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先生》:为什么我总不愿意麻烦别人?

文:Uncle Xiao
来源:解题者(ID:imjietizhe


这是「解题者」解决的第 20 个问题

阅读本文需要 10 分钟

Problem #20

「为什么我总不愿意麻烦别人?


Hello 大家好,我是肖璟 Uncle Xiao。


一周多没见,你们想我了吗?


话说回来,如果我接下来几天足够懒的话,这很有可能是年前的最后一篇推送了。先提前跟大家拜个早年吧。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类人——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


之所以想写这个主题,是因为我前几天追了部有点傻的剧,叫《恋爱先生》。


剧中靳东扮演的男主角程表面工作是个金牌牙医,但私下是个微博情感大V,在网上帮人答疑解惑之余,也会在线下担任恋爱顾问,帮人牵牵红线,有点类似《全民情敌》里的 Hitch。


虽然这部剧里头各种把妹技巧套路满满,不过这并不是我感兴趣的点,毕竟我靠着我帅气的脸外加真诚的心就已经很够用了。


我觉得比较好玩的反而是男主角程皓的另一特性——超级不喜欢麻烦别人(这里的「麻烦」包括但不限于影响他人生活、向他人索要帮助等等)。


(以下文字有少量剧透)

  • 学生年代喜欢女神顾遥,却从未表白,只是默默写下无数暗恋笔记;

  • 发现自己喜欢上罗玥,却觉得自己一直给她带来不少麻烦,于是一直拖着什么都不说;

  • 被病人家属讹了 500 万,需要变卖房子来还债,朋友们想要慷慨解囊,都被他一一拒绝;

  • 被人肉搜索后声名扫地,诊所被迫停业,怕老爸担心,于是还是每天正常出门上下班;

  • 得知罗玥拿到比利时 offer,希望她留下来别走,但怕耽误她大好前程,依旧什么都不表达。


图/《恋爱先生》

像程皓这种人,特别的「受不起」。


我曾经也一样,所以特别能理解这种心理。


「受不起」的心理一般要追溯到原生家庭。


小时候当你向父母提出需求时,需求若没有被充分回应或重视,你会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重要。


以后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往往也不会主动提需求,你怕再度被拒绝。


或者是,父母虽然实质上满足了你的需求,却跟你念叨他们的各种付出。孩子们会自发地产生愧疚心理,以后也会尽可能地不给爸妈添麻烦。


这类小孩虽然很「懂事」,但「懂事」的小孩其实特别孤独。


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是被一个玻璃罩子盖住了,虽然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却无法走出去,别人也进不来。


图/ Jad Limcaco @Unsplash

反过来的情况呢?


这里我想提一下我的前任 S 小姐,她是个特别「受得起」的人。


彼时我们常有的矛盾是,每次出门打车时,她还没有准备好就开始叫车,常常会让出租车师傅等上十来分钟。而我则每次都对师傅特别过意不去。


后来去她家作客,和她妈妈一聊我也便理解了:她从小是个被爱充分满足的孩子。少有的没有被满足时,她也会觉是只是因为自己表达需求时说得不够清楚罢了。


这类人自信果敢,会觉得一切都是「我值得拥有的」。


从适应社会的角度来看,「受得起」的人更懂得主动求助别人,更懂得团队协作,更可以走进别人的生活。


所以,不愿意麻烦别人的程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摆脱「受不起」的魔咒呢?


们不肯麻烦别人是因为,要说出心里诉求、主动求助,他们的内心会有 4 个心理障碍——

  • 对方不行:「TA 应该做不来吧?」

  • 对方不肯:「万一 TA 不肯帮我怎么办?」

  • 自己能行:「要不我先自己试试?」

  • 自己不肯:「就是不想欠别人人情。」

就像一个漏斗,依次考量的是对方能力、对方意愿、自身能力、自身意愿 4 个要素(次序不重要)。


最后能通过整个漏斗的请求寥寥无几。


所以要摆脱「受不起」的魔咒,我们要一一剖析、越过这四个心理障碍。


我们在麻烦别人前,一般会对对方有个初步判定:「这件事在对方的能力范畴内吗?万一我跟他索要帮助后他办不到怎么办?会不会让他难堪?」


然而,你要意识到,你对对方能力可能存在误判,比如程一开始就没发现邹北业的财力水平。


对于朝夕相处的朋友或恋人来说,这个可能性比较小,毕竟知根知底。


但还有两种情形你要额外考虑:


一是人会成长会进步。


只要有意愿去改变,提高能力并不难。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希望可以吃上恋人亲手做的一顿美味家常菜,但自从你吃过对方的黑暗料理后可能早已绝望。不过做饭除了天分还可以靠后天努力,指不定 TA 偷偷报了个厨师学校厨艺早已突飞猛进。


二是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不局限于其本身,还包括 TA 能撬动的所有关系网。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还是希望可以吃上一顿美味的家常菜,你的恋人虽然是个黑暗料理师,但说不定 TA 的妈妈手艺了得,只是你不知道。


所以不要过早盖棺定论「对方不行」。


这其实就是单纯地怕被拒绝。


比如年轻时的程,怕被顾遥拒绝,所以迟迟不肯表白,甚至错过了毕业前最后的机会。


但你有没有想过:If you don’t ask, the answer’s always NO.


就算对方回答 Yes 的可能性非常低,但问一下看看又不会死,只有可能更好没可能更坏,这其实是 no-regret move。


而且你对对方态度也可能存在误判。


一是有的人平日嘴上说的「No」和实际上的「No」不一样,两者中间往往有个缓冲带。


比如前不久我跟朋友一起去 gym 上私教课。中途听到她一直嚷嚷着「啊啊啊我不行了不行了不行了!!」她的教练给她减轻了强度。


她说:「教练你不用给我减轻强度,当我说“我不行了”的时候我只是在嚷嚷,只有当我说“我真的真的不行了”的时候才时我真的不行了。」(字母圈的朋友们还介绍过一个概念叫做 safe word,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 Google)

人们总会习惯性地给自己一个缓冲区间,好让自己有更多的议价筹码。


二是每一个态度都要基于一个特定前提,如果你改变了前提条件,说不定也可以改变对方态度。


Again,你依旧希望可以吃上对方做的一顿家常菜,不过有次聊天时,对方随口提了一句:「我不大喜欢下厨房,油烟那么大很容易就变成黄脸婆啦,而且我不喜欢洗碗。」


所以你之后就一直没有提过这个请求——因为你假定了对方的态度。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改变先提条件——比如给对方买一个超级大功率的抽油烟机,让厨房环境变得更好?或者你可以提供一个对方想要的交换条件(比如所有的碗筷都你包了,而且之后一周的家务都由你负责)?


所以不要过早盖棺定论「对方不肯」。


很多人不愿意让别人帮忙,只是不想当伸手党。


「既然我自己做的来,为什么还要别人帮我?」


剧中的程就是这样的死脑筋,负债 500 万时土豪朋友们凑一凑钱就可以先暂时解决的问题,非要自己变卖家产自己扛着。


我在《努力的陷阱》一文中提到过,术业有专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资源禀赋。


扬长避短,把自己不擅长的外包给其他团队成员或第三方,其实可以事半功倍。


还是我前老板的例子,他的创业项目时不时会有需要应酬搞关系的场合。他坦率道:「这方面我确实不喜欢,虽然说硬要我上我也不是做不来,但我团队里头有人天生就擅长做这一块,而且他也喜欢做。花同样的精力,他可以带来10分效果,我可能只能带来3分,自然是他更适合做这个事情。我就专心做好产品就好了。」


试想一下,同样是做一顿饭,对方是个超级大厨,半小时就能备好一桌满汉全席。虽然你也在厨师学校苦练过,可能在厨房忙活个两三个小时也可以做出同样一桌菜。但很明显对方更适合做这个事,你就安心打下手刷刷碗好了。


自己做得来也不一定要自己做。


有这种心理的程们,本质上只是担心索取会有相应代价。


这其实是由互惠心理(reciprocity)引起的。以前我在 一篇文章 里提到过,互惠的本质是一种社会规则: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往往倾向于用同样的方式去回馈。


互惠心理很正常,但对于程们来说,他们通常低估了自我价值,所以会很怕自己未来「还不起」这个人情。


这种心态跟那些怕自己会过度消费、怕自己未来的收入还不起账单、所以不办信用卡的人是一样的——本质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不要担心负债,合理负债有时候反而可以让你发展得更好——


在银行办理信用卡、贷款的过程,其实是你在「养信用」。只要按时还款,你便可以获得较高的信用评分,未来等到你要买房买车需要大额贷款时,也比较有可能拿到比较好的额度跟利率优惠。


两个收入资产都差不多的贷款申请用户,一个有着很好的还款记录,一个之前从来没有借过钱,银行一般会倾向于把钱借给前者。


对于公司发展也是,合理负债可以促进资金流通,有利于企业扩大规模发展。


情感方面亦然,人情也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升华,何况人情债不会强制要你还本付息。「欠别人人情」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


《蜗居》里头宋思明说过这么个金句:「关系这个东西啊,你就得常动。越动呢就越牵扯不清,越牵扯不清你就烂在锅里。要总是能分得清你我他,生分了。」


这次你做饭,下次换我来做呗。一来一往,我们的感情不就愈发扎实了吗?

最后照例来个图总结一下:


最后以唐长老镇楼结束吧。


图/ 《大话西游

参考资料/推荐阅读

[1] Tugend, A. (2007). Why is asking for help so difficult? New York Times.
[2] 武志红. (2016). 没有麻烦,就没有情感. Sina Blog. http://t.cn/RRVbv9L
[3] Knowyourself. (2016). “我讨厌索取,主动要来的东西得到了也没意思” | 你需要学会科学的索取. Knowyourself. http://t.cn/RRV4Fa0
[4] Zick Rubin, <Disclosing Oneself to a Stranger: Reciprocity and Its Limi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75
[5] Serge-Christophe Kolm, <Reciprocity : an economics of social rel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题图/ unsplash

作者简介:肖璟 Uncle Xiao,微信公众号:解题者(ID:imjietizhe一个很帅的投资客,写过畅销书,创过几次业。致力于传播投资思维的理财教育者,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也曾在Google打过工。Linkedin、36氪、南方周末等一线媒体专栏作家。新书《无现金时代》火热销售中

责任编辑:Spencer  Nagi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