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身边的拖延症,你依然有选择!

近来,网络上有则求助热贴:拖延症老公,有什么办法吗

 

实在受不了拖延症的老公,做家务要不停催促,工作上也是任何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导致工作上也远远落后于常人。

 

试过放任不管,但毕竟结婚了利益是一体的,他任何时候都不着急,经常当冤大头,付出额外的金钱时间,损坏夫妻共同利益。譬如赶不上车影响工作,浪费时间精力。

 

除了离婚,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办法?


01


你的情绪想要炸,原因可能不在你——识别身边的拖延症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儿子啊,明天就要开学了,你的作业再不写,还来得及吗,还能完成吗?

 

着啥急啊,下午找同学玩回来,我就写。玩回来了,依然不写。

 

怎么还不写啊,

 

着啥急啊还有明天上午哩


扎心到爆。

 

老公,你把碗洗了吧,我这忙着顾不上

 

等一会,等一会

 

这一会又一会直到要吃下一顿饭了,碗还在水池里安然地待着。

 

经理:小王,周一公司交给你的任务,好了没?今天周五了都,得在周六完成啊,不然就耽误事了。


行,行,明天,明天就做。

拖延症的典型表现:待着不动,执行能力差我行我素。当然了,也有极致的沉默,不作为,不吭声,不回应,不理你。

 

隐忍的你,爆炸,无语,无奈。


 

02


对方的拖延,可能与你无关——拖延症的心理原因探究

 

早期经历形成的限制性信念

 

《拖延心理学》里提到说,拖延问题很多是在早期就出现了,通常是在有控制性的父母家庭,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应该,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孩子要不断地接受 ,父母没完没了的指令,就会感到他没有权利拥有一个独立的自我。

 

而直接的反抗又太冒险,于是拖延就成了他们的一种反抗方式,有助于保留自己的某些独立感。

 

迟迟不洗碗的老公,可能不是懒,也不是故意和妻子作对,他很能就是在重复童年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当妻子发出了指令时,他会不自觉地采用童年形成的应对模式。

 

曾看到这样的故事:一对夫妻,妻子关心丈夫的身体,买了个保温杯送给老公,并提醒对方记得喝水;可在丈夫的感觉,并不好;妻子的关心,在他这里,激起了他小时候的被妈妈管的恐惧和不悦。 


因为曾经的那种被屈服和被控制的经历和感觉,深深地影响了他,如今他依然在被过往的经历阻碍着。


完美主义心态形成的失败恐惧, 让人不敢行动


 拖延者的信条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完美。 所以宁愿拖延着不做事,也不要冒着风险被人评判。通过拖延保护自己。

 

形象地说,就像短跑,他不直接跑,他一定要把自己搞成跨栏跑。当真他站到跨栏跑的跨栏前,说“我跨不了栏”,他就站在那一直看、一直看,或者说这不是我要的跑道

 

在他们的信念里,这件事上表现不好,意味着我就是糟糕的人,是个差劲的人。

 

最后,拖延来自对人际关系的恐惧,对自我心理舒适区的保护,害怕成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得到上级的认可,引来他人的嫉妒和排斥,要和群体行为保持一致等。比如:

小时候,我会害怕老师当着全班的同学表扬我,常常拖延着,不去学习,不去表现好。


 

03


对方的拖延也和你有关——如何与这样的人相处!

 

首先,了解对方的早期经历,你只看到了他在拖延,却没有看到他的背后有个人一直在督促他,哪怕这个人不是眼前的你。

 

如果对方有被过度管控的童年经历,那你的关心和爱意,在他那里,可能体验到的就是早期经历的被控制感。

 

当你觉得,“还不是为了他好”时,而对方的拖延行为让你失望,让你委屈不满时。这时先冷静下来,问问对方有没有感受到你的好。

 

如果没有,那就要收敛自己的“好”,避免在他面前,重复他早年被对待的方式。

 

以尊重和信任,给予对方充分的空间。

 

其次,把握人际边界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这个概念,就是,分清什么事情是你的,什么是我的,看事情的结果是谁承担。所以:

 

写作业是孩子的课题,不是妈妈的;喝水是老公的需要,不是妻子的;

 

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本质上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私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对方觉得这是他的事,是为自己而做

 

最后,也很关键的是,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尤其是为人父母者

 

《拖延心理学》中提到:在家庭功能不良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也更容易拖延,父母的态度和情感,打击和指责,都会让孩子觉得自卑,觉得自己没价值,很多事情不敢去做。

 

比如, 一个经常被父母打击 的孩子 ,是很难利落地做事的,或者一个时常被贬低的员工,面对工作时会因为恐惧而拖延。

 

所以,建立正性的情感联结,将要对方做的事情和正向的情感体验,比如自尊,价值感,满足等这些美好的感受建立联系,而不是相反。

 

《脱口秀》上很火的李雪琴,追踪她的成长经历,提及她的妈妈贾女士,说起来挺酷的,几乎从不约束李雪琴。


有人好奇,都考上北大了,父母是怎么教育的。


贾女士的回答竟是:你随便玩,上网,随便,出去玩,随便。

 

 或许这种放养让她有了种自主学习的劲头;

逢年过节,大家族的长辈,有对李雪琴提出一些期许,这时,妈妈李雪琴多半说的是,我姑娘现在这样挺好的,不用非得变成那样。

身为妈妈的贾女士,给到了孩子李雪琴的是,无条件地信任,接纳和尊重。

 

所以,孩子成为什么样子,都有着父母的功劳。


喜欢一句话:你变了,对方也就变了

 

原创:因其固然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