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你好,李焕英》,真情剧本打动了多少人?

本来只想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不成想却成60.32亿的票房爆款,超越了总票房56.88亿的《战狼2》。贾玲,你怎么看?

截止3月25日上午10点37分,贾玲的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不出意外而又意外的,超越了60亿,妥妥的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导演!

贾玲答应在30亿的时候就瘦成一道闪电。那么,60亿呢?瘦成二分之一道闪电?

现在,全中国人不知道李焕英和贾玲是母女关系的可能不多了吧?


据说,这个剧本写了三年,即使在工作里贾玲也从没有放下对这个作品的追求。在剧本里,贾玲把自己的遗憾重新弥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再一次重拾,以此来慰藉自己的遗憾,这也是对母亲最好的补偿。


或许,贾玲从这个剧本里,不仅收获了票房和荣誉,最重要的,是她从这部作品里,可能完成了她和母亲关系的救赎,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减轻压抑、填补坑洞、愉悦身心和勇于创造的四个步骤。


而这,是书写疗愈过程中完美而完整的闭环。

—1—

什么是书写疗愈?

所谓书写疗愈,它指的是一种表达性书写,核心目的是为了“表达”,也就是这把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书写出来,它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渠道,而不是按照一般意义上的写作。

也就是说,文字优美、结构清晰、论据充分等等,是对于实用性文体的要求,而不是对写作疗愈的要求。

那么,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写文章,包括报告、论文、说明、新闻报道、公众号文章等,它有着公众评价的外部标准和目的,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书写疗愈。当然,也可能有意无意间达到了书写疗愈的目的。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表达性书写叫做“内倾性的书写”,也就是朝向心灵自身,以宣泄和表达为基本目的的书写。

当然,达到一定高度的书写,比如《你好,李焕英 》的剧本写作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书写疗愈状态。

这种文艺作品其实是人们内部世界在现实世界的投影。当我们被它打动,无意识地推动贾玲成为票房第一女导演时,是 因为作品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2—

书写疗愈真的有用么?

这得说说精神分析与书写疗愈的关系。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

“本我”就好像一个总是管不住自己,想要糖吃的小孩,他虽然调皮好动,但是很有灵性,时不时冒出一些古灵精怪的念头;而“超我”就像要制定规则的父母,他们有一套标准和要求,如果遵守会获得奖励,违反会被惩罚。

“超我”这个父母或者说法官有时太强大,强大得有时把“本我”这个小孩子困得死死的,让它发不出任何声音。为了生存,就发展中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

而艺术性的表达是属于比较高级的防御机制,我们把它称为升华,它可以“把潜意识意识化,把意识语言化。”

其实,画画,舞蹈,歌唱,演奏某种乐器,雕塑,运动也都是升华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如果不是从小学习且坚持的话,很难达到熟练运用。

写作是其中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它可以拿来就用,想写就可以随时拿起笔来。甚至,现在手机的备忘录更是方便得不要不要的。

—3—

书写的方式自助助人让人满足

治疗心理疾病最好的两种方法,一个是说,一个是写。

第一个说很容易理解,比如说心理咨询本身就是谈话疗法。

通过来访者自己不断的诉说,得到心理从业者的理解、共情、尊重和支持等,最终达到疗愈的目的。

而很多时候,由于个人条件所限,或是费用,或是病耻感,或者是找不到匹配的咨询师,或者是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咨询。

这个时候,书写作为一种有效的自助的、补充的方法,容易脱颖而出。

比如,《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以贾玲的亲身经历作为蓝本进行改编创作的。它筹备了三年,从2016年就开始创作,主要抒发了对意外离世的妈妈的怀念之情。

它的内核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据说,在三年的创作期间,贾玲从来就没有过放弃对作品的追求,这可能更多的也是她想表达的情感。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能够如此大卖,是因为这部电影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老少咸宜。连我这个几年不看电影的直男,都在最后剧情反转时泪奔,湿了两管袖子。

而这,可能正是剧本改编写作时,倾注着贾玲无数的情感,才让人们如此动容,纷至沓来。

在书写疗愈方面,我想我是深有体会的。毕竟,在不能尽情说话的同时,我还能不停地写啊。不说其他,仅在壹心理平台的问答区,从去年九月底开始,我已经写下了72万字的文字,帮助了400多个提问者。

而我回答的问题,可能都是我体验过的,或者喜欢研究的相关领域。尤其在得到题主和专业评审认可点赞时,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而我在回答别人问题的同时,也复习了自已所学的相关知识,内心秩序得到又一次整理,达到了自助的效果。

—4—

书写疗愈如何发挥作用

我们都知道心理问题主要是知情意行的不协调造成的。


其中,情绪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精神分析疗法中,都是从感受入手。

重要的不是事情,而是事情引发的感受。

即使是认知行为疗法,也承认感受的发端。

感受是非常个体的,个性化的,有的是无法向别人诉说的,即使是关系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师那里。

书写疗愈的基本要求就是写啊写,不论章法结构,可以天马行空地写下去,这样可以达到书写疗愈的目的。

比如说,在写的过程中,我减轻了自已压抑的情绪,填补了内心的坑洞,愉悦了身心,还顺便激发了创作的热情——我获得了2020年度优质创作者top10——这其实就达到了升华这个效果。

这四个步骤,其实就是书写疗愈的功能,也就是把潜意识意识化,让自己无法用语言诉说的东西,通过笔尖流淌出来。

在书写的过程中,我逐渐疗愈了自己,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工作关系正逐渐改善中。

在《你好,李焕英》开机微博官宣里,贾玲用“筹备三年,电影《你好,李焕英》今日开机。难免有遗憾…总想如愿以偿…可以重来,何其有幸!”


可以看出来,她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再一次重拾,但也表达了自已的情绪和感受,创作的剧本让人眼前一亮,打动了无数人。

—5—

名著名作来源于

作者精准地把握了人性

人性是相通的, 无论是五百年前,还是一千年后。

这点可以从名传于世的名著、电影里看出来。

只要是名著,都写出了人性,读者从中达到了共鸣——不仅仅是情节上的,更是感受上的。

而从某个方面来说,作家也好,编剧也好,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是因为他们自己有了类似的体验和创伤,才能如此精准把握人性。

【赫尔曼•黑塞】被誉为德国浪漫主义的“最后骑士”,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20世纪最具透视心理和灵性创意的作家。


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曾因心理问题向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求助,而心理学不仅帮助黑塞顺利度过了心理危机,还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令他以独特的思想,隽永的文字傲立文坛。


《你好,李焕英》一个小题材的电影让贾玲一举夺取史上最佳票房女导演,就是它精准地表达了人性,达到了共鸣和升华。而周星驰电影里小人物的心酸,其实都是他小时候的写照,却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因此,如果你愿意,就写吧写吧再写吧。或许哪一天,你一不小心也成为了另一个贾玲。

不,成为你自已。

原创:洗心岛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