钟的阅读时间里,让大家统统变成心理学专家。

这篇文章只是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入门心理学的方法和注意点。如果你有兴趣具体了解某一领域,欢迎留言告诉老高,我会不时推荐一些重要、有用的心理学书籍供大家深入学习。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知乎22W关注答主,分答专栏特邀作者,Flipboard红板报特邀作者。擅长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理论的学以致用。公众号高太爷(gaotaiye0504)。

责任编辑:Spencer  蘩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