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适应的难点——物理课

01

咨询故事


“吴老师,我的手总是在抖动!感觉有病呢!”小钰说。

“怎么抖动呢?”吴老师问。

“您看,就是这样,把手放在桌面上,它自动会抖动!”

吴老师没有看到小钰的手指很明显的抖动,确实有一些微微的动,但也符合正常躯体微调。

“我好像也会这样!”吴老师把手放在桌面上,手指不自主地抖动着。

“不是的,吴老师,您的没有那么抖,您看我的,很明显的。我越想控制,越是控制不住。我很紧张,会不会有病啊!”

“有没有去医院的科室看过,比如神经科?”

“我妈带我看过好多医生了,都是主任医师,也没有说什么病,开了一些药,好像吃了也不见效。”小钰回想起过去几个月跑医院的经历,吃了不少苦头。不仅每次要检验核酸,还要各种提前预约挂号,煎药喝药,中药西药都吃了一大堆,但是手抖动的毛病,一点也不见得好转。妈妈工作也挺忙的,不得已放下单位的工作,陪着自己在各家医院奔波,有时候单位的事情没有做完,跑完医院还得回去加班,人都憔悴了许多。

一想起妈妈的辛劳,小钰不自觉把脸转向窗户那边,在眼眶里打转的眼泪憋了回去。

小钰的这些行为,都被吴老师看在眼里。

根据过去的经验,小钰的躯体症状不是假装的,确实感受到因为手抖动感受到心理的焦虑,焦虑又会加剧手抖动的症状。

这种年纪的来访者,大部分躯体症状问题,和学习有关。

“我们先放一放这个手抖动的问题,你能说一下学习情况吗?有没有什么学习困难?”

“嗯,我高一了嘛,以前的成绩都非常好,班级里都是前三名的,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下降很快,特别是物理,压根儿就学不会。以前初中的物理课,都几乎拿满分的,怎么到了高中,物理不及格呢?这个和手抖可能有关系,我觉得是手抖了,然后没心思听课。”

果然是学业压力的问题。但手抖的症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后来,吴老师针对小钰具体问题展开咨询,经过几次咨询后,小钰掌握了物理的学习方法,也对高中课程有信息了,手抖的躯体症状也消失了。

为什么有一些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课跟不上呢?

02

学习障碍的数据


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基础教育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人数是在所有学龄学生中的比例在4%到6%之间,这个比例几乎保持不变。13%的学生在一个或多个科目上有学习障碍。例如,在美国,每年有5-10%的学生被检查并诊断为“学习障碍”,澳大利亚的政府报告,每年有超过20%的人需要心理学家的帮助,但实际上需求帮助的学生可能是40%。

根据调查发现,在所有科目中,学生对于物理学课程的适应性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

究其原因,是初中的物理相对简单,到了高中,物理课的难度跳跃式提高,很多学生不能适应高中的课程。又由于很多物理老师采取结构化逻辑的教学方法,对于很多感性的孩子来说,物理老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自己,感性的孩子上课听不懂授课,下课不会做作业。

那么,孩子学不会物理课,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直接的影响是造成对学业的抗拒、回避,不喜欢学习了。学习成绩下降,大幅下降,特别是一些名校考上来重点高中、重点班的优秀学生,成绩下降得非常严重,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间接的影响是,造成一些身心疾病,比例产生心理障碍、焦虑抑郁、严重的会造成重度精神疾病,还有一些影响身体健康,莫名产生一起躯体症状,比如有一个学生在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觉得直接好像控制不住手抖,看了很多医生,也没有查出什么具体的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感性的类型,请看这本书《感性理性系统分化说》。

 

03

学习物理常见的困难原因


列出来的困难,大部分是感性孩子面对的困难,理性的孩子很少遇到物理学、数学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面临以下困难,遇到的常见困难如下。

首先,有些学生有学习物理的意愿,但缺乏毅力,不知道如何去做。他们想学习物理学,但他们缺乏方法、韧性和决心。

其次,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学不好物理是因为自己笨,因为没有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理论,基础知识薄弱,经常被老师批评和责骂,被同学取笑。他们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训斥,觉得自己很笨,不能学好物理,于是就放弃了自己。

第三,学生因为物理成绩不好而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抵触情绪,放弃了学习物理。

第四,学生学习物理只是因为成绩。没有努力的精神,遇到问题或考试失败就放弃了。

遇到问题或测试失败时,就放弃物理学的想法

高中生觉得物理难学,为什么?


和物理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有关。

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呢?

认知心理学家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 前运算阶段(2-7岁)

  •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 形式运算阶段( 11岁-成年)

1 、感觉—运动阶段(约0-2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受感觉和运动的分化所支配。在新生儿中,有一系列的动画。后来的发展是对环境刺激的感觉和运动的组织。正是在这一阶段的后半段,感觉和运动发生了分化和适应。

2 、操作前阶段(约2-7年)


从大约2岁到7岁,孩子处于操作前阶段。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的各种感知—操作模式开始以表象的形式内化。随着特定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能够更频繁地使用符号来代替外部世界的物体。特别是随着语言的出现和发展,儿童能够越来越频繁地用表达性符号替代外部物体,但他们的语言和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概念,他们的思想仍然受限于具体的直观表征。他们仍然被具体的直觉表征所束缚,而且他们很难从感知中解脱出来。

然而,在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创造正确的形状。他们的决定是由直觉思维支配的。例如,两根相同长度的棍子只有在端对端放置时才能被认为是相同的长度。

如果一个放在另一个前面,就被认为是长的。

3、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入具体操作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儿童在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思维,因此他们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因此能够进行逻辑思维。

然而,在这个阶段,他们还没有能力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就有可能进行逻辑思考。在具体操作阶段,儿童只能就具体物体进行思考。换句话说,思维的内容和形式还没有被分开。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


在这个阶段,学生形成了一种推理逻辑,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类型的问题中得出结论,无论是否有具体的对象。他们能够理解形状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无论是否有具体的对象。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假设-检验、抽象和系统性思维。他们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假设-检验思维、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

许多在初中学习好的学生,在高一年级学习物理时碰到了“台阶”,普遍感到高一物理难学。

由于人格特质的差异,学生在形式运算能力存在差异。这也可能导致对学习的兴趣不一样,以及学习成绩差的会产生学习障碍。

有调查显示所调查人中共有24.6%的高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维障碍,其中有2.8%的高中生存在严重思维障碍,高达21.8%的高中生中存在比较严重的思维障碍。可见,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障碍是思维障碍。

 

有高达17%的学生做物理作业时,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有24%的高中生, 很少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

04

怎么把物理学好呢?

不论国家对于教材做出什么调整,不论对物理的整体框架和考点内容、能力要求、 题型示例作出了哪些调整,物理课程教学和考试仍以力学和电学为主,都有哪些内容呢?

如牛顿运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电场与磁场、 电路、 电磁感应、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等。

所以,高中物理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力学,第二部分是电学。

然后再进一步细分,力学有哪些知识,电学有哪些知识。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力学部分,力学部分有一个重度内容是“运动”,那么怎么掌握“运动”的知识结构呢?

建议学生画一个结构图。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知识有总体的理解。

让学生对知识有结构的理解,够吗?

还不够。

要让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要引导学生有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的能力。

抽象问题具体化,也就是表征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比如知道加减乘除,小明一天吃2个鸡蛋,请问10天吃多少个鸡蛋。表征问题是2*10。

表征问题就是分析和理解问题,并在头脑中把问题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

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不能正确解决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建立起问题的正确表达。学会了表征问题,也就学会了答题。

要注意三点:


一是要提高问题表征的准确性,不能错了,比如前面的案例,只能用乘法,如果用加法,那么效率就降低了。

二是要善于使用感性的视觉表征,如图形和表格,把抽象的信息转化为图形,有助于对问题的准确表征。

三是要提高对问题表征的深度,知道这个问题用哪个理论、原理。比如,“汽车从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5m/s2,此时恰有一辆电单车以5m/s的速度从汽车旁边驶过,自行车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问汽车在什么地方追上骑自行车的人?”

 

要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必须准确分析两种车的运动情况,通过两车运动的简单示意图,建立准确的问题表征。通过对图的分析,可以得出“汽车追上自行车时二者位移相等”这一表象与原理的关系。

对于感性的孩子,要注意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要注意知识建构和知识表征。希望各位家长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