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部电影,带你走进14个心理治疗学派!(下)

文:海苔熊
来源:和鸣记(ID:hemingji2016)

查看上篇请点击:

08

个人中心心理治疗

“别人觉得你是谁并不重要,重点是你觉得你是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做那些别人期望你做的事情。”

理论简介

从前面的阿德勒与存在主义读下来,你会发现西方人是很重视“自我实现”的。但在华人文化中,我们重视文化的传承、也重视前人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会感恩前人、光宗耀祖,而不是只顾自己,例如你开一家面店,会希望店名是“吴氏干面”而不是“吴宗宪干面”(厉害了!)。但也因为这样,我们常常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失去了自己。

讲的很简单,但在我们的社会“做自己”是何其困难(想想你的春节恐慌症)!我们要如何在维系和谐的情况下,又能表现出真诚一致的自己?罗杰斯(Carl Rogers)也说:“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冲破行为的表面,接触那深藏在底下的真我?到底怎么样才能成为自己?”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首创非指导性治疗(案主中心治疗),强调人具备自我调整以恢复心理健康的能力。

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就是打开你的心,与他人建立真实而接纳的连结。更进一步地说,如果生命三元素是阳光、空气、水,那么罗杰斯所统整出的心理治疗三要素就是:真诚一致(congruence)、无条件积极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regard)与同理性的了解(accurate empathic understanding)

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建议,而是一种“被懂”。如果有人能苦你的苦、痛你的痛、在乎你的在乎、了解那些对你来说纠结又矛盾的情绪,那种被接住的感觉就像是坠落到棉花上,一种欣慰就会油然而生。

从心开始 Reign Over Me (2007)

影片推荐08《从心开始》

给怕被伤害所以筑起高墙、不让别人靠近的你!

911之后失去妻子小孩的查理,陷入严重的创伤后忧郁(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也译为创伤应激障碍)情绪变得麻木、解离、不愿意相信别人,他的岳父母都不解为什么他不把已逝的亲人照片放进皮包里,他一直逃跑,连续好多次心理治疗,总是谈一些言不及义的事情或是治疗师的乳沟(p.s.治疗师安杰拉由绝美空灵的Liv Tyler饰演),用耳机隔绝与外界的沟通。直到多次治疗都毫无进展之后,安杰拉跟他说“你不一定要跟我说,但你可以跟你信任的一个人说。这些事情总是要被说出来、被听见,疗愈才成为可能。”

查理在一连串否认、阻抗之后走出治疗室,转身坐在一直陪伴他的好友艾伦身旁,才终于娓娓道来911那天的事情。艾伦只是静静地聆听,但是那种与查理“同在”的感觉,让他内心某一块坚硬的冰块溶解了。

“我不需要跟你说她的事也不需要看那些照片。事实是,我还是一天到晚看到她。在街上看到她、在别人的脸上看到她;比你手中那些照片更清晰。不管我走到哪,她们都跟着我。就是这么可笑,我甚至看到那条该死的狗,我连看着德国牧羊犬都想到我那条贵宾狗!”

查理终于向他的岳父母说出这段话,终于可以,不再与世界为敌。

我们都是脆弱的,所以假装坚强,因为这是让我们活下去、与世界对抗的方式。但有些时候、有些人、有些关系,总是可以让你卸下心防,说那些不曾跟别人说的话,传达那些说不出口的悲伤,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人接住我们、与我们同在,纵使他们什么都没有说,单纯的连结就很足够。


电影《从心开始》剧照

09

完形心理治疗

“那些让你恐惧的东西里面,有属于你的宝藏。”

理论简述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现象场,反映你所经验到的内在现实。例如,有些人常常会觉得自己“无感”,是因为你缺乏与它有关的现象场(有些人无法感觉到“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好好被爱的经验)。你所需要的就是去体验、去知觉内在外在的所有经验。当你感觉到头痛,可以问自己:是因为你感觉到什么了吗?尝试用说的、用画的,来满足、弥补你心理的匮乏感。有些时候你会做一个恶梦,你几乎已经忘记那是什么,但是你还记得它让你余悸犹存,你也可以描述那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如果从完形治疗的神经层次和防卫模式来看,过去我一直可以过得非常好,是因为我不尝试感觉我的感受。只要这样,别人对我的责骂和讨厌,都不会让我受伤。停在这个“虚伪”层虽然有很多好处,可是总是会觉得让我想要逃开什么东西。完形治疗创始人波尔斯(Fritz Perls)认为,觉察(awareness)是疗愈的开始,所以当你感到恐惧或害怕的时候不要一直去问“为什么”(Why),而是要停下来问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What)。当你终于不再抵抗、逃避你的感受,才能好好地去经历接触恐惧。

弗利茨·波尔斯(Fritz Perls,1893-1970)最早是一名德国犹太医师以及神经科医师。他热爱戏剧,对精神分析、完形心理学、存在主义现象学、整体论(Holism)以及如卡伦·霍妮、威廉·赖希、沙利文等革新派心理分析学家的工作发展出高度的兴趣。他结合以上这些理论,以及很多其他来源,与他的妻子劳拉·波尔斯,共同创立了心理治疗的一门新支派——完形治疗(Gestalt Therapy)。完形治疗是最接近东方哲学思想的一种经验性疗法,重视觉察能力的提升,协助人们整合思想、感觉与行为,化解过去未完成事件留下的创伤。图为德国画家Otto Dix绘制的弗利茨·波尔斯像。


影片推荐09《送行者》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哭过了?

抱着抱枕与卫生纸,

让自己的情绪痛快的宣泄吧!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我只是一位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守门员。”

──小林大悟

前面看了两部西方人面对死亡的方式,我们东方人又是怎么看待死亡的呢?《送行者》(又译《入殓师》)描述小林大悟在大提琴梦碎之后,返回乡下父母留下的空屋,和妻子一起生活的日子。纳棺师的工作一开始让他自己跟身边人都不能接受,但随着和师傅兼老板一同工作的过程当中,他逐渐看到了对生命的尊重,想起那些被他压抑已久的画面。透过纳棺,他终于能够好好地和新里的父亲和解、说再见。


入殓师 おくりびと (2008)

你也有一些说再见之前,来不及说的话吗?那些卡在你生命中的未竟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又是如何影响你目前的生活?那些你一直不愿意去面对的情绪与关系,是否一直藏在心里面骚动着你?


10

家庭治疗

“所谓长大,其实就是越变越像你爸妈的过程,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
“一个人的议题,同通常也是整个家庭的议题。”

理论简述

在陪伴青少年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典型的现象是:通常一个有状况的孩子,他的问题行为通常只是家庭议题的“症状显现”。如果你去中小学找一个时常打架滋事、性关系复杂、情绪起伏很大、或是人际相处有困难的孩子,你会发现他要不就生长在一个破碎的家庭,要不就是饱受言语或行为的暴力。

鲍温(Murray Bowen)的家族系统理论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传递”(Transmission)。不合的夫妻会把他们的焦虑、行为模式传递给孩子,在外面工作受气的父亲,回家发脾气在母亲身上,母亲可能透过不说话、哭泣、打小孩来把这份情绪“传”给小孩。这样的“三角化关系”(triangulation)其实也是一种“聚焦小孩”的过程,让无力抵抗的孩子变成家庭情绪系统中的代罪羔羊(scapegoating)。


鲍文(Murray Bowen,1913-1990)是最早发明家庭治疗的心理治疗师之一;直至今日,鲍文的家庭系统论仍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概念最为周全的理论。当他发现母子互动的情绪强度视乎整个家庭的关系特征而不仅仅处于母子之间后,鲍文提出了家庭情绪系统的概念。他将家庭概念化为一个情绪关系系统,并提出了八个相互联系的概念来解释发生在核心家庭和大家庭之间的情绪过程及可能导致的病态。

我相信有些人受不了家里面的纷纷扰扰,大学之后就搬出去住,而有时候跟家人的距离远了,心反而近了,这就是一种“分化”的过程。当你终于能好好地区分家人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你的生活也会渐渐脱离风暴圈的侵袭。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走得了。

影片推荐10《八月心风暴》

推荐给受不了家人的情绪拉扯

而“逃出家庭”的你!


八月:奥色治郡 (又名八月心风暴)August: Osage County (2013)

《八月心风暴》中的艾菲(Ivy Westo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三姊妹当中,在酒鬼诗人父亲贝弗利(Beverly Weston)与药物成瘾暴躁母亲维奥利特(Violet Weston)所组成家庭中待最久的她,却在父亲死后的餐桌聚会上,遭到母亲与姊妹们最严重的揶揄。因为长年以来家庭里面累积的焦虑都“传”给了她,让她极度的没有自信,不敢说出自己暗恋的对象,还要忍受家人的冷嘲热讽。

整部影片里面你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议题,彼此纠结又互相引爆,虽然不是战争片,却有浓浓的火药味,每一句话背后都是暗潮汹涌,千丝万缕,但每个人的自我却又是空虚、不被爱、又没有根的,所以才会互相攻击、彼此伤害。就像是贝弗利在影片一开始朗诵T.S. Eliot《THE HOLLOW MEN》的那首诗:


“我们是空心人,我们是稻草人,我们依偎在一起,脑中塞满了稻草,哎!”

We are the hollow men,We are the stuffed men,Leaning together,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如果你也生长在一个高度纠结、情绪高张的家庭,甚至是好不容易才脱离原生家庭的那场恶梦,你一定可以在这部影片里面,看到自己的影子。

11

现实治疗

“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选择,而是为选择负责。”

理论简述

创立现实治疗的William Glasser认为,所有你遇到的困窘都是由三个原因造成:

你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你知道,但你的需求没被满足;

一直以来你都用错误的方式在满足需求。

例如,你之所以会觉得回家过年很辛苦,或许并不是回家本身,而是回家让你得面对自己仍然单身的状态,或是在被询问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你终于得看见你长久以来不敢碰触的“承诺”议题。

所以,你该思考第一件事应该不是“回家要如何应对”,而是“你真正要的是什么”?你想要的是一段稳定的关系?还是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或者,你根本不想让家人知道你的伴,怕他们知道之后会反对?当你看清楚你的担心之后,也可以尝试把这些担心化为你的需求或目标。

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美国心理学家,现实治疗法的创始人。他对精神分析不满,认为精神分析不是教人对自己负责,而是固守过去并因过去而总是指责别人。现实疗法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优点和潜能,帮助其发展成功认同经验。现实疗法的基础是选择理论,重点放在改善关系——也就是帮助当事人去讨论其生活中的一些关系,并且愿意透过什么样的努力来为已经遭到破坏的关系做努力。图为威廉·格拉瑟的著作《选择理论》的中译本封面。


现实治疗强调四个核心步骤:

(1)需求,你想要什么(Want)?

(2)你现在/过去做的是什么(Doing)?

(3)评估,你做的这些有用吗(Evaluating)?

(4)重新计划(Planning),如果重新选择,你的计划是什么?

发现了吗?你之所以一直选择那些无效的方法,是因为它通常也是种“饮鸩止渴”的方法,那些你所关心和渴望的需求,其实从来就没有被满足。

影片推荐11《命运好好玩》

给有“选择恐惧症”

每次到超商冰箱选饮料都花半小时的你! 

人生遥控器 (又名命运好好玩) Click (2006)

“我们之所以恐惧选择,是因为每一个选择,也意味着一些失去!”

如果有一个遥控器可以快转生命当中所有不愉快的片段,你会想要买吗?故事的主角Michael Newman因为抱怨工作和家庭没有办法平衡,所以总是想要快转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没想到他这样的选择,让他的生命进入了混乱、婚姻步入危机。


“如果你不能和自己想做的事齐头并进,就会在许多事情上浪费无谓的精力。等到你有机会可以做想做的事时,你或许已经没有力量或时间来完成了。”——约翰·史崔勒基,《生命咖啡馆》

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只是满足短时间内的需求,可是长期看来,它跟我们生命的目的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你浪费很多时间在回电子邮件、做那些你根本不想要做只是因为老板交代你做的工作、为了配合别人而委屈自己、甚至在一些根本不重要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我们之所以会做这些选择,因为它们看起来可以缓解我们一部分的焦虑,但我们却忘记了,每一个选择也意味着一些失去。

问问自己:如果可以慎重选择,哪些是你可以承担的失去?

12

认知治疗

“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源自于错误的思考模式。”

理论简述

不论是贝克(Aaron T. Beck)的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或者是艾里斯(Albert Ellis)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s),其实都是在讲同一件事情:真正困扰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例如,你的成长经验可能告诉你,“只要成绩不好,就是差的、没有价值的”、“我必须得到所有的人喜欢”、“如果爱我的人离开我,那就是世界末日了。”这些灾难化、夸张化、或标签化的句子,已经住在你的心里很长一阵子,当你遇到类似的刺激或情境的时候(例如工作或课业表现不好、深爱的人丢下自己等等),就会想起他们,好让你在事实的伤害之外,再补自己一刀。

认知治疗的目的,就是和你一起去挑战、驳斥这些想法:我真的是很糟糕的人吗?世界上真的没有真爱存在吗?只要我不被人喜欢,就真的代表我没有价值吗?但这些“挑战与驳斥”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过程,更多的时候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要连根拔除往往比想象中还来得辛苦。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 (又名帕特的幸福剧本)Silver Linings Playbook (2012)

影片推荐12《帕特的幸福剧本》

推荐给不相信爱情,

其实又渴望被爱的你!


“有时候,需要一颗固执的心,才能敲开另外一颗”

Sometimes it takes one stubborn heart to crack another

──Tiffany

我自己的感觉是,我们是一个讲究“感情”的民族,要直接跳到“讲理”,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在给建议之前,两人的“连结”仍然是重要的。

其实,一段治疗性的关系何尝不是如此?就像《帕特的幸福剧本》里面的帕特·索利塔诺(Pat Solitano,由亚当山德勒饰演,对!没错又是他,他在这个片单当中已经出现三次了)与蒂凡妮(Tiffany)的关系,一个是曾经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疾患男子,还没有走出失婚的阴影,另外一个是个性古怪的年轻寡妇,两个人因为“都服用过抗精神药物”而搭上线,蒂凡妮利用“陪我练习跳舞,我就帮你挽回前妻的心”找机会和帕特相处,却也因为这样使帕特和他父亲的关系越来越差。

整部影片最精彩的一段,是蒂凡妮挑战帕特父亲的非理性信念(至于内容是什么我卖个关子,留给大家自己去看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大快人心,而蒂凡妮与帕特之间的关系,让两个人的病情有要转的迹象。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奇怪的癖好、执拗的想法,就连艾里斯都为了治疗自己的社交恐惧症,强迫自己到公园搭讪一百个女生,有没有很疯狂?但也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些限制,我们才能相遇、相知、相惜、并且为彼此的生命,做一点事情。


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剧照


13

后现代心理治疗

“所有的黑暗,都伴随着疗愈的力量,所有你‘以为’的问题,同时也携带着解决问题的勇气。”

理论简述

如果你很努力地从第一个学派看到这里(给你拍拍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学派都怀抱着一种“问题取向”的信念:人是有问题的、会遭遇到困窘的、会感觉到焦虑的,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挖掘那些悲伤的剧本、困住你的童年经验,才能痊愈,从这些困窘当中解套。

可是后现代取向的治疗师认为,人和电器是不一样的。

如果电风扇坏了你还可以才开来看看里面发生什么问题,少了或烧掉了什么零件,修好之后又是“一条好电风扇”,这就是我们习惯的“问题—解决”(Problem-Solution)模式:找出原因,就可以修好它!

当你回去探索人的困境的时候,会发现案情并不单纯——我们所有困扰都是错综复杂的,你在感情上面的退缩,很可能跟儿时经验有关,你在工作上面的没自信,很可能跟家庭环境有关,而你之所以会对未来失去希望,或许是因为前任情人留给你的伤害太大,然后这些问题全部都会纠葛在一起,就像是被猫咪玩过的棉线,剪不断,理还乱。

我们都忘记了,困扰你的事情“并不会”持续一直地发生,有些时候它没有影响你那么多、也有一些时候你的确想过一些“还算有效”的方法来面对它(例如离开现场、跑步运动、找朋友聊聊、甚至睡觉也算),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与其回去花大把时间从纠结的症状当中找到问题的症结点,不如去想想“什么时候问题比较不严重?”、“有没有哪一次我曾经战胜这个问题?那时候发生了什么?我又做了什么?”,这就是“解决—建构”(Solution-Building)的新思考模式,不问原因,直接找方法!

所以叙事治疗透过说故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透过各种问句,尝试从过去的经验当中找到例外(比方说:如果你心中有一把尺,状况比较不糟糕的时候大约是几分?想象你一觉醒来,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看见你原本就有的、可以适应这个世界的能力。

有时候我们只是要“转换”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看法,重新用不同的角度去叙说自己的故事,透过一次又一次的书写自我疗愈,渐渐可以靠近那些自己不愿意碰触的伤心。


偶然与巧合 Hasards ou coïncidences (1998)

影片推荐13《偶然与巧合》

推荐给喜欢艺术片,

喜欢把同一件事情用不同角度想很多遍、小剧场很多的你!


“越大的不幸,越值得去经历。”

the greater unfortunatethe more worthwhile to experience.

——皮耶

这部法国片《偶然与巧合》,实也是在描述类似的过程。女主角在几段感情之后几乎迷失了自己,甚至在一次意外当中失去了她的爱人和儿子,于是她透过拍摄录像带的方式帮儿子完成他的生日愿望,也踏上了一条找回自己的旅程。过程曲折离奇,好不容易拍好的带子还弄不见,导演运用非常多的夹叙、倒叙、插叙这方式,带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见和诠释这个故事,女主角也从这个过程里面,逐渐去放下、接受挚爱已经离开的事实。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经验是,当对方跟你分享他的生命故事的时候,你不知不觉地也会透漏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而且在这种以故事引故事、以真引真的过程当中,即使只是简单地专心聆听,也可以达到疗愈的效果。

这就是说故事的疗愈力量。

电影《一代宗师》剧照

14

东方及宗教心理治疗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理论简述

“其实我们就算读了这么多的心理学,和年纪八、九十岁的奶奶知道的相比,还是差不了多少。”我记得要从台大心理所毕业的前几天,一位学姐侧着头这样跟我说,夏天的风拂过她的空气浏海,静静地停在我们之间。那时候自视甚高的我总是觉得,怎么可能差不多,我们一定了解更多人的心理历程啊!

但到彰化念书的这些日子才逐渐发现,其实很多疗愈的方法根本不心理也不科学,都像“好折凳”一样藏于民家之中。举凡阴阳五行、太极两仪、顺天道而生、中庸易经、果报轮回等等,都是我们的古老智慧。例如,小时候每次要考试之前,不是都会把准考证拿去放在文昌帝君前面的桌子上吗?如果去到一些不干净的地方“卡到阴”,临床上面我们可能会说是“疯狂”(Mania)症状,可是有一些父母也会去庙里面请师父“祭改”一下不是吗?

即使撇开这些看似不科学的民宿疗法,当我们在职场上面遇到人在你背后捅刀的时候,除了会戴尾戒之外,你可能还会默默地说:“没关系,人在做天在看,总会有报应的!”;当我们遇到婚姻上面的困难,也会安慰自己说“夫妻床头吵,床尾合”、“可能是自己上辈子欠他的”等等。这些来世、因果的概念,又何尝不是一种认知上面的转念?

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这最后一次的课堂当中,大家都分享自己过去由于一些宗教仪式或者是老祖宗的价值观,让自己的情绪或状态比较好转的经验。一个同学说他考前用念阿弥陀佛来放松,常常念到后来变成阿密特(阿妹我在这!),另一个同学说她妈妈在观落阴之后,发现婆婆的前世,竟然是自己的媳妇,因为这样的“理解”,一秒化解了纠缠10多年的婆媳问题。我听了心里OS:这问题如果拿到精神分析来解,到婆婆死前可能还不一定解得开啊!

甚至在婚丧仪式上面的禁忌习俗,拜堂、奉茶、大小定聘、诵经、掷筊、合掌、祷告、折纸莲花、烧金纸等等,其实这些存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种种仪式,说穿了效果都是一样的:换得我们的内心的安宁,找回心里的平静——老祖宗们不是跟心理治疗在做类似的事吗?


一代宗师 (2013)

影片推荐14《一代宗师》

意境深远,画面磅礡

居家旅行,与长辈过年之必备良片!

谈到本土的治疗与处世观,《一代宗师》大概是这十四部影片当中,唯一一部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任何一句废话的电影,由此可见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尽在不言中啊(感恩祖宗!赞叹祖宗!),8句经典台词给大家:

我在最好的时候碰见你,是我的运气,可惜我没时间了。我选择留在我自己的岁月里。

我七岁学拳,四十之前,未见过高山,到第一次碰到,发现原来最难越过的,是生活。

叶先生,今日我把名声送给你,往后的路,你是一步一擂台。希望你像我一样,拼一口气,点一盏灯。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灯就有人。

人活这一世,能耐还是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

武学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现在的我,只能进,不能停。

你知道为什么刀得有鞘? 因为刀的真义,不在杀,在藏。你这把刀太锐,先藏藏,十年后再成名吧!

其实人生如戏。这几年,宫先生文戏武唱,可是唱得有板有眼,功架十足。可惜,就差个转身。

电影《一代宗师》剧照


结  语

横跨14个学派、14部影片,一路学习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所有的疾病与症状,都是有功能的。一直遇到烂人、自讨苦吃、坏习惯改不掉、甚至是持续忧郁,都是从“看似让你痛苦”的事情中,获得某些好处。以下,罗列下面各学派对“自讨苦吃”的看法。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

为什么总是抗拒改变,自讨苦吃?

疾病的功能性,强迫性重复。重复痛苦的事情,在潜意识里带来某种快感。为了怀念和照顾的关系,或是重复早期依恋关系中的某些经验。透过重演过去的悲伤剧本、收集痛苦的点数,去满足内心的欲望,换取一个“看吧!果然是这样!”的结局。

荣格心理分析

阴影。痛苦抗拒又逃不掉的事情,就是阴影。每个阴影都有功能,因此不论多抗拒,都会继续跟随着。

阿德勒学派、存在主义治疗、现实治疗

虚构的目的论。会痛苦,是“选择”了痛苦。选择带来焦虑,是每个选择都有后果,那些看似痛苦的选择,其实也某种程度上带给满足。或许是习惯、透过表现忧郁痛苦,来换取他人的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完形治疗

未竟之事。那些一直重复的痛苦行为,其实是没有好好地去体验与经历,一直逃跑。能量从未消退,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陷下去”,直到真的睁开眼,面对。

认知治疗

固着的基模(Schema)。那些重复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有关痛苦的思考。相信这些信念让人觉得痛苦,同时又“安心”。

可以念一下这些句子:反正我就是会被遗忘的、我本来就不重要、算了啦,反正我这么糟糕、世界上根本没有真爱……

怎么样,念完是不是有某种“悲观的快感”?抗拒改变你信念,是因为改变是未知的,痛苦是习惯的。

家族系统理论

代间传递(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或是家族规则(FamilyRule)。如果,重复做一些伤害自己或身边的人的事情,可以回去看看爸妈,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发现不过是在重演他们的模式而已。

推荐电影《你在那,好吗?》这部18分钟让人泪奔的影片道尽了一切。

后现代取向

例外。前面许多学派都在唱衰,好像每个人,都有一个充满伤痛的故事一样。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根本没有什么“永远都在自讨苦吃”的人!一定有某些时刻,那些困扰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不然怎么“活”到今天的?有一天会发现,那些痛苦的事情,背后同时也蕴含着痊愈的韧性与力量。

作者介绍:海苔熊,台湾大学心理所硕士,目前是多家杂志和网络媒体的专栏作家。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和鸣记(ID:hemingji2016)。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