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的内向,还是隐形自恋?

文:KY | 转载自 knowyourself2015,人人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的严肃心理学科普,已获授权发布

前不久我们推送了一篇关于内向者的文章,引起了大量的转发。小伙伴们纷纷恍然大悟地说,“我就是这么内向!”但今天我们却要提出,也许你并不是真正的内向者,而是一个秘密的“自恋者”。本文可能因为揭穿而带来心理不适,请系好安全带观看。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表面温和,不爱自夸,不喜欢交际,自称是敏感、内向的人,但当你比较深入地接触他们时,才发现他们是如此的自我中心/个体主义。

当我们说起“自恋”时,这个词往往和外向、狂妄、自负、冲动这样的形象特质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很多人披着内向的外衣,内在却是隐秘的自恋者(covert narcissism)。他们的确是不爱自夸的,但他们的自我评价其实非常高。他们相信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对于这一点如此之确信,以至于不需要向外界寻求什么验证——因而他们不会夸夸其谈。这些人就有可能是我们所说的“隐秘的自恋者”。

什么是隐秘的自恋者?

隐秘自恋者”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30年代,《科学美国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安静的自恋者”的文章。上世纪90年代,加州伯克利大学的Paul Wink进一步提出,自恋者应该分为两种类型:自大暴露狂(Grandiosity-Exhibitonism)和脆弱敏感型(Vulnerability-Sensitivity)。这两种人都有着自恋型人格的共同特点:自负、傲慢,只考虑自己的需求,从来不考虑别人。但外向自恋者的自恋人格特质很容易被识别,在脆弱敏感型的自恋者那里,这些特质并不会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

在韦尔斯利学院的Jonathan Cheek看来,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自恋者,都觉得自己“自带光环”,理所当然地是被很多人注意的。只不过二者的行为表现方式不同。外向的自恋者会努力去争取外界更多的注意,并且很多人在事实上也做着团队领导者的位置;而隐秘自恋者在外表上并没有那种咄咄逼人、虚张声势的气息,会对自己的能力给予很低的评价,并且害怕将成就展示在他人面前。但实际上,他们会在心里暗暗地觉得:“人们为什么没有对我表现出更多的欣赏呢?他们都不懂我。”

因此,隐秘自恋者经常被称为“披着羊皮的狼”:他们有一张无害的脸,展露给外人的是纯真、无知的形象,总是表现得很谦虚,尽最大的努力去避免暴露自己,在一开始,会给人一种可以信赖、没有缺点的感觉。但他们的内心却是自大、偏执、喜爱猜疑的,永远有一种自恋者的幻想,认为自己被低估、被忽视,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内部的需求和期望并没有得到满足。

不过,这并不代表“内向的人都自恋”。只有一部分内向的人是自恋者,就像外向的人当中也只有一部分人是自恋者一样。即: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是隐秘的自恋者,但隐秘的自恋者几乎都是内向者。

隐秘自恋者的表现

心理学家Jonathan Cheek开发了一套测题,列出了一系列隐秘自恋者典型的内心独白,其中包括:

·我很容易就陷入自己感兴趣的世界,而忘记了他人的存在。

·我感到自己的气质和大多数人都不同/我很特别

·当我走进一间屋子时,我总感觉其他人都在盯着我看。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和嘲笑所伤害。

·当有其他人来诉说他们的烦恼和伤心事,占用我的时间并期望得到我的同情时,我往往会暗地里感到很麻烦,觉得这样的情形令人气恼。

·我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读他人的评价。

·我并不想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就和荣誉。

·我不愿意待在一个团体里,除非我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欣赏我。

……

隐秘自恋者是羞怯的。但其实,这更多是一种伪“内向”,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内向。

真正的内向者会更倾向于在闲暇时间独处,不在人前夸口自己的成绩,那是因为独处让他们舒服,但在面对人群时并不一定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和羞怯(尽管也有一部分内向的人同时拥有社交焦虑)。

而自恋者的羞怯背后则是深深的焦虑。Jonathan Cheek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一人群与高敏感人群有着较大的重合度。这两个人群都经常把自己的敏感归因为“内向”。区别是,比起单纯的高敏感人群,隐蔽自恋者会表现得更加焦虑、防御性更强。

脆弱、敏感是自恋者的共同特质,无论是暴露类型、还是隐秘类型的自恋者都会表现出高防御性和敌意,来掩盖这层面具下的脆弱和缺乏安全感。

隐秘自恋者经常做的一件事,是不同寻常的”炫耀”。其中,以“抱怨”、“自我贬损”为手段非常常见。他们可能会倾诉自己的苦恼,例如抱怨自己过于内向,看似对自己十分不满。但不知道为什么,聆听他们对自我的不满让你感到极为不适——这可能就是因为,在他们看似贬低自己的每一句话里,实际都充满了隐隐的得意。即便他们诉说的事件本身的确是负面的,他们表述的方式中,也暗示了“我觉得自己十分特别”这样的含义。

这种方式充满操控性。不同于那些自大、暴露的自恋者,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ta的人格问题。因此你可以理直气壮得拒绝ta,不认同ta。但因为隐秘自恋者却占据着某种道德的高地——明明是他们在炫耀,通过自我贬损的言语,而一旦你不对这种炫耀表示认同,他们反而会“成为受害者”,你成为了互动关系中不懂共情,不够通情达理的人。

隐形自恋者没有特别深入、亲密、持久的朋友。人们在真正深入亲密她们之后,会发现她们与所展现出的样子并不一致,从而选择远离。隐形自恋者因此感到孤独,却又为这种“独特”的孤独洋洋得意起来。

我是隐秘自恋者怎么办?

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挪开,培养对他人真正的关心和同理心。同时,做一些你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不错”。当你完成自己热爱的事情时,那种真实的满足会比虚荣心更令人愉悦。

对于隐蔽的自恋者来说,承认自己的自恋是最困难的。他们往往能够察觉到自己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另一方面又特别虚弱,但也通常会压制对自己的自恋特质的认知,选择不去相信和面对。

事实上,曾有加拿大的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当那些不善社交的人被鼓励去做一些对他人表示善意的行动,比如亲手给室友做一顿饭、帮助邻居修剪草坪时,他们报告的焦虑水平比起那些没有做出善意举动的人有显著的减轻。在对他人关心和友好之后,不仅让别人觉得很开心,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激发出自己真正的潜能。

最基本的是,适当地缩小你的自我,增强你与世界的联结。做每一件事时,都记得提醒自己: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Just because you are unique does not mean you are useful.)

References:

Dickinson, K. A., & Pincus, A. L. (2003). Interpersonal analysis of grandiose and vulnerable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17(3), 188-207.

Hendin, H. M., & Cheek, J. M. (1997). Assessing hypersensitive narcissism: A reexamination of Murray’s Narcism Scal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1(4), 588-599.

Wink, P. (1991). Two faces of narcissis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4), 590.

Grimes, J. O., Cheek, J. M., & Norem, J. K. (2011, January). Four Meanings of Introversion: Social, Thinking, Anxious, and Inhibited Introversion. In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