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游戏丨真实版狼人杀揭秘,好人如何一步步变成恶魔

文:唐一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6轮游戏后,你会杀死最好的朋友:真实版狼人杀揭秘,好人如何一步步变成恶魔

你玩过“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吗?

想象一下,那个唱着歌的小伙伴背对着你,突然歌声停了。

转过身来,看着你们。

你赶紧定住身子,变身“木头人”。

而你身边的小男孩,一个不小心,没站稳,栽倒在地。

你刚想着“哈哈,他输了,下次该轮到他抓人了”。

结果,远处突然传来一声枪响。

紧接着他身体一歪,躺在一滩鲜血中……

此时你心里一定开始骂:“玩个游戏而已,怎么还得玩命?”

这就是最近爆火韩剧《鱿鱼游戏》的剧情,豆瓣评分8.0。

故事设定其实很简单:

456个背负巨债、走投无路的人,一起来玩6轮游戏。最后只剩下1个赢家,可以拿走456亿韩元(约2.5亿元)的奖金。

那其余455人呢?

不好意思,输了不是出局,而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一二三木头人”,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关桠糖,10分钟内玩家抠不出完整的糖饼里的图案,就会被一枪爆头;

第三关拔河,输的一队会被直接拉下高台,活活摔死。

……

别人玩游戏,输了,最多只是被同伴嘲笑几句;

但在《鱿鱼游戏》里,输了,会死。

因此,在生死面前,每个人都展露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有的人趋利避害,为了保命,亲手把人推下高台;

有的人执着复仇,自己死也要抱着仇人一起跳下去;

当然,也有的人在生死面前,依然可以向弱者伸出援手

关于人性,心理学家弗洛姆曾发出一句叩问,震耳发聩:

人,到底是“狼”还是“羊”?

看完这部电视剧,或许我们都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今天,壹心理就跟大家聊聊:生死抉择下的“人性”

什么时候,人会变成动物?


什么样的人,会愿意参加这个死亡游戏?

“失意者”。


456个玩家,都是欠了一屁股债的底层输家。

但其实,在游戏开始之前,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并非十恶不赦

更有不少,堪称好人。


比如李政宰饰演的男主成奇勋

他曾为了反抗剥削,组织罢工,失败后又经营过各种小店,但最后都倒闭收场。

更惨的是,老婆也带着女儿另嫁他人。

于是,成奇勋逐渐变得消沉,整天赌马,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但即便如此,他也并没有抛弃良知

在鱿鱼游戏中,遇上弱者,他总忍不住要伸出手。


看到落单的女主姜晓,成奇勋就暗暗叮嘱“如果有不对劲,赶紧跑到我们的阵营里”

看到老爷爷尿失禁,屁股湿了一大块,他还脱下外套帮忙遮住。

可以说,此时的男主,还保有了大部分良知。

但随着闯关的深入,游戏的残酷一面,开始越发赤裸地上演。

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把良心嚼碎了咽下去,一头扎入了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


成奇勋也没法独善其身。


在弹珠游戏的环节中,成奇勋担心没有人愿意和老爷爷配对,就选择跟他一组。

没想到,这一关的考验是:谁先输掉手里的弹珠,谁就出局

这是一个“两个只能活一个”的游戏

一开始,成奇勋还想着公平对决,生死不怨。

但很快他就发现,根本玩不过对方。

看看手里所剩无几的弹珠,再看看守卫黑黝黝的枪口。

成奇勋陷入了挣扎。

当他发现老爷爷因为阿尔茨海默症,根本记不住之前说的话的时候。

他颤抖地改了口,用欺诈赢下了一局。


最后如果不是老爷爷为了报答他的帮助,主动送出藏起来的最后一颗弹珠。

恐怕成奇勋会彻底沦为只剩兽性的怪物。

男二曹尚佑,黑化得更加彻底

一开始他还会主动提醒成奇勋:“可以让前面的人挡住自己”

游戏中止时,他还主动给钱,让巴基斯坦小哥搭车回家。

但当他被追债短信逼得走投无路,想要自杀一了百了时,面对游戏的“召唤”,他恶念陡生:

既然都是死,为什么不拼一下成为游戏的赢家?


曹尚佑内心的“恶”,不断生根发芽。

于是,在游戏重启后曹尚佑利用巴基斯坦小哥的心软,骗走了他手上所有的弹珠;



走玻璃天桥的环节,他猛推前面的玩家,结果玻璃爆裂,对方被活活摔死。


前后对比,令人后背发凉。

而成奇勋和曹尚佑的黑化,不过是所有玩家的一个缩影。

“我只是想活下去”,仅此而已。

弱肉强食之外,也有光芒


但如果据此就判定:这部剧就是赤裸裸地展示了,人性是多么经不起考验。

那也不尽然。

哪怕在生死的拷问下,仍有人写下了另一个答案

比如那个巴基斯坦小哥。

他在第一关冒着生命危险,救下了素不相识的成奇勋;

之后又藏下玉米,留给曹尚佑吃。

哪怕到了“两个只能活一个”的弹珠环节,他眼看就要赢了,却仍不忍心让曹尚佑输掉性命。

而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弹珠游戏”里的一对女孩组合。


按照规定,她们必须在30分钟内分出胜负,但两个女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交流着过去的人生。


其中一个女孩姜晓,是脱北者,爸爸在过江时中枪被水冲走,妈妈还留在朝鲜。

她把弟弟安置在了孤儿院,自己靠偷窃赚钱,最大的希望是能把妈妈也接过来,一家人住在一起。

而另一位女孩智英,从小就被爸爸家暴、性侵,在目睹爸爸杀了妈妈后,她再也不能忍受,拿刀捅死了爸爸。

这两个被世界抛弃的女孩,就在这短短的30分钟里互诉衷肠,在同样残酷的游戏世界中,品尝着最后几分钟的温暖。


时间快到了,她们扔起了弹珠,比谁扔得离墙更近。

轮到智英时,她故意把弹珠扔在了自己的脚下。

还笑着解释说:


“你有理由留在这里,出去之后,记得去找你的弟弟和妈妈,还要去济州岛。”



在落日的余晖里,她微笑地看着姜晓远去,然后静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

在人生最后30分钟,智英已经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

在这一刻,没有杀戮,没有算计,有的只有人性中让人落泪的温暖


所以她说:“谢谢你,跟我一起玩。”

人无善恶,只是看你怎么选择


很多观众,都被这其中人性的复杂所震撼。

那些徘徊在善恶边缘的人,到底会选择走向哪一个岔口?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人心:善恶天性》一书中,有一个精辟的解读:


“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好人或者坏人,有的只是一个人做了好事或者坏事。


而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像《鱿鱼游戏》那样,时刻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但依然可以肯定的是,善恶确实总在一念之间

哪怕我们自诩善良,依然有可能在压力之下,违背初心。

那么,普通人到底会在什么情况下,化身恶魔?


心理学家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一书中,给出了以下3点:

去个人化去人性化以及姑息之恶

a. 去个人化


就是把个人淹没在群体之中。


这样个人做的恶,就能推给集体,而让自己免去背负心理上的压力。

在《鱿鱼游戏》中,参与者都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每个人都能把自我隐藏在最深处,一言一行得以肆无忌惮。

那些拿枪的守卫,同样只有编号,而且他们戴着面具,只按照面具上的图案区分身份,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正因为如此,他们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执行命令,成为这场杀戮游戏的最佳工具人。


甚至那些观看比赛的土豪,也一样戴着奢华的动物面具。

没有个人,也就没有了道德压力,不用顾忌被发现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就像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彬彬有礼,却在网上肆无忌惮地谩骂,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去掉个人身份,把自己融入群体之中。
《乌合之众》也有类似的观点: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



b. “去人性化”


就是把对方从“人”的行列排除,丧失掉“人”的地位。


这样就可以暂且搁置道德感,不需要以对待“人”的理性去对待对方。

在《鱿鱼游戏》中,管理者让参赛者觉得,身边的人不再是同伴,而是来抢夺资源的恶魔。

果不其然,关灯之后,每个人都痛下杀手,只为了少一个竞争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国纳粹。

他们不断宣传“犹太人是猪”“犹太人都是下等民族”,让士兵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完成屠杀。

杀一个人,自然压力山大。


但杀一只鸡呢?


是不是理直气壮许多?


c. 姑息之恶。


意思就是,当我们被动地观看罪恶,却不肯挑战罪恶时,很容易就会模糊善恶的界限,甚至成为罪恶的一份子。


《鱿鱼游戏》正是如此。

玩家参与其中,目睹强者对弱者痛下杀手,

久而久之,便被游戏同化,沦为这血腥杀戮的一部分。

分清别人和自我,是人类的必修课


当然,环境时刻在变化,人性也如此复杂。

偶尔做不到伟光正,也无可厚非。

但我希望大家可以记得:

我们始终拥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


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的我们,拥有一种特殊的细胞:镜像神经元。


用于感知他人的情绪。


靠着这些细胞,我们才习得了共情的能力,从弱肉强食的动物,进化成可以合作、有同情心的人。

能够感知他人的痛苦,是漫长的进化赋予人类最珍贵的礼物。


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牢牢握紧这把枪呢?


心理学家鲍恩曾提过一个概念:自我分化

简单来说,就是:


  • 分辨感受和事实

  • 区分自己和他人

分不清感受和事实,就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等同于事实;

而没办法区分自己和他人,则非常容易把别人的感受,当做自己的感受。

比如,父母说“这个人不适合你”,于是你也觉得对象跟自己不合适。

那你就是把父母的感受,当做了自己的感受。

低自我分化的人,容易按照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

自然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做出本不属于自己的选择。

一旦面对考验,就很容易随波逐流。


比如《鱿鱼游戏》中黑化的成奇勋和曹尚佑。

而想要做到高自我分化。


首先要做的,就是试着去质疑:


这到底是别人的感受,还是我自己的?


在做出行动之前,也可以思考一下:

我这么做,究竟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


《鱿鱼游戏》里有一个卧底警察。

每天工作结束后,他都要偷偷记录下当天的见闻与感受。

这当然是为了锁定证据。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太容易失去感知能力,进而迷失自我了。

警察小哥也是用这个方式,避免自己被环境所同化。

诚然,生活某些时候,会像《鱿鱼游戏》中待闯的关卡,不断有乌云遮住我们的望眼。

身边的人,也会做出像那些“参赛者”一样的举动,令人生厌。

但我依然相信:


即使在阴沟里,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仰望星空。
乌云散尽时,一定会有“善”的光露进来。


所以,下一次如果你接到了“鱿鱼游戏”的邀请来电,试着问问自己:


我要去参加吗?每一个关卡我会怎么做?我究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已经有了答案,不妨把它写在评论区,看看有没有一样的同路人。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唐一,情感咨询师,知乎情感领域优秀作者,回答点赞+收藏超15万。。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