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你的中年危机来了么 ?

35岁,本是众多职场人士渐渐走向成熟的年龄,但对于互联网人来说,35岁似乎是职场生涯的分水岭,因为有太多年轻人想进入这一高薪的行业,尤其是互联网大企业。

一位应届毕业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他的目标是进入互联网大厂,因为互联网企业的薪资层次分明,在互联网大厂,即使刚刚毕业薪酬也上万元,而如果其他企业,则是7000-8000元甚至4000-5000元。

这些年轻的“后备军”的“跃跃欲试”,难免让互联网“老人”们焦虑,尽管他们大多不过35岁上下。

“中年危机”难以避免,要如何应对呢?     

—1—

中年危机在互联网时代提前到来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中年危机,也称“灰色中年”,一般高发在39~50岁,在40~65岁之间的男性身上,还被称为“男人四十综合征”。从广义上来讲,是指这个人生阶段可能经历的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种关卡和危机。

近年来,由于网络社会的兴起,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很多人在35岁就感受到了焦虑,生理及行为上产生了不适应和心理上的不平衡,普遍在这个阶段感受到老化的威胁,部分工作为青年人接替,这种地位的变化,破坏了他们长期养成的生活习惯,内心矛盾重重,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情绪。

相较于传统公司来说,互联网行业起点是比较高的,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成长空间,都是很多行业不能比的。但是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工作强度比较高,“996”似乎成了行业的代名词,35岁似乎就是个分水岭,虽然薪资起点高,但是后浪推着前浪, 让人产生焦虑,生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这确实是个事实,我有个互联网大厂任职的朋友45岁左右离开了高薪岗位,现在退休在家,无所事事,只好陪着上高中的女儿,当起了全职奶爸,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即使在普通岗位上,紧张和疲劳也成为中年人普遍现象,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压力,被年轻人追着赶的工作压力,身体慢慢大不如前的健康压力,让亚健康状态成为中年人的常态。

尤其今年的疫情,让就业形势压力更加增大,不少公司裁员减员,更让“中年危机”成为中青年人的心头之患,挥之不去只好满含焦虑


—2—

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年危机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就像某些专业面临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一样。真正的破局之道是切实环境下的最佳解,每个人都只能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最优解”。

中年危机来临之前,如何提前布局,做到有策略的发展?

那就是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趁年轻时先专注在一个点上持续深耕,不要贪多,有了拔尖的技能,就有了防身武器,哪怕这个技能再小,就算其它方面你很平庸,你也有个保护自己的看家本领。

 

在各个界别,各个行业,都有不少常青树,甚至是越老越值钱。比如医学界的钟南山,科学界的袁隆平,比如演艺界的刘德华,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直在打造着不老的传说。

 

也有很多职业,本身就是越老越值钱,比如主治医生,比如资深教师。他们耕耘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里,数十年如一日,深耕细作,熟能生巧,成为行业的标志,打造了个人品牌。

他们都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价值,甚至是超越了这个职业本身。一提到某个人,某个职业,他们仿佛就是代名词和代言人。

—3—

朝着行业的金字塔的塔尖不断迭代自己

体育明星由于年龄和伤病的限制,很多人过了35岁以上,也不得不黯然离职。

但国民英雄郎平也好,刘国梁也好,姚明也罢,他们都从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身份多走了好几步,或为教练,或者从政,或者干上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他们都超越了自己的局限,

 

演员在一般人心目中都是吃青春饭的人,前段时间有个电视访谈节目,说三十岁以上的女演员大多都在为一部戏的主配角挣扎着。

 

但小燕子赵薇的百度百科标题是: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歌手、导演、监制。抛开所谓的八卦不提,单从事实上来说,当很多人还在为戏份挣扎时,一些人已经跨越了演员这个职业,往更高的方向努力着。


职业虽然不同,但规律是相同的。



—4—


当下关键的是如何面对焦虑

事实重要,感受更重要。我们需要接纳这个事实,并活在当下。


改善认知。如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的情绪ABC理论可以尝试着学习体验下,《控制焦虑》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这个疗法,也可能是合适普通人自助助人的方法。同时,了解中年危机的特点,升级自己的认知,也是需要突破的一个方面。


接纳情绪。正念冥想已经被证明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很好方式之一,壹心理也有很好的课程。

行为改变。敞开胸怀,接纳未知,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方式,打造自己独特的IP。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这个瞬息万变的产业,更需要不断加强学习。

一茬又一茬的后浪把我们拍在沙滩上,直到他们自己也变成了前浪。这是个循环,是大自然的规律,谁都逃不掉。

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有觉察,有积累,有学习,又一直在路上,这样的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原创:心理圈圈主~洗心岛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