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心理科普

那些被压抑被遗忘的过往,身体都替你牢牢记着

当我们习惯在心理层面去压抑真实的情绪和想法,身体往往会以各种症状的形式来替我们表达。

Read More »

作为从业者,你对初入咨询行业的新人有哪些建议?

作为咨询师,重要的不是对效果的追求,而是看看自己能否始终如一地提供好的治疗。

Read More »

想减肥?别靠一时冲动!

“管住嘴,迈开腿”这一道理人人都懂,可为何实操起来如此困难?

Read More »

深度思考必读的3本书 | 心理学书单推荐

思考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Read More »

学会爱与被爱必读的3本书 | 心理学书单推荐

你是不是也想好好地谈一场恋爱吗?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吗?但爱,真的可以天长地久的吗?

Read More »

跑步时,最适合听的三本书-心理学书单推荐

运动可以魔力改造大脑;压力、焦虑、抑郁、低效等种种困扰,可以随着运动云散烟消。

Read More »

人际沟通必读的3本书-心理学书单推荐

好的沟通就是成功的一半。协同作战比闷着头单干,效率要高得多。

Read More »

怎样对抗虚无主义?

我们愿意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做任何事,不管这种逃避带来的痛苦是多么的得不偿失。

Read More »

我要如何知道所接受的咨询服务是有帮助的?

心理咨询需要评估的面向多元且复杂……

Read More »

科学的角度来看心理与精神药物

我们先来了解神经传递物质是如何运作的?

Read More »

艾滋病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概述

不安全感与神经症的关系密切,可能是神经症患者的一个本质症状。

Read More »

6岁网红轻松购豪宅:网红梦,一个正在毁掉年轻人的梦

这样一个成为网红的心理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和孩子的一种向往。

Read More »

音乐品味和智力有关吗?从《乐队的夏天》想到的

作为成年人,听音乐多数是一种放松方式,而以躁、燥、噪著称的摇滚甚至连放松感官的功能都不具备。那为什么还要听摇滚?

Read More »

多年的心理问题真的能通过心理咨询好转吗?

找个咨询师,用数月到数年的时间,花费数千到数万的费用,来进行这种自我探索和成长之旅。这种事情,看上去很奢侈,但其实很值得。

Read More »

正念领导力的商业价值

随着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这使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有效。

Read More »

分享||半路出家想学心理学怎么学?

半路出家想学心理学该怎么学?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什么?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

Read More »

科研成果 | “明知故犯”的心理解析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常常有人“明知故犯”,例如,乱扔垃圾,过马路时闯红灯,考试作弊,甚至做出严重违法的腐败行为呢?

Read More »

心理咨询师会故意拖延来访者的疗程吗?

无论是症状层面(如焦虑抑郁的情绪)或人格层面(如自尊、关系、防御等)的改变,都不太可能一蹴而就。

Read More »

你的心理治疗师会被手机应用取代吗?

下载一个网络认知行为疗法的手机应用,尝试一下——只要别把这种软件当成不去常规真人治疗的借口就好。

Read More »

心理学专业就业前景究竟如何?

现实世界里,心理学专业的同学,毕业后究竟何去何从?

Read More »

婴儿的哭声使人抓狂,但眼泪令人心疼

由于婴儿还不能自主移动、说话或寻找食物,他们哭泣时发出的声音会提示看护人去获得这些资源,科学家将此比作“听觉脐带”。

Read More »

关于心理咨询目标,你需要知道的一些观点

不面对挫折和痛苦,就无法成长,咨询师得明白这一点。

Read More »

心理咨询收费这么贵,我如何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比朋友倾诉强在哪?1.咨询师在工作期间只属于你一个人;2.咨询师的状态更稳定。

Read More »

如何安慰亲人过世的人?| 深度倾听的4个步骤

如何安慰别人,不仅对我们来说是个难题,哪怕是天天接触伤病与死亡的护士,也会为这件事挠头。

Read More »

面对“反智杠精”,最好直接吊打

有心理学研究者进行了线上实验,来检验在反击反科学言论时,话题反驳和技术反驳两种策略到底有没有效果。

Read More »

为什么有人喜欢攻击或者控制别人?

那么如何去改变呢?或者如何跟攻击、操控性强的人相处呢?

Read More »

死亡,人生无法逃避的命题

就某种意义而言,规劝别人“放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暴力。

Read More »

人们对「反差萌」的迷恋本质上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

很有本事的人和能力平平的人,谁更讨人喜欢?也许你会说更喜欢前者,但果真如此吗?

Read More »

宠物同理心:狗狗的“共情”是铲屎官的意淫吗?

这种以情绪为基础的压力反应,不分年龄、育儿经验、性别,都会在我们身上发生。

Read More »

论二重身与感知:“似曾相识”感从何而来?

吉妮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酷似自己的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