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能说晚安的好友都没|为何世界越热闹我们越孤独?

文:文小宁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1000个微信好友,1个能说晚安的都没有|为何世界越热闹,我们越孤独?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独处和孤独。

“他是一位「独居老人」,在一家工厂里做着门卫。每天晚上11点准时打卡上班,工作内容就是拿着手电筒巡视工厂每一处角落,确保一切安然无恙。做完这些后,他会在天亮之前回家。由于和其他人有着时差,他总是一个人吃饭睡觉工作,没有任何人和他说话。”

听完这段描述,不知道你的脑海里会不会自动联想出这些词汇:

 

孤独、可怜、凄凉、没盼头、没人关心……

 

但事实并非如此。

 

西班牙短片《Justino – Loteria Nacional》(中译名:你并不孤独)中的这位独居老人Justino把一个人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没有人和他说话,他就和工厂里的玩具人偶交朋友:

 

他将这些玩偶摆成可爱的pose,然后与他们合影;


他按照足球比赛的经典站位放置玩偶,然后和他们踢足球;


他会在吃饭的时候,用叉子举起盒饭里的肉丸,放在玩具人偶的鼻子前,然后调皮地送进自己的嘴里。

虽然平日里见不着人,但他对周围朋友的关心却时刻在线:


他将人偶摆成服务生的样子,为上早班的同事递上一块蛋糕;


他把洒水壶塞进人偶的手里,为园丁灌溉花朵;


他在货物传输带摆上造型滑稽的人偶,只为逗流水线上的工人们一笑。

在西班牙狂欢日(cumple carmen)的前夜,他用人偶堆起了一棵巨大的发光松树,路过的所有人都为这一梦幻景象深深着迷、感动。

Justino 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周围人的热情,给朋友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和温暖。

 

为了感谢他的这份付出,人们在狂欢日这天特地在工厂留到深夜,只为与来上夜班的Justino共同庆祝这一节日时刻,不让他落单。

尽管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但积极与世界发生联动的Justino却很少在生活中感到孤独。

 

相比之下,生活在拥挤人潮里、手机通讯录里躺着几百个好友的我们,却变成了孤独易感人群。

独处不等于孤独

孤独才有害身心 

在心理学上,独处(alone)和 孤独(lonely)并不是一回事。

 

前者是一种客观事实,而后者则是一种主观感受。

 

心理学研究者 Weiss 认为:孤独感是自己所期望的交往水平,和实际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

 

这种差距的来源有两个:


  • 一个是实际的朋友数量与期待中有差异;

  • 一个是实际的朋友亲密度与期待中有差异。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身处人群中,却依然可能感到孤独。因为周围的人虽多,却没有一个能畅所欲言的亲密好友。

 

尤其是当你吃到一顿好吃的餐食,却发现微信通讯录里的1000位好友没有1个能分享这份开心时,这顿饭可能会突然变得酸涩起来,这种滋味便是孤独。

 

人人都会有偶尔孤独的时刻,但如果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则会严重伤害到我们的身体。

 

一项关于孤独和健康的文献综述研究发现:孤独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脏病、中风、高血压)的风险。

 

一方面是因为孤独这种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慢性应激的状态;

 

另一方面,人们往往会在孤独的时候,采取一些不健康的排解方式,比如喝酒、吸烟、暴饮暴食、熬夜打游戏甚至物质成瘾。

 

如果你能享受独处的状态,并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秩序,当然很好。

 

但如果你在独处时甚至非独处时,都感到孤独不已,那么了解自己孤独感的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去摆脱这种状态,对你的生活幸福感来说,尤为重要。

 

“自我孤立型”孤独患者: 

孤独都是我的错

没有人会主动选择陷入孤独。


很多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在无意识中,一步步将自己推进了孤独的深渊。

 

有关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的研究发现,消极的归因方式(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对孤独感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具有消极归因模式的孤独患者,常常会把别人对自己的负面反馈解释成:

 

都是我不好,我的孤独都是咎由自取。

 

而当这种「我不好」指向了自我稳定人格特质后,孤独患者便会愈发地感到无助且失控。比如:


当别人开玩笑的时候,孤独患者会觉得:


他一定是觉得我很蠢很可笑吧

 

当别人拒绝了一个邀请,孤独患者会觉得:


是我过分主动、一厢情愿、自作多情了吧

 

甚至,当他们在微信群聊里冷场,都会自责到:


都怪我不会说话、不够幽默,让大家尴尬了。

 

我没有价值、我不被人喜欢、我缺乏社交能力”


这些内心戏导致的后果,就是社交中更多的回避和退缩,甚至对他人产生敌意,深深陷入孤独的自证恶性循环之中。

 

如果你就是这类孤独患者,不需要太过担心。

 

因为光是意识到自己存在这种思维偏差,就已经能对你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一旦你意识到:“我对人际关系消极信息较为敏感,容易把信息的内涵往糟糕想”。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对思维进行积极调整。

 

要知道:其实“我的人际关系没有我想的那么糟糕,实际上要好很多的”。

 

而这种积极调整,落实到具体思维过程上,就是:


 去寻找事件背后的更多可能性。

 

不要只从自己身上找稳定的、不可改变的原因,试着去找找外在的、可变的原因。

 

比如:


“他拒绝我很可能只是因为他有了别的安排,而不是因为他讨厌我”

“群聊冷场很可能只是因为大家在午休或者工作忙,而不是因为我不够幽默”

 

停止自我拉扯,撕掉自己给自己贴上的“社交低能”的标签,学会合理“甩锅”。


你会发现,自己的孤独,其实是一场源于错误归因模式的幻想。 

 

“过度依赖型”孤独患者:

孤独,是因为欲望无法被满足

当“自我孤立型”孤独患者将自己封锁起来,变成社恐时;另一群人却因为社交欲望过强,挣扎在孤独沼泽。

 

我有一个异性缘很好但单身多年的朋友小周。

 

和他吃饭时,他的手机会不停出现微信消息弹窗,而他总能在不同的微信聊天界面切换自如。

 

我们都说他是海王,他反驳说:


“这样至少随时都有人和我聊天。如果只有一个拍拖对象,万一她有天不理你了,你该多孤独。

 

尽管小周的“养鱼”并不可取,但他的这番话却是很多人的心声。

 

这句话的本质在于:为什么我们非得从与他人的高强度社交中,才能缓解孤独呢?

 

其实,除了你自己,没人能一直陪着你。

 

如果我们无法在独处时获得平静,也就很难在社交中,获得稳定的安全感和真诚的快乐。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所言:


独处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与自己融洽相处的能力。也是在没有外界他人存在之时,还能很好地回应自我内心冲动与需求的能力。”

 

学会自给自足,才是消解孤独感的最终皈依。

 

这意味着:

 

一方面我们需要树立健康的边界意识。

 

明白自己和他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再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

 

  • 朋友就应该随叫随到;

  • 室友就应该每天叫我一起去吃饭;

  • 恋人就应该在我难过的时候陪在我身边……

 

这类过高的社交欲望,不仅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压力,也会让无法满足欲望的我们持续性失落。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内在客体,自己给予自己陪伴、抚慰和肯定。 


通俗点说,你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温尼科特指出: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初始阶段,内在客体都是母亲的形象。

 

当母亲能够很好地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和内在客体的关系就是良好的。

 

长大以后,虽然母亲离开了,但这种客体意象却会一直刻在我们内心深处。

 

假如你的内在客体是良好的,那么当你感到脆弱、遇到困难时,它会帮助你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反之,你就总是会依赖于他人,来满足自我的需求。

 

如果你感到自己的内在客体并不坚固,不需要太过慌张。


 我们可以通过一件件自我关怀的小事,去重建内心,让内心更有力量。

 

我有一个在北京独居了好几年的朋友,她跟我说:一个人住的这几年,我变得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

 

每天出门前都会看好天气,选择合适的衣物,不让自己太冷或太热;

 

每天晚上下班回家,会为自己精心做一顿饭,犒劳一天的疲惫;

 

甚至睡前她还会认真总结这一天的小确幸事件,心怀感恩地入梦。


 没有人在她身边,她就当自己的照料者。

 

正是这些看似简单的、自我关怀的小事,让她即使独居也丝毫不觉得孤独。

 

因为,她心里一直有个客体在陪伴她、关心她、抚慰她。这个客体让她知道自己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有力量的。

写在最后

 

《你在哪一刻觉得自己很孤独?》这一话题截止今日,在知乎上已经有了十万关注者和四千多万阅读量。

 

一位刚上大学的十八岁少年说:


“宿舍里大家有说有笑,自己却一句话都插不上。这种感觉最孤独。”

 

一个已婚五年却遭遇丈夫出轨的少妇说:


“深夜精疲力尽地哄完孩子入睡,走廊上留给老公的灯却依然亮着,仿佛那个深爱过的人永远不会回来了。这种感觉最孤独。”

 

孤独的人们企图在这里找到共鸣,却孤独地发觉人类的孤独感并不相通。

  

好在,孤独有解。 


不管是因为害怕被拒绝,而藏起社交触角的“自我孤立型”孤独患者;还是无法忍受独处、需要高强度社交的“过度依赖型”孤独患者。

 

都有属于自己的孤独解药。

 

孤独并不可怕,它只是在提醒我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提醒我们:

 

嗨,去和好久不见的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以上内容,分享给所有独自一人却努力想过得更好的人。

 

如果没有人在你身边,也请你好好照顾自己。或许,有一天你会发现,像动画老人一样,你并不孤独。


点个在看,愿你能享受独处,也愿你能有人陪。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1.刘小磊. (2016). 大学生归因方式、孤独感及冲动性对手机依赖倾向的影响研究.
2.Weiss, R. S. . (1987). Reflections on the present state of loneli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2).
3.李瑶, 余苗, 张妩, & 钱铭怡. (2013). 高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偏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1), 122-125.
4.Winnicott, D. W. (1958). The capacity to be alon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416–420.

作者简介:作者文小宁,北师大心理硕士生,表达欲超强的新媒体打字员。本文转载自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