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個案會議

13:01地震时,校长、主任、导师、辅导老师、各科老师、家长和我,正一脸严肃讨论孩子的需要,没有手机发出警报,因为全关静音。一两秒间冲出会议室向下望,许多学生不安的站在操场,咦,究竟平时演习教我们躲到桌下还是跑到空旷处呢?

地震后个案会议继续,我终于了解到个案会议开与不开,在大台北各个学校差异极大。有的学校发现异常或高风险行为,主要是自杀意念,立刻通知家长尽速就医,明确要求服药,要求告知医师自杀意念,要求开立诊断书,要求一、两周内开个案会议。也有学校以各种方式帮忙孩子,不召开会议。哪个更好呢?端视家长与校方的期待是否一致,如果有家长感到被冒犯、太快动作了、太严重与可怕了,也就有家长一直等、一直催促校方开会。

对我来说,个案会议是一次面对面沟通机会,集合对孩子最重要的人,父母与师长,人们见面就有感情。看着老师们匆忙吃饭、讨论、赶第五节授课,家长有的掉泪有的忍住,我知道个案会议很奢侈,孩子享有众人关怀照顾,我更觉得个案会议具有疗效,开会当天以及之后,孩子挣扎适应力量加倍。召开会议也表示亲师关系在水准之上,其他难以沟通和见面的情况非常多。

父母与校方的期待如何一致?从入学前是否告知特殊生身份,到资源班排课五节还是六节,孩子能在辅导室待两节还是半天,作业小考能免去部份吗,每项都是难题。是以不一致很常见,沟通后达成共识很常见,短期冲突长期合作很常见,只要说与听就有机会。我希望见到学校与家长沟通,最好手上每个孩子都开个案会议,我愿意成为亲师沟通桥梁。

回到今天下午一点零一分,地震是客观事实,人们知觉和反应各不同。开车走路的人很吃惊人群冲出建筑物,相反的,惊魂未定逃难者讶异路人无知觉。这让我想到一则知乎提问“人自己有心理问题时自己会知道吗?”我的回答如下:

『提问指的是病识感(insight),意指患者是否知道自己生病,知道自己需要治疗?这个词广泛运用在精神科,显然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更模糊。

一位癌症患者知道自己罹癌吗?还是只觉得疲倦、没体力、体重减轻,想着减少工作量,聘请健身教练。

每天翻滚两小时才能入睡的人知道自己患失眠症吗?他以为整晚不睡才是失眠症。

病识感不是单纯分为有、无两种,而是具阶层与程度划分的。

持续多年情绪低落与第一次自杀意念及计划之后,他判断自己患抑郁症,需要医疗协助,他有完全的病识感。

在另一个情况里,拒绝上学两年,沉迷网络交友与网路小说,无法走出家门的他知道自己生病了,但不觉得需要就医,他不认为打扰谁或造成伤害,省着些花用,父母养得起,他有部份病识感。

在家人陪伴下前去精神科门诊,医师诊断为妄想症,患者自己的感觉是有些不对劲,疲累或情绪不佳时听到人声尖酸批评他,他相信更强大的自我能克服,而不是生病,也不需要回诊,他只有很少的病识感。

完全没有病识感的情况就不必提了。

最后我要问的是,你怎么知道自己没有心理问题?当我们把提问更加明确为“你如何确定自己没有心理疾病?”若你翻过整本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你会很吃惊的!』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