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何不懂我?问问三体人就知道了

文:那兔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三体》一句话简介:三体星人为了延续自己的文明要干掉地球人,但他们是一个不会坑蒙拐骗的直肠子文明,而宇宙文明的大背景是所有文明互相猜疑导致谁露头谁死,所以一个不讲真话(专门对抗三体人,他们觉得所说即所想)的人类救世主想到了对抗三体人的唯一方案,就是曝光位置跟三体人同归于尽。 

跟以上故事情节相关的思维障碍是啥?——心理理论the theory of mind(原谅博大精深的汉语,我知道这个词歧义大大的,但它的汉语名确实是这样的,台湾称其为“心智理论”貌似贴切些)。


·心理理论小概述·

这个心理理论指的是对能够引发行动的全部心理状态(信念、愿望、意图、想象、情感等)的推测,心理理论水平越高意味着推测他人行为的能力越强。

早期的心理理论研究集中在儿童身上,也就是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这是一种通过思考目标人物所处环境来推测其行为的思维任务。

一般来说,4岁左右的儿童能完成一级错误信念推理,即他们能够理解“小红帽认为躺在床上的是外婆,但实际上是邪恶的大灰狼”或者“白雪公主以为老婆婆给她的是一只好吃的苹果,她没想到那实际上是她邪恶继母化妆成的,而且苹果是有毒的”。专业说法,就是儿童能明白被推测者对情境的认识与自己不一样——“我知道那个苹果有毒,但白雪公主不知道,她会吃那个苹果的”。3岁左右的孩子却有大多数不能理解这一点,他们还很难区分“我知道的”和“别人知道的”。

后来心理学家就发现成年人实际上在完成错误信念任务时会有快慢差别(虽然大部分都能正确回答),这说明成年人的推测他人信念的能力也是存在差异的,于是就有了研究心理理论的毕生取向,即推测他人行动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如何发展变化,因此也有了更多的实验范式和二级心理理论以及高级心理理论。

·成年人的心理理论和行为博弈·

成年人基本不会再犯低级的错误信念,但成人所处的环境也更复杂了,所以,要成功判断他人的信念并推测其行为也是有难度的。

如果他人的下一步行动会影响我们自己的行动时,这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上讨论的博弈问题了。而当我们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信息去推测他人的下一步行动时,实际就是一个心理理论的思维过程。当我们推测的过程中考虑到对方也在对我们进行推测的话,就是更高层级的心理理论活动。

并且,在很多事后心理层级不同,得出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微信截图_20160327225348.png

双方是什么心态?来看看下面神奇的心理理论层级图吧。

微信截图_20160327225320.png

其实,更高水平的心理理论层级也是可以继续下去的,只不过推理过程就太复杂了,我的大脑已经不太够烧了。

通过这个表我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看着现实做判断的人,就是直肠子,吃亏了就容易觉得别人都在算计;

推测别人想法的人,就是知己知彼,占了便宜就觉得自己利用了别人;

知道某人想利用自,可能故意放个破绽,试试这个人值不值得信任;

知道某人想试探自己,为了得到信任可能就可能装一回傻……

总之,如果对方比你想得更远,你绝你看透了他,实际上是他看透了你,但是我们仅凭推测谁也不知道谁的心理理论水平更高


·如何消除这种障碍?·

很遗憾,除了像三体人那样把思维过程透明化,我还真想不到怎么能避免这种障碍。这个应该是天然的想多了不一定好,想得少不一定吃亏的交互过程。

比如空城计的诸葛亮,比如屠夫甩钩子白虎射月箭,比如得了绝症故意气走另一半……

人与人之间正是因为需要考虑他人的做法来改变自己的错发,才会有复杂的沟通和理解过程,如果不管别人怎么做自己始终如一,结果可能就成了囚徒困境。

嘛,除非你愿意想到什么就说出来,并且对方也跟你一样想到什么说什么,否则心理理论这笔账,永远也算不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