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隐形攻击,你可以不忍

文 | 周小宽
来源 |  周小宽(ID:xiaokuanjoy


01


能够在生活中适度的表达自己攻击性的人,才能够活得舒畅。

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行为受两种东西的驱使,一个是性驱力,另一个是攻击性


尽管后来性驱力的这种说法被很多人所质疑,也曾经被颠覆,但是人活着是需要有攻击性的。这个观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攻击性是我们的本能,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在一些层面也有着对他人的攻击。


可以这样说,攻击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也并不是一个违背道德感的,特别糟糕的事情。它其实非常普遍而又正常地存在于关系之中,因为这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

曾奇峰老师曾经打过一个这样的比方,他说假如在一个60人的班里边,有个人考了第一名,那么他就攻击了全班的59个人,因为那59个都没有考过他,这是一种攻击性的象征化的表达。


而在生活中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成功可能就攻击了其他不够成功的人。

而一个人在道德层面的高尚,可能就攻击了其他没那么高尚的人,

甚至一个人的大度和容忍,也攻击了其他不能够做到这种态度容忍的人。

一个人的自信也攻击了那些做不到像他那样自信的自卑的人。


02

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位朋友L有一段时间就深深的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她跟我说了一个情景,说有一次参加一个小范围的朋友聚会,在说这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那次L很开心地跟朋友们说「我在日本玩的时候买了一个二手的香奈儿包,花了几千元,我很喜欢也觉得很划算。但是在座的另一位L的朋友H就马上说,你花几千元买一个包包,这有什么可高兴的,我看你还不如多花点精力去造人,你现在结婚三年都还没有跟你老公生个孩子,你也不着急!

不知道,你听到这句话有什么感觉?


我们既可以说这位朋友H的表达是语带关心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这句话是有一些攻击性的。


作为L的一位朋友,当L结婚三年没有生孩子,朋友H并没有去关心的婚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或者夫妻二人的身体有一些隐忧,亦或是朋友自己对于生育方面有一些自己的考虑。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相对公开的场合,这个人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突破了我朋友L的界限。从买包包这件事一下子就扯到了这有什么好的,你为什么不去生个孩子这样的一种表达。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当我带入自己到这个情境中,我是体验到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可以说这种隐藏的攻击让我的这位朋友L觉得很难发难,陷入了两难之中。如果L告诉对方你这样说让我不舒服,但是又没有明确的不舒服的理由,这样说了就会显得自己有些小气。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也许在生活中真的时时刻刻都充满了一些攻击,而对方可能是不由自主、不以为意的。


有的时候仅仅是因为你拥有了一些他所没有的东西,也许对方产生了一些妒忌,因而产生了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恶意,可能她就会本能地进行攻击。甚至有时候你的存在就构成了对她的攻击。


但是在生活中,在你的亲密关系里,或者是相对亲密的朋友圈子,你都在不断地被这样的话所攻击,却毫无反应又不能够去表达你自己的不舒服,那么可以说其实你没有办法去活出你的攻击性,长此以往关系就会越来越不平衡。


一次这样的不舒服可以随它去,也许一会就过去了。


但是如果每次这个人都不考虑你的感受就要以这种方式说话,很难想象你在这样的一个关系里能够活得舒服。


03

那么正确的操作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意识,生活中本来就是充满攻击性的,他人对我们的攻击很多时候真的是潜意识的,也是正常的,可能也是对方难以控制的。

但是反过来,当你真的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你也需要去明确的提出和表达这个部分。


但是当我这样告诉我的这位朋友L时又有了另一个困惑,有一种担心,常常萦绕在心中。觉得如果对那些隐隐攻击的朋友,真的去表达自己不舒服、真的去表达自己的攻击性的话,就担心别人会远离、讨厌,不再和交朋友了。


我是这样回应的:第一你有这种担心,这证明了你在关系中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


其实你并不真的信任这样一个看似亲密的关系,所以你没有办法表达真实的自己。


也许这种不安全感会让你进入到一种不自觉的去讨好对方的模式,而你不自觉的讨好,则会让自己的底线变得越来越低,甚至是没有底线,也会让她人在攻击你的时候,感觉到如入无人之境。


那么其实你也是在助长了他人的过度攻击。


第二,如果说当你表达你的不舒服的时候,对方就不能接受了,对方就真的讨厌你,真的远离你了,可能就意味着你们之间并没有建立一种很真实的、亲密的、彼此信任和接纳的关系。


这也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那就证明了这个关系并不能真的滋养你,不能够给你的心理赋能。也许你只是出于恐惧,或者无限循环的模式在维系着这个关系而已。


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真的需要这样的一份友情吗?或者你真的需要这样的关系吗?



我会看到很多时候在亲密关系中,有的人在伴侣累积的过分已经超越这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自己忍无可忍了,这个人也许会去离开婚姻,或者是抑郁到需要药物治疗,甚至彻底的成为一个对关系失望的怨妇。但是,在事情发展到如此严重之前,我们也许也有其他的一些可能和选择。

和上面的例子相同的是,亲密关系中的对方,如果一再的令你不舒服,一再的在关系中侵占你的界限,甚至是对你有一些语言暴力,甚至是会动手打你的时候,你曾经怎样去回应呢?怎样去应对呢?


你有没有以你的方式很明确,且严肃的告诉他,你攻击了我,我很不舒服。我会很疼,我不喜欢你这样,你不可以再这样做。


也许如果你曾经尝试过这样表达,对方可能就会在你一再的表达中,知道你是一个不可以轻易的被攻击的人,或者在有一些方面,你是不可能接受那样的一种攻击的程度的。


那么对方也会从无意识的状态慢慢的有一种意识层面的思考,对方可能就会在你这种明确的抗议和明确的反弹后,去找到自己在关系中更适合的位置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只靠等待,只靠上天的给予,只靠运气。有的人会觉得如果我一直认真的等下去,老天爷自然会给我安排一个好的伴侣。如果没有碰到,那就是我的命。


但其实我想说,很多时候这个部分我们是可以去改变的。因为我们真的需要自己去创建关系,并且我们也要去培养关系中的对方,成为与我们合适的人。



这种培养,有点类似于一个家长去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孩子。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有被教育的孩子,他会活成什么样?也许他会没有任何的你与我的界限感,也许他会完全没有规则意识,他如何去适应这个世界?


所以孩子需要和世界上的一些边界一些规则进行碰撞的,他需要看到父母的反应,他才会知道我可以这样做,而有些事情我是不能再去这样做的。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绝对不是用一个很小的框将孩子框死,而是说我们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非常大的框,但在关系里,如果你从不表达你的攻击性,对方攻击你的时候,你从来都没有反应,那就等于你完全没有设置过这个的界限。



面对你不喜欢的攻击性感觉,你可以表达,我不喜欢。这就是设立你的界限。也是在创造适宜你的关系。


对于有的人而言,去表达适度的攻击的确是非常困难的。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比如「我不高兴,你这样说让我很不舒服,你可以不要再这样做了吗?类似这样的话,对于有的人而言,却好像隔着一座珠穆朗玛峰,似乎不翻越那座高峰就没有办法说出来。但是,翻越那座高峰又是无法想象的,自己是十分无力的。


我想我们真的需要去觉察,我们在原生家庭里有着怎样的体验,而导致了我们会没有办法去表达出我们的攻击性。为什么你和表达攻击性之间隔着一座那么高的山。

公众号简介: 周小宽(ID:xiaokuanjoy)。在这里,我和大家一起从心成长。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