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说了算?

166246608442345869.jpg

文:高浩容|壹心理专栏作者

[心结]:我明明很有能力,为什么不受重视?

朋友Josh是一位业务,他跟我抱怨,我在公司忙得要死,可是好的升迁都给其他人抢走了。我问他都做了些什么,他告诉我他什么都做,包括整理办公室、端茶倒水、影印资料等。

首先,我确认Josh喜欢业务工作,确定他不是因为入错行而抱怨,进而展开后面的对谈。

我:「这跟业务工作有关吗?」

Josh:「我相信老板能感觉到我是一位看待事情很认真的人。」

我:「你们公司有专门的清洁人员吗?」

Josh:「有啊!」

我:「有工读生吗?」

Josh:「有。」

我:「你抢他们的事情做,而不是专注把业务的工作做得更好,除非你想当工读生的头头,或是转职清洁人员。」

接着我和Josh细聊,发现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跟自己岗位无关的事情上,结果自己的业绩并没有显著成长,自然升迁都落在其他「看起来悠闲」的人身上。

经过我的引导,Josh在公司观察其他同事,他发现同事们其实并不闲,他们花了很多时间跟客户打交道、学习语言和其他对他们自己有帮助的课。例如有些女同事去上瑜伽,好维持身材、体能,并纾解工作压力。

Josh之前做了很多事情,但都没做在刀口上,甚至因为杂务太多,连和主管沟通的时间都变少,自然得不到主管关爱的眼神。之后,Josh不再去抢着做那些无谓消耗自己能量的工作。

他最近去学品酒,「碰巧」几个客户喜欢,还因此加入了客户和朋友组织的品酒社。

0b35c5b7caf9c25d2737491d7995eb8c.jpg

§心理咨詢师的「薪」结:月薪三万到月薪八万

这两年,我经常会听见从事咨詢工作的朋友谈到一个现象,「公众不了解我们的价值。」

从数据上来看,咨詢师是个比高科技和网络产业更缺乏人力的蓝海,好比美国心理博士DanMiller在他的畅销书《48天找到你爱的工作》(48DaystotheWorkYouLove)中写道:

根据美国劳工局的统计预估,未来五年,将有五千万个新的工作职位是「和平调停者」(peacemakers)、「说故事者」以及「治疗师」。未来十年三十个最快速成长的工作机会当中有十四个是给治疗师的……社会对于心理咨詢师的需求激增,因为这群人步入人生下半场,面对了沮丧与人生的重大变迁。

这还是2009年做的预测,而且针对的是美国。

台湾的情况,按林家兴教授2014年的论文〈台湾咨詢心理师执业现况与执业意见之调查研究〉,2014年执业登记的咨詢心理师有1359人,每一万人口有0.59名咨詢心理师,而美国每一万人口有3.11名心理师人力。此外,这一万人中的0.59名咨詢师,有六成以上都在学校执业。

薪资方面,台湾的咨詢心理师和临床心理师,平均月收入大约在45,000元左右。值得观察的是兼职心理师如果够资深,加上勤接个案,薪水比专职心理师更高,平均月收入接近8万元,但与此同时,也有人一个月平均收入不到3万。

2014年,一度有立委提案放宽心理师考照资格,因为人力不足。[1]

这么看来,咨詢师应当是潜在需求庞大的职业,只是目前供给双方还未真正有一个有效媒合的管道,市场还不成熟。可是为什么有的咨詢师,能在这个尚未成熟的市场,获得比同行高出一倍的薪水?

196bb8061368683c1d1f1170565c0736.jpg

§关注他人的需求:有用不等于做得多,而是做得对

前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合伙人李一诺在〈年轻时不要瞎着急,你才能慢慢找自己〉文中,对「咨询」一席话或能解答我们的疑问:

企业请律师、财务、税务顾问经常是必须的,但没有任何法律要求你什么事情一定要找咨询公司。所以咨询行业,能立足,完全得靠自己『有用』。

李一诺强调不可取代的要件是「有用」。以咨詢师为例,以咨詢为业,咨詢提供服务的本身必须得到物质交换,否则咨詢成了社会福利,但社会福利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想想你缴的税和劳保)。进行交换,是一种对价值肯认的行动。最简单的交换如商业交易,但交易本身涵盖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供给」与「需求」。雇主与员工、买卖双方、咨詢师与来谈者之间的对谈,其实围绕着都是一个有用的交换概念进行:「你要的东西,我有,但『我要的东西』,你有吗?」

想象一下,当一位喜剧片的导演在寻找豆豆先生一般的演员,长得最帅、气质最优雅的那个人很可能反而不是导演所需要的。

大陆导演王小帅最近在媒体抱怨自己的新片《闯入者》没人看,大家都去看言情小说改编的《何以笙箫默》,然而前者一开始的创作要求就不是普罗大众,又如何要求大众买单?

当我们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我们的能力很强,却遇不到伯乐,还是我们根本搞不清楚伯乐要的是什么?

咨詢师经过咨詢的专业训练,包括对学位和学术考试的要求(这很重要,但是是最重要的吗?)。一位前辈在我初期学习咨詢的时候,和我分享一个观念:「咨詢师最重要的能力是个人特质」。我发现这个观念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职涯选择:考试成绩或执照只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个人进退应对,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才是职场生存的关键。

所谓的「不清楚」,其实是一个信号:「我对重要他人的关注度不够。」在职场重要他人可能是老板,在家庭可能是我的妻子,在课堂可能是某个干部。

找工作不是工作找我,而是我找工作,且是「我向某个对象找工作」,这个本身就是进行价值交换与认定(多少能力配多少福利)。

98e5a11035f6a4524c1db0f7fe3fcc31.jpg

§自我价值:理清我与你的和谐关系

先来做个小调查,你听过「折衷或整合学派」、「心理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或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学派」吗?

实际上一般民众不了解这些知识,也无须非得了解这些知识。有些人可能上过萨提尔、NLP的课程。来谈者(雇主、客户)基本不会花时间搞懂咨詢师(员工)的背景理论,他们在乎的是有用还是没用。他花费金钱和时间就是要买咨詢师的专业,也就是搞懂理论,还能实践的人。

让我们继续继续回到咨詢心理师的例子,按林家兴论文所述:「台湾咨詢心理师的学派背景相当多元,并没有任何一个学派主导咨詢心理师的训练与执业。」[2]

不要被自己的学经历绑住,试着从事件思考问题。想想在堆积幕的幼童,当老师跟要他们堆出一头大象,他们开始思考,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乐于动手。而不是跟老师说:「我没有积木系的毕业证书,也没有堆积木的证照,所以我不会堆积木。」

雇用麦肯锡的都是大企业,他们都很聪明,只是希望有人能看见自己的盲点。当大学生满街跑,别忘了你的雇主比你有经验,而你的客户很可能比你学历更高、也更聪明。

自我价值的体现,不是展现我们比其他人学历更高、更聪明,也不是我们比他们更有经验(尤其刚出社会的咨詢师和员工),而是能实质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就像当我们需要修车,我们无须和修车厂的技师懂得一样多。仅需懂一点基本知识,能够反应问题,确保基本权益。

但我们不能只关注在问题上,以至于忽略问问题的人。当一个人走进咨詢师,他寻求的是协助,而不是听老师讲课。关注的是解决我的问题,尤其是感受和情绪。所以问题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对关系的观照。

文末,当你深感自我价值不足时,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Q1.丢掉文凭,请问你能告诉别人,我能创造什么价值?

Q2.当我创造一个有形的价值(e.g.薪水),我的内心是否因此得到无形的价值(e.g.幸福感)?

Q3.我的价值是否对关系中的重要他人,能够提供他需要的观照与帮助?

[解语]:自我价值的满足,往往建立在自身与重要他人的共同满足。

壹心理分割线.png

原题:价值不会自动被看见:暧暧内含光,机会被抢光

[1]心理师公会和学者表示问题不在人力不足,而是(1)、福利制度不够完善,心理咨詢未被纳入健保。(2)、接受心理咨詢的观念在国内尚未普及。(3)、企业追求营利,若未有执照的心理学系毕业生已可胜任企业内工作,无须聘任专业心理师。所以问题并非数字上那么简单,但确实营造一个民众善用咨詢体系,咨詢师能发挥所长的环境,是咨詢相关工作者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2]也许后续研究应该调查一下,到底采取哪种学派的心理师收入丰厚。

7c59e9062771a98a3da0b634fa281ef7.jpg

职场.png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