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圈的社交质量 | 社群心理

朋友圈好友数增加了一倍,而发布频率却降低了?动态增多了,但是互动变少了?

作为社交平台重度用户,发现自己朋友圈的“朋友”更新和互动,越来越少了。于是尝试用社群意识中的五个维度来评估下,哪些原因可能正在导致我们“失守”朋友圈。

边界(Boundaries)

微信曾经以熟人社交为核心,过去当我们发动态时,内心边界比较清晰;

而现在熟人的比例正在下滑,隐私设置和分组不能重塑边界,只是增加了防御。

undefined

undefined

情感安全 ( Emotional safety)

朋友圈的安全度较高,初期亲密感高;

老板、同事、商户都在朋友圈,情感安全大幅降低;

  1. 当我们感觉安全时,会更多释放自己真实的自我,刷朋友圈使得我们越来越积极。

  2. 而如果不安全感增强,一些人可能会选择回避,排斥看朋友圈。每次看朋友圈可能都会积累一些压力或情绪。

                                    也有人可能会激发出虚荣心和怼人的冲动,表达一个假的自我出来。

个人投入(Personal investment)

初期我们投入在朋友圈的时间,好友反馈非常快速及时,于是我们不断增加投入,粘度非常高

信息杂乱,重复内容增多,人均获得的反馈也在降低,导致我们的投入也在慢慢减少

归属感与认同感(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fication)

熟人社交的另一个矛盾就是,越来越熟悉后,新鲜感也会逐渐降低,于是似乎就会倾向于增加好友数。

但当好友数超过了能够经营的范围后,我们的归属感很自然的降低了。

这里要说一个150定律(Rule Of 150),也被称作邓巴数字。

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
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当我们的朋友圈人数超过150人时,朋友圈的气氛就变了。

它从高浓度的联系紧密的好友群体,变成了低浓度的在人群里孤独着的fb主页。

其中“我们真正喜欢的人”的比例降低到不足五分之一时,它的吸引力也就越来越低了。

150定律被认为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sns的基础,该定律指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而精确交往深入跟踪交往的人数为20人左右。

屏蔽他人可以维护自己朋友圈列表里的认同感。但是增加了我们很多“内疚”感。

当然面对这种“内疚”,也是一种成长。

共有的象征体系(A common symbol system)

朋友圈最被看重的象征,就是点赞数和评论数了。

维持或增长好友之间的点赞和评论,需要持久的新鲜感,层出不穷的创意和投入,还需要好友也一起在社群中进化。难度不亚于维护一个新的社群,或寻找新的小圈子。

人数较少时,大家的交集也会少。和好友的点赞和评论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

但公司同事、同学、旅行时的团友、微商……评论和点赞反而造成了大量骚扰。

“谁具有灵活的外在表现形式,谁就能获得回报,这正是进化的精髓所在。”——《失控》

朋友圈的用户群,主要分布在18~50岁之间。

这个阶段的用户建立了自己【人设/角色】

在朋友中可能有不同的身份:

  • 即是某人的儿子/女儿,也是某些人的领导;

  • 是一些人的老同学,是另外一些人的学长学姐;

  • 是客户严重的专业人士,是领导眼中的工作狂;……

社交能够完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但也同样可以让自己感觉到失去自我,反而更加孤独。

undefined

我们需要社交,因为这能够解决很多独自一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亲密感和孤独感。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又叫八阶段理论,其中朋友圈用户在以下两个阶段为主

  •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通俗的说,亲密感表现为:彼此之间关心、依赖、在一起可以很自然的表达自己的言行举止。

朋友圈“朋友”的稀释,直接反应了亲密感的下滑。

而亲密感,正是好的社交关系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要总结:

1、控制好友数量可以让我们的朋友圈的亲密感得到保障,社交质量提高。

2、把重要的人放到一个“安全/亲密”分组。

3、该屏蔽的就屏蔽,面对自己的“内疚”,维护自己内心的只需。


如果你的好友只有50个,发布朋友圈的频率会提高吗?

约三分之二的人说会。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

发表回复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