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后才发现,面目可憎的妈妈也只是个普通女人”

文:芒来小姐
编辑:朴素的树、如欢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标题:“20年后才发现,面目可憎的妈妈也只是个普通女人”|被父母伤害,不原谅也是一种和解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与原生家庭分离”。

 

电影《客途秋恨》,讲述了两代人的一场旅程。

 

刚刚硕士毕业的晓恩,一回到老家,就被母亲拉着去烫头、换衣裳。

 

面对如此亲昵的母亲,晓恩有点儿无所适从。

 

从小到大,她和母亲相处的时间都很少。

 

小时候,母亲总是“面无表情的埋头工作”,话很少。

 

而且特别霸道,从不照顾晓恩的意愿和小情绪。

 

晓恩到现在还记得,有一次为了方便穿校服,母亲不顾她大哭大闹,把她一头长发剪了。

 

从那时起,她心底对母亲恨意悄然滋生

 

再后来,母亲去了香港工作。

 

晓恩就和爷爷奶奶一起住了很多年。

 

等到15岁,重新和父母一起生活时,晓恩发现母亲又变了一个样子。

 

她沉迷打牌。

 

晓恩稍稍母亲表现出了一点儿不满就被父亲挥手扇了一巴掌。

 

当晚,收拾东西,离家出走

 

本就疏离的母女,彻底分崩离析。

 

一晃10年过去了,晓恩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僵。

 

当她告诉母亲自己要定居国外,母亲抱怨道:

 

“老公去世,小女儿嫁了,大女儿也不管自己了,还留在中国干什么?不如回日本去。”

 

本以为只是气话,没想到母亲真的铁了心要回老家。

 

没办法,晓恩只能陪母亲一起踏上回日本的路。

 

结果,一次返乡之旅,竟让这对渐行渐远的母女产生奇妙共鸣:

 

晓恩记忆中“面无表情”的母亲,原来不仅会在家人面前时哭时笑,没完没了地发牢骚,还会在夜深人静时号啕大哭;

 

而母亲眼中“不中留”的女儿,原来会为了陪自己,强忍异国他乡的不适,也会和自己一起泡澡,还会因为害怕自己丢了,在深夜疯了似地到处找。

 

晓恩对母亲,起初是有恨的。

 

但这份恨意,80%基于不了解。

 

因为不了解真实的母亲,所以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甚至会刻意地远离。

 

这场旅途,让晓恩的叛逆和母亲的压抑产生碰撞

 

疏离的关系,悄然破冰。


01

“我理解你,是因为知道你有多痛”


母女交恶的源头往往是一个占据舞台中心的母亲

 

而女儿则站在舞台角落。

 

在被母亲吞噬的恐惧中,卑微地捍卫自己的领地。

 

一方面,是因为女儿的自我还没有成熟,无法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另一方面,是因为女儿不清楚,下了舞台的母亲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场旅行,让晓恩终于看到了母亲卸下重重武装后,最真实的样子。

 

而这份“看到”,源于三次共鸣:

 

第一次,是不安全感的共鸣。

 

刚到日本,晓恩便有一种强烈的不安:

 

听不懂日语。

 

文化差异带来的陌生感,更是如影随形。

 

陪母亲参加聚会,全程只能尴尬地陪笑;


住在亲戚家,也闹了很多误会,还差点被当成偷西红柿的小偷。

 

几次过后,晓恩明白了:

 

为什么小时候母亲总是一言不发、愁眉苦脸。

 

过去,她以为是母亲性格古怪,现在明白了:

 

那是因为母亲听不懂中文

 

她慢慢理解了母亲的“坏”:她对女儿要求严苛、强势,只是为了拿回一点掌控感,来对抗不安。

 

第二次共鸣,是“被抛弃感”的共鸣。

 

母亲去香港的那段日子,晓恩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母亲很少回来看她。

 

“被母亲抛弃的孤独感”,是晓恩童年最深的感受。

 

而陪母亲回到日本,她发现:

 

原来母亲也“被抛弃”

 

20多年前,为了救哥哥的孩子,母亲求助晓恩的父亲,嫁到了中国。

 

却被弟弟痛骂“背叛祖国”;

 

和哥哥的关系也变得淡薄。

 

哥哥想卖房,可母亲怕房子卖掉后自己无家可归,坚决不同意。

 

兄妹俩大吵了一架,母亲只能借酒消愁,号啕大哭。

 

被家人抛弃的母亲,看似用恶毒的话宣泄情绪

 

但内心深处,无比害怕丢掉这份亲情。

 

晓恩心疼地抱住母亲,暗暗感叹:

 

自己何尝不是这样的感受?

 

她和母亲吵架斗嘴,并非因为不爱。

 

恰恰相反,她太爱母亲,太希望能引起母亲的注意。

 

甚至想通过斗嘴的“恨”,来抵消被抛弃时的难过。

 

第三次共鸣,是人生选择的共鸣。

 

晓恩和母亲看似渐行渐远。

 

可不经意间,她在重复母亲的人生。

 

母亲是日本女人,年轻时远嫁中国;


而晓恩在英国硕士毕业,也即将远走他乡。

 

母女俩一起泡澡,母亲感慨:


“小时候觉得这房子挺大,现在却觉得变小了。这里的菜也不对味,生生冷冷的,还是广东菜好吃,好想炖个汤喝呀。”

 

故乡变他乡,他乡变成故乡

 

母亲被时代的夹缝推挤着,悄然变老

 

透过母亲,晓恩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后的自己。

 

如果她定居英国,这也是她的人生结局。

 

晓恩望着母亲,这一刻,她真的能够完全理解母亲了。

 

母亲和自己一样,品尝着不安的痛,也经历着分离的伤。

 

一时冲动做下决定,又用无数个后悔来自我安慰。

 

自己眼里“糟糕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美好擦肩的普通女人。


02

承受痛苦,比分离更容易

 

爱和恨,都在这场旅途中消散,沉淀下来的,只有回忆。

 

晓恩是幸运的,有机会重走母亲的人生旅途,了解母亲。

 

很多人没有这个机会,只能从亲人口中拼凑真相。

 

追逐真相的过程,是一场和解,也是一次撕心裂肺的分离。

 

去年,我回老家,住在大姑家里。

 

临走前,她讲了自己的故事:

 

大姑生完女儿后不久,患上慢性病,奶奶嫌她拖累,将她和女儿赶出

 

自己身体衰弱无力,怀里的孩子嗷嗷待哺。

 

丈夫又家暴,大姑经常被揍得鼻青脸肿。

 

那段时间宛如地狱。

 

大姑把所有的恨意都指向自己的母亲:

 

都是因为她赶我走,我才会这么惨。等她老了,我会给她好看。

 

一晃20年过去了,大姑离了婚,买了两套房,女儿也嫁人生子,是兄弟姐妹中最出息的那个。

 

后来,奶奶年迈,大姑将她接到家里,悉心照顾。

 

她原谅母亲了吗?不,她深深地恨着。

 

她至今仍然记得,被赶出家门那一晚的冷风,是怎样刀刮一般吹在脸上。

 

可母亲老和她朝夕相处说过去的故事,当年被母亲抛弃的痛苦,似乎慢慢得到了补偿。

 

当年你对我那么狠看吧现在还不是离不开

 

心理学有个观点:我痛故我在。

 

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简单多了,因为承受不幸只需活在过去,享受幸福却要争取未来。

 

所以,执着于“母亲是坏的”,比放下仇恨更容易。

 

“被需要”的感觉,能让我们感到活得有价值。而被痛苦需要,也是一种被需要。

 

仇恨让人难受,与痛苦分离更难受。

 

所以,在暂时没有争取到幸福之前,留一个痛苦的“祸根”,如同留下希望的种子。

 

“等她老了,让她好看”,就像一个种子,在大姑心里发了芽,刺激她拼了命挣钱来“报复”。

 

而等到真的强大了,反而有了倾听和包容的能力。

 

人生其他的幸福,让大姑得以包裹过去的痛苦,帮助她和过去分离。

 

或许,她最终也没有等到父母以自己期望的样子对她。

 

但,她也释然了。

 

与父母和解不是最终目标与父母分离才是

 

所谓分离,指的是:我知道父母伤害了我,也知道他们的局限,但这都不会再影响我了。

 

我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争取属于我的幸福未来,而不是依旧带着仇恨,沉溺于过去的创伤中。


03

离开母亲,搭建自己的舞台

 

我非常赞同刘同的一句话:


茶余饭后,多听听父母的故事,你会发现自己点都不了解他们。

 

远远地看父母,我们也许只看到那些顽固不化的武装,看不到武装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一位读者咬牙切齿地说:我恨我妈,我3岁她就把我丢给亲戚,多年不管我,现在却要我养老。

 

我问:你知道你妈为什么丢掉你吗?

他说:我不想知道。

 

机缘巧合,一次母亲和街坊吵架。

 

他把母亲拉回家,刚关上门,母亲就大哭起来,倾诉自己当年如何因为流言蜚语,恨不得从这世上消失。

 

他发现母亲和自己了解的样子完全不同。

 

印象中,母亲强大而冷酷,现在,母亲弱小得像个陌生人。

 

那一晚,他听母亲说起那段故事说自己如何被命运摧残,被周围的人诋毁如何狠下心将他送到了亲戚家。

 

内心原本一声激烈的咆哮,听完后都化为了一声叹息。

 

他不爱母亲,可也无法要求这个被命运榨干的女人给予自己更多。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

 

承认真实的母亲问题重重自己永远不可能拥有一位完美母亲

 

最终,他告诉我:


我和母亲和解了她的选择的确都有原因而我无法爱她这件事,对我来说也有意义。

 

所谓和解,是原谅、接纳放下,而是成长起来,离开母亲的舞台,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

 

母子之间没有纯粹的爱恨,我们沉溺于哪一方,取决于我们到底是活在过去,还是放下过去迎接未来。

 

那么,作为子女,我们该如何与父母分离?

 

a停止内耗

 

只要受伤,无论真实情况如何,孩子都会认为“父母没保护好我”。

 

这股情绪如同毒药,对自我耗损越大

 

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停止服毒,把那些憎恨的力量拿回来,转换为让自己活得更好的力量。

 

要明白一点:

 

和解不是一味地原谅包容父母,而是不再恨,内耗自我。

 

告诉自己:“我承认他们是不够好的父母。”

 

然后转身离开,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b释放能量

 

《客途秋恨》最后,晓恩选择留在香港工作,母女俩比以前亲近了些,但也有各自的生活。

 

母亲老了,老到没有力气改变,但晓恩还年轻,她还有大把时光可以闯出自己的天地。

 

我们努力工作,创业,学习,其实都是为了和父母分离。

 

团圆会带来力量,分离也是。

 

分离阶段带来的蠢蠢欲动,使我们渴望做点和父母不一样的事。

 

或许是谈一场赴汤蹈火却没有结果的恋爱;

又或许是开始一场计划已久,却一直没找到机会的旅行。

 

只要有一个渠道,能释放内心的能量,就会自然地完成分离。

 

c取悦自己

 

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人生脚本”概念:

 

人们会无意识写下自己的人生脚本,并照此生活。

 

父母是脚本作者之一,可真正的执行者是我们自己。与父母分离,就是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脚本。

 

创造脚本,需要牢记一件事:取悦自己,胜过取悦父母。

 

我们可以在脚本上写下“照顾自己,才是第一大事”。

 

一边寻找可靠的朋友,陪自己一路前行。

 

生活无限宽广,盯着一个点不放,会让“爱自己”变成难事。

 

与过去分离,才能看清自己真实的需求,然后力所能及的满足。

 

这种满足,包括允许自己不接纳,不包容,甚至不爱。

 

有时,和解意味着原谅;


有时,能够心平气和地认为“父母的问题和自己无关”,便是最大的和解。

 

从过去中分离,过好当下,腾空内心的“恨”,便能更好地“爱”。

 

如果亲情注定有遗憾,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大的“放过”。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参考资料:
1.电影《客途秋恨》,许鞍华导演
2.《洞察人性》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3.《人生脚本》艾瑞克.伯恩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ydsakyml)。本文来源于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责任编辑:小鲸鱼 李梦梦桐桐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