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 和它背后的故事


你是什么,我们曾经就是什么。我们是什么,你未来就是什么。——罗马僧侣

 

01

风靡全球的MBTI

 

1944年,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类型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被推出,编制者是两名对心理学不甚了解的外行–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1875-1968)和她的独女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1897-1980),量表全称是母女俩的名字。

 

凯瑟琳大学读的是农学,女儿伊莎贝尔是一名作家,母女俩都没有接受过心理学、心理治疗和心理测试方面的训练。

 

凯瑟琳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小说家,她需要塑造角色,所以对人格类型抱有极大的兴趣。后来,女儿伊莎贝尔结婚了,凯瑟琳发现女婿实事求是、注重细节的性格,和自己仰赖直觉的行事作风大不相同。她在参阅大量文献后,开始创建属于自己的人格理论。

 

1921年,心理分析学派创始人卡尔·荣格(Carl Jung)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这本著作征服了凯瑟琳,她放弃了自己创造人格理论的尝试,转而学习荣格的理论。并最终同女儿一起设计出了一项测验,将人们的性格划分为十六种类型。

 


之后几年,凯瑟琳母女借助家族的人脉关系将她们的测验兜售给了刚刚成立不久的战略情报局和几十所学校用以招聘和建构团队。再之后,通用电气、标准石油公司、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贝尔电话公司等也陆续成为们的客户。

 

到1956年,六成美国企业都购买了MBTI用以招聘或考核员工。为了应对企业不合理的筛选模式,社会学家威廉·H·怀特( William H. Whyte)还在他的著作《组织人》(The organization man)中,总结了一套应对MBTI的“作弊”方法。

 

1975 年 MBTI 的版权被 CPP(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接管,经过几年的营销,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全面性的爆红。

 

时至今日,MBTI已是最流行的性格测试,占据了性格测试领域的半壁江山。

 

02

信效度之争

 

令人遗憾的是,专业心理学界并没有因为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给予MBTI更多的尊重。

 

早在MBTI问世时,荣格就写信公开谴责量表的可靠性,原因是他发现凯瑟琳母女曾对实验对象进行干涉。

 

而在凯瑟琳把们的测试售卖给战略情报局不久后,哈佛心理学教授亨利·默里(Murray Henry)也声明,他发现在间谍任务中,MBTI的用途极其有限。

 

事实上,随着性格测试产业的急速发展,心理学界不断在发出警告“MBTI无法得到任何科学数据的支持。”

 

……

 


心理学中,判断一个测验是否有效需要考察两个指标: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

 
信度指测验的稳定性,当采取同一种方法(比如某量表)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两次结果越相近,信度越高,测试方法也越可靠。比如我今天的测试结果是ENFP,那我一年之后再来测试,还应该是ENFP 。

 

很明显,MBTI的信度不太够,至少是达不到心理量表要求的可信度指标。

 

MBTI的版权运营公司The Myers-Briggs Company(前身是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都不得不承认,大约只有50%的人在测时会保持相同的人格类型(四个字母都不变)。

 

但他们在官网上辩解说,虽然重测后人格类型没有变化的只有50%,但三个字母没变和两个字母没变的也有不少。言下之意,我们有4个维度,能有一半的人维持原样已经不错了。

 

嗯……

 

可是问题在于,一个字母的差异,就会导致人格属性大相径庭,这你能接受吗?51%和49%其实差异不大,却被定义为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这,似乎有点难以接受。

 


就相当于已经成年的我,今天测的是1米75、体重150,一个月后再测就变成1米89、体重150了 ???

 

身高竟然有这么大的可变空间……

 

好了,不开玩笑。那么,MBTI信度这么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它的组成。

 

MBTI有4个维度:注意力(精力来源)、认知(信息获取方式)、判断(决策方式)、生活(应对方式)。每个维度有两种对立的态度:外倾E-内倾I、实感S-直觉N、理智T-情感F、判断J-知觉P。这些维度的选择都是非此即彼的,要么外向,要么内向,要么理智,要么情感。


 

不得不说,用这种简单的二分法处理人格这么复杂的概念实在是太过草率了。人格特质是在一个轴上连续的正态分布而非二分布,更多的人是处在中位上,而不是两个极端。“性格”比过度简化的概括或类别要微妙复杂得多,它受到受环境、文化、行为和上千种其他因素的影响。

 

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能既理性T又感性F,既能关注到实体S又能感知到“话外之音”N,既能做计划J又能保持灵活开放P,而不是倾向于某个极端,往往会被我们看作是成熟而非怪异的,甚至内向和外向也是可以交替出现的(比如“社交牛杂症”)。

 


MBTI也承认,大多数人会兼具两种倾向。


但,认为你一定能选出自己更靠近谁……

 

事实上,选(从有限的选项中选出一个)和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是早期心理测量的方法,因为信度低,早就被淘汰了。简单的人为分类法也已基本消失。

 

……

 

说完了信度,来看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是考察测量工具的另一个指标。如果测量结果能很好地反映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则效度高。

 

比如星座的信度就极高,只要知道出生日期,星座就是确定的,信度爆表。

 

但星座的效度就不太行。

 

因为,嗯……

 

效度高的是尺子,或者高精度天平,或者摄像机……


 

是效的基础。信度低的工具,每次测量的结果都不同,就更别提准确预测了。

 

MBTI的信度就很低,因此效度也无从谈起。

 

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恩·利特尔(Brian Little)曾被问到如何看待 MBTI的信效度问题。他的回答是“就像问我圣餐酒是否美味或者圆顶小帽是否能保护头部”,言下之意是:MBTI的信效度只有象征意义。


03

MBTI为什么这么招人喜欢

 

学术界对MBTI嗤之以鼻,科普作家也不例外。

 

安妮·保罗(Annie Murphy Paul)在她的著作《性格崇拜》(The Cult ofPersonality Testing: How Personality Tests Are Leading Us to Miseducate OurChildren, Mismanage Our Companies, and Misunderstand Ourselves)中就说道:不只是因为她(凯瑟琳)缺乏专业的心理学背景,更重要的是专业心理学家从不相信人们可以轻易地被归类成“类型”。

 

针对整个心理测试行业,有人尖锐地表示:性格测试给出的分类不一定能正确表现受测者的性格,却暴露出测试设计者自身对人类理解的局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真正的心理学思想几乎被完全压制且消除,取而代之的是量化思想,具体到今天就是测验狂热的产生…这份狂热的根源或许在于:无论是否准确,是否有意义,人们都喜欢被分类,喜欢被贴上标签…对性格测试的痴迷,归根到底还是对自我的痴迷。”

 


可是说归说,MBTI仍然拥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现在,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十六型人格”的相关内容。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

 

1、有一定的合理性。

 

MBTI并非全无道理,低信度和零信度还是有差别。


凯瑟琳母女都是小说家,阅读过大量名人传记。心理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最杰出的弟子、大名鼎鼎的卡尔.荣格更是在大量观察实践抽象总结的基础上才给出《心理类型》中的推论性陈述。

 

为了描述外倾和内倾的差异,荣格深入剖析了圣奥古斯丁和贝拉基、德尔图良和奥利金之间的争吵,参考了尼采对阿波罗型和狄俄尼索斯型所作的比较、施皮特勒之于普罗米修斯和厄庇墨透斯、歌德之于外推和内敛原则,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回顾。

 

这本被评价为“非常严肃、积极、令人深思、经典,而且非常有启发”的作品,是荣格的经典著作之一。

 

可以说,虽然没有进行实验,但荣格用他超强的洞察、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经验,通过深刻的分析和多年的临床观察创立的心理类型理论,本身就非常的精彩。

 

MBTI就这样以荣格的陈述性理论为起点,被凯瑟琳母女补充,经过几十年的修改、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包罗万象的文案。

 

很多人都感到MBTI中的描述栩栩如生特别打动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基于真实但有限的个体做出的总结性评价。

 

MBTI提供的十六型人格和荣格提出的八种人格都是有代表性的极端个体,尽管不同的基因,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都会对个体人格产生影响,但与某些前人拥有相似的特征一点都不奇怪,特别是对这些特征的描述已经被小心翼翼地打磨过千百遍。但同样是上过数学课,最后能考100分和最终只能考20分,还是有质的差别。

 

MBTI统一描述的是100分的特点,这种特点的放大会让20分的受测者误以为自己也拥有100分的潜能。

 

科学作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说过 “要说准确性的话,如果你把占星放在一端,把心脏监护器放在另一端,那么MBTI就处于这两者中间的位置”。

 

这说明MBTI在准确性上至少比星座强。


 

 2、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有意识和有策略的情况下,给自己贴个标签有时是一种很好的积极暗示。“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会在潜意识里指导我们,让我们按照测试的结果去实现自我。

 

比如,某人测出来是作家型人格(INFJ),他是真的有可能因此获得激励,开始尝试写作。

 

MBTI特别强调自我接受,有时甚至像是一种自我辩解。尽管将性格分类制度化造成了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但受测者仍然能感到被认可感、感到愉悦,甚至受到诱惑。自我辩护可以减轻人们过高的自我期待,这种强大的自我理解的语言有可能让他们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3、大量的营销和衍生产品。

 

MBTI一直都是成功的商业营销案例。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凯瑟琳母女就完成了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兜售计划。

 

后来经过CPP公司不懈的努力,MBTI逐渐发展成一个价值几十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其产品涵盖了评估、培训、企业服务、书籍、影像、服装、日用品、娱乐等诸多领域,有将近800 种周边,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面向全世界销售。

 

MBTI号称为88% 的财富 500 强企业、115个国家的组织提供服务,他们的客户包括通用汽车、宝洁、万豪国际、美国环保署、军方、中情局……大范围使用既是营销手段又是营销结果,像滚雪球一样形成了一个生态链。

 

2021年底,韩国还推出了热门综艺《MBTIInside》。而像“大五人格”(The Big Five)这样更被学界认可的模型则因为是开源的,没钱可赚,无人推广,反倒少为外界所知。


 

4、简单有趣,令人愉快。

 

最新版本的MBTI包含93个题目,简化版28题,几分钟时间,就可以给自己分个类,是不是挺有趣。

 

就好像《哈利波特》中的分院帽,如果你是ENTP,就跟苏格拉底、阿基米德、大张伟、孙悟空一组;如果你是INTJ,就跟尼采、扎克伯格、谷爱玲、麦兜一组。

 

测测你是《甄嬛传》里的谁?在MBTI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扮演一个角色,想知道你是谁,只需要做一套测试题。



“群体凝聚”让人们获得了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再加上优美的文案、成熟的产业链、丰富的周边、文娱IP的卷入等等,让MBTI风靡全球。

 

不得不说,相比复杂的星盘推演、抽象的罗夏墨迹,MBTI更简单、更直接,低门槛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也增强了人们对该测试的亲近感。在高压力时代,MBTI更像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5、看起来很权威。

 

MBTI源自荣格的理论,这听起来就很牛掰。

 

虽然荣格明确表示自己在《心理类型》中对性格类型的解说只是基于观察归纳,并无实际数据支持,也公开质疑过MBTI的可靠性,但这并不妨碍营销公司对其理论来源的大肆宣传。


在这一点上,荣格表示很无力……

 


但很不幸,这些缺乏科学基础的洞见就是凯瑟琳第一版性格测试的基础。

 

MBTI 测试中的问题种类繁多,较于其他更不靠谱的测试,其理论基础虽然并未得到科学验证,可工作方式看起来却很科学,也更显高级。在官网上,你可以找到测试、分析、辅导、培训等服务,每一步都有专人指导,严谨、清晰,非常有仪式感,让人心生敬畏。

 

而作为商业人格测试的MBTI还有大量的文献支持,虽然它们主要是由MBTI发展基金会资助或者直接发行在该基金会的期刊上,但文献的存在让人感觉MBTI似乎就是正八经的心理学。

 

The Myers-Briggs Company 的董事会里有几位顶尖心理学家,虽然这些教授们承认自己从不在学术研究里使用MBTI,但他们的头衔却是货真价实的。

 


针对社会上广为流传的质疑,The Myers-Briggs Company 也在官网一一作出了回应,非常的“严谨”、“认真”。沃顿商学院教授、组织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博士说:“MBTI制造出了一种心理学专业感的错觉。”

 

面对这种专业感,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在学术界公开赞扬MBTI测试是一种禁忌,公开贬低它同样是一种禁忌。它虽然不科学,但却是你或你的恩师从事的利润丰厚的副业。”

 

6、为社交提供话题。

 

近几年,MBTI再次爆红,是新晋流量密,本身就自带话题。这可以激发人们的交流和分享欲,还可以在团建破冰阶段提供社交话题,拉近关系,有时甚至能激发出一些真知灼见。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个世界只分为两类人,一类是做过MBTI的,一类是没有做过的。而做过的组群数量正在日渐庞大。

 

7、巴纳姆效应(只要被告知是量身定制的,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那些对人类共性的泛泛描述是指向自己的)。

 

不只是MBTI,巴纳姆效应适用于所有玄学领域,从星座、塔罗牌,到算卦、周公解梦。被测者通常只能得到一个含糊的答案,比如“浪漫而富于幻想”、“热爱自由,无拘无束”,而实际上,这些描述几乎适用于每一个人。

 


MBTI的描述介于量身定制和人类共性之间,所以看起来比星座靠谱,但也正是这种精确又含混的特质,让受测者有更多的幻想空间。

 

8、都是“好”的描述(即谄媚效应:大部分人都愿意接受对自己更正面和更积极的评价)。

 

很多评论家都表示,MBTI的测试结果就是一次密集的、高强度的“集合”,永远捡好听的给你。比如对INTJ的描述是“想象力丰富却很果断,雄心壮志但注重隐私,充满好奇心但从不浪费精力”,而不是“冷漠无情且固执己见,社交技能十分僵硬,思维方式异于常人”。

 

积极的反馈让人们沉浸在充满好感的回音室里,测试的准确性有时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符合自我期望,美颜后的照片,只要别太夸张,总是会被人喜欢。而有悖于自己期望的评价,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

 

浪漫的文案加成,裹着氛围感的美妙糖衣,使得人们更愿意看到MBTI的测试结果。再理智的INTP当被描述成“神的孩子”时,内心也会荡起一片温柔的涟漪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BTI测试的本质,就是一个秉持平均主义的赞美量表,或者一台精心调制过的美颜相机,它的确能反映一些特质,但能反映多少,却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判断。


 

9、反差引起的兴奋。

 

做过MBTI测试的朋友,大概都曾经纠结于该取哪个选项,勉强选出之后,可能也会暗自吐槽“这太不靠谱了”。但在结果出现的那一刻,当你的人格描述被确定无疑的展现出来之后,那种狂喜,会让你大呼“这真的是太准了”,神奇的一刻出现了。

 

这种“选择时的不确定”和“看到结果时的惊喜”会刺激我们身体里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在那个瞬间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10、很多年轻人需要一个标签。

 

如果没有分帽,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命运也许会很不一样。

 


就像刚入校的哈利波特,当代年轻的社会人在确定自己生态位和价值感的过程中,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力,这时借助人格分类的外在框架来确定自我的位置和生命的意义就成为了一种高效且低成本的方法。

 

贴上标签,就可以迅速找到同类,优秀伙伴的光芒让自己分享到同样的荣光,瞬间获得自我认同,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慰剂”了。

 

一方面可以选择躺平,回避“职业规划”,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测试来解释困境、缓解压力、接纳自我。人们内心的冲突被一个测试完美的消解掉,MBTI不火谁能火?

 

04

人格可以分类吗?

 

The Myers-Briggs Company 一直在强调他们推广的是类型工具而不是特质工具,特质工具可以预测个体行为,所以能够用于选择或聘用人员,但类型工具只能区分人质的不同,无法体现个体差异,因此不能用于个体招聘、团队选择或其他类似的内部决策。

 

他们在官网郑重声明:“将评估结果用于筛选申请人是不道德的”。

 

但事实上,《财富》榜1000强公司中有五分之一把它用在了招聘程序中。100强公司有大概89家在职场中用它进行员工评估和团队建设。数百所大学用MBTI来帮助刚入校的新生决定专业方向,或是辅助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甚至在编制初期,MBTI就是靠着营销可以为企业招聘与选拔员工提供支持而声名鹊起的。

 

……


其实,问题的重点并不在于类型工具还是特质工具,而是将人格类型化本身就是一种结构性偏见。

 

MBTI宣称各种性格类型是平等的,没有哪种类型更优。但网络社群中确确实实存在MBTI性格鄙视链,INTJ和ENTJ在最顶层,ESTP被称作“渣男”“渣女”,ISFJ是·“老好人”的代名词。MBTI的智商指数,也被从外网同步搬运进来,这些都强化了性格的等级差异。


 

反对者称它为“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活动“,认为它对人格过分简化,蔑视个体独特性,担心MBTI的流行会强化这个世界上业已存在的歧视和等级制。

 

The Myers-Briggs Company 宣扬:MBTI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属性和性格特点、促进了解、改善关系,也可以为自我的职业选择提供信息。它的目的不是为了筛选、分配,而完全无法预测个人能力和工作绩效。

 

但评论家们却并不买账。

 

牛津大学副教授梅芙·艾姆雷(Merve Emre)在她2018年出版的《人格经纪人:MBTI的奇异历史与性格测试的诞生》(Personality Brokers: The Strange History of Myers-Briggs and theBirth of Personality Testing)中指出,MBTI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声称人格特征是先天固有的”。

 


而事实上,从诞生之初,MBTI便隐含着性格偏见与个体歧视。

 

比如,凯瑟琳认为,从测试结果来看,男人多数是“思考者”,女人更多是 “感受者”,大多数女性更适合做家务劳动,这个结果令得她愈加欣然地接受了自己家庭主妇的身份。

 

性格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这种对人格固化和群体化的暗示强化了性别偏见和家务分工的不合理。

 

而MBTI的另一个创立者伊莎贝尔直到生命最后都对1970年代的“妇女解放者”们嗤之以鼻。

 


再比如,很多体力劳动者和低收入者每次测试结果差别都很大。

 

对此,伊莎贝尔的回答非常直接:“他们(体力劳动者)不够复杂,所以没有性格类型,智商在100以下的人不可能有类型差异,不够聪明的人不能有性格”。

 

伊莎贝尔认为,性格类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智商、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中,比如企业高管与科学家。当公司要雇佣未受过训练的蓝领工人时,根本无需浪费资金进行评估,因为他们不够复杂,他们的性格类型位于 “无人区”。

 

艾姆雷表示:对于伊莎贝尔而言,性格评估的一项重要作用是,识别智力较强的社会成员,这一切都是为了优化社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她希望对不同类型的人给予独特地对待。

 

伊莎贝尔在世时一直试图将人们的社会地位与他们的“本质”性格适配。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固有性格,如果你很害羞,那你就是害羞的;如果你富有同情心,那就应该一直都是和善可亲的。人和人之间的这些差异需要被接纳而不是被要求做出改变。一个人适合做家庭主妇还是科学家、CEO还是工人都是命中注定的。

 

2021年的纪录片《人格测试背后的黑暗真相》(Persona:The Dark Truth Behind Personality Tests)充分展现了MBTI被企业不合理利用时带来的伦理和歧视问题。 

 


视频中,资本家用MBTI筛选工人,用它抽象模糊又看似科学的语言巧妙地阻止边缘人群和受歧视者获得工作机会,悄悄地掌握了事实上的话语权,同时以此为手段来防范有关招聘歧视的法律风险。

 

前标准石油公司副总裁助理兼劳资关系部主管奥利弗·亚瑟·奥曼(Oliver ArthurOhmann)就曾说过:“当今雇员的消极态度是因为工作让他们感到没有价值”,MBTI可以很好的给员工以暗示:你的工作就是与你精神本质相符的理想事业。

 

于是,社会已存在的偏见和不平等不但没有被削弱,反倒被MBTI的一道道测题遮蔽、巩固、强化。

 


所以,艾姆雷评论道:“MBTI从一开始就是塑造组织人的完美工具”,无论它在官网上如何辩白,也不过是“看似散发出自由主义的光芒,其内核却是黑暗和保守的–这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工具,而不是改变社会、认识自我的量表。”

 

艾姆雷表示:“这项测试反映了结构性差异而非天生的特质。它对已经获取特定职业地位的人管用,所以也许它更多地反映了经验而非理智。”

05

荣格怎么说?

 

与MBTI的遭遇一样,作为其理论基础的荣格的类型学说也遭到了广泛的质疑。

 

攻击的重点仍然是《心理类型》尝试把无限多样的人类心理特质限制在狭隘的、任意施加的范畴之中。

 

然而,荣格却是一个极其强调个体独特性的人,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认同过凯瑟琳母女的人格固化理论。

 

荣格在书中明确指出:“我渴望着为我的读者描述多元人生观的图景,希望这样一来,我能对有着几乎无限多样的形式和层次内涵的个体心理学贡献绵薄之力。我坚信,没有人会从我关于类型的描述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我相信我所描述的四种或八种类型就是曾经存在过的仅有的类型。如果是那样,那无疑是严重的误解。

 

他又补充道:“对某种类型的描述无论有多么完善,都绝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个体,尽管从某些方面来说它恰当地说明了数以千计的其他人的特点。一致性是人的一个方面,独特性则是另一个方面。分类法并不是要解释个体的精神。不管怎么说,对心理类型的理解开辟了一条更好地理解人类普遍心理的道路…不存在纯粹的类型,我们都是各种类型的混合物。

 

荣格曾多次对心理类别和类型的使用提出过警示。

 

即便对他类型学说中最被广泛承认的、也是被目前心理学界最受认可的“大五人格”(The Big Five)所采纳的外倾-内倾态度的划分,荣格也明确表示,“一个人不一定是完全内倾或者外倾的,在人的一生中,这两种倾向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是它们不能同时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只能交替的进入意识”。

 


正如《心理类型》的英文版译者序中所写:”心理学范式无法解释生活。它最多只能用一种可以想象的方式把生活的过程呈给我们的理性。一旦它宣称对一种生活过程进行了解释,那它的影响就是破坏性的,因为它在个体的和生活所呈现的真正问题之间介入了一种权威的、业已成型的解释,并因而使人放松了寻求他自己个体解决方案的要求。“

 

“范式是一种人造物,是一种严格的、专的构造,在范式中,生活可塑可造的形式受到了压制。对这种强制的无意识抗阻在把范式接受为生活之解释的人的教条主义中是显而易见的。”

 

荣格将他的人格模型与指南针上的点进行了比较:“它们同样武断,同样不可或缺”,他说,“在我的心理发现之旅中,不会放弃这个指南针”。

 

埃里克·希雷(Eric Shiraev)在《心理学史》中评论:“毋庸置疑,每一个人都是拥有独特性格、优势和弱点的个体……可即便如此,人格类型这样的分类也应该有助于心理学家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这些分类也应该有助于人们认识到个体的差异”。

 

也许,正如荣格所言,类型学说的最佳应用应该是被当作一个罗盘,成为开疆辟土的工具,而不是被视为拥有高精度定位和导航功能的地图,想要靠它自动驾驶,按图索骥。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兔子大人(ID:RabbitWhite-XY)
文:萧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同济大学工学博士。)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