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精神虐待,请停止“自我辩解”|如何应对“冷暴力”

我们一直在强调原生家庭对于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子女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可是,你能想象得到,它甚至能够影响到我们在面对婚姻的恐惧与障碍吗?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他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伤痛:


这是一位26岁年轻的男性来访者,我们暂且叫他小杨吧,父母安排了多次相亲,但他却对那些女生无法产生兴趣,甚至连牵手的冲动都没有,更不要说有性冲动了。


他很害怕,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因而前来求助。

在咨询的过程中,他的原生家庭向我们慢慢展开。


小杨父亲是部队里的一位干部,非常严厉;母亲是军医,相当唠叨。按照小杨的说法,家里是演戏的舞台,所有人,包括姐姐,都需要配合着父亲演戏,以迎合他并不搞笑的搞笑。


因为父亲从来都不苟言笑,大多数时间都会对母亲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父母之间的沟通只有事务性沟通,父亲在对待母亲和子女时,也多是要求、指责、贬低和羞辱性的语言,家庭的氛围中严重缺乏情感的流淌。


偶尔父亲高兴了,能够恩赐家人一、二个笑话,对于其它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慎重对待的事情。所以,他和姐姐会动用脸部肌肉,演完全套。


而母亲呢,在父亲面前是沉默寡言、顺从听话的女人,但在小杨面前,却又非常唠叨。她一直强调的是: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你作为我的儿子,一定要为我争气,好好工作,给我找一个好儿媳妇。


小杨从小在父亲的冷暴力背景下成长,又背负着母亲对他的过高期待,用他的话来说,就象背负着另外一条鲜活的生命,压力无比的巨大。以至于他丢失了真实的自我,更无法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抑郁迷茫,不知所终。


法国心理治疗师伯纳德-伦珀特曾经说过:

在某些家庭,没有爱是一种系统化的虐待,重击着孩子,使他生不如死。


那不仅是缺乏爱,更是有计划的暴力,孩子不但要忍受,还会将其内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转为自我伤害的行为。


施暴者以这种间接的精神暴力的方式想要摧毁的对象大多是伴侣,但最后却会祸延子女。


当父亲或母亲无止境地羞辱对方时,子女别无选择,只能自我隔离。他们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自我,或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假使他们无法靠自己找到解决之道,内心就会带着部分伤痕,而这伤痛日后还会重现。


因此,当小杨的人生面临着婚姻的选择时,原生家庭父母之间的冷暴力就会以恐惧的形式出现在他的记忆中,他的个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就会即时启动,运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方式把自己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上,以至于影响到他对于女性的观感,无法顺利进入亲密关系之中。


这就是心理学所强调的,原生家庭对于子女的人生,在代际传递层面上的影响。



说到暴力,大部分人会想到家庭暴力,比如说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男主角安嘉和,对女主角的各种施暴行为,这一种是显性的暴力现象。


在亲密关系中,有一种特殊的冷暴力,主要指的是精神虐待的现象。因为他属于隐性行为,所以很难被大多数人察觉,甚至连当事人都很难去分辨。


一般来说,冷暴力在亲密关系中主要以精神虐待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拒绝直接沟通、言语歪曲、撒谎、或者使用讽刺、嘲笑的方式来打击、贬低、减压伴侣、否定其人格,以及展现强势的姿态来征服对方。

其目的是让对方渐渐屈服,让施虐者得以维持他想要的权力。


冷暴力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表现为:

你如果听我的,我就继续和你交往;

如果你不听我的,就说明你不爱我,我就会离开你,抛弃你。


这种状态容易导致的结果就是:受虐者逐渐被孤立起来,他会失去所有的自然反应。身边的人会很奇怪:你男(女)朋友对你那么好,你为什么还这样蛮不讲理呢?


这样的结果对于受虐者是非常不公平的,他并不知道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有些天真的受虐者会试图为施虐者解释,自行脑补他这样做的理由;

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什么,从而对自我产生不信任和疑虑,导致压力和恐惧,人格受损,社会关系受损等现象。


这种创伤并不仅仅体现在生理上的代偿失调,更多的是心灵上的裂痕,会撕破受伤的自我,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可惜的是,冷暴力的施虐主体大多为自恋型人格,主要表现为浮夸、极度自我中心、对他人完全缺乏同理心,却渴望赞美及肯定。他会嫉妒别人身上自己缺乏的东西,以及讨厌别人活得开心。对于爱的感觉,他不仅没有,而且也无法了解别人复杂的情感。因此,他很难真正感受到受虐者的悲伤和失落。


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冲突时,他从来不会把症结说清楚,也不会寻求解决之道,只是习惯于拒绝沟通,或者是贬低对方,让对方感觉这一切都是我的错,产生内疚感,从而停留在这段关系当中,被其所掌控。


但如果一旦对方提出分手或离开,他体验到的情感,更多的是愤怒、怨恨和抱复的欲望。对于这样的施虐者而言,由于他无法进入真正的关系中,所以只能通过有害的、恶意虐待的框架与他人建立关系,他们维系亲密关系的方式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模式。


所以,在实际咨询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的一种矛盾的现象:


一对情侣,男生总是对女生的情感需求没有积极的回应,常常以冷漠、拒绝、否定、羞辱、贬低的方式去对待她,让女生感觉在这段关系中很受伤,自尊受损,因为过于失望而主动提出了分手。


但非常神奇的是,分手之后的男友则变得非常热情,不断以各种方式试图挽回女生,让她心动,让她认为男生是爱自己的。但是,等到女生愿意复合后,男生又会继续以往的行为,拒绝沟通、冷漠、指责女生,甚至会变本加厉。


让女生痛苦不已:如果他爱我,为什么会这样再三伤害我?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够让自己不再受到伤害?不再经历这反复循环的相处模式呢?


事实上,我们需要认清楚一个真相,那就是:我们永远赢不过施虐者,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着手。


首先,受虐者需要认清自己被冷暴力虐待的过程,并且重新调整认知,重新审视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把双方冲突的责任全部归于自身这件事是不合理的,从而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和罪恶感。


其次,受虐者需要放弃对施虐者的理想化期待,承认并接纳自己的伴侣身上的那些人格缺陷,或者是直对自己不合理的部分,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方式保护自己。


第三,面对施虐者的精神虐待时,请遵守一个基本原则 :停止为自己辩解。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因为施虐者说出的谎言和恶意而生气、愤怒、情绪失控,因此,我们会很自然的启用为自己辩解的方式与之应对。

但这个方式最大的危险是:只要你有一点说不清楚,或者说得不对,即使没有恶意,施虐者也会拿来作为攻击你的武器。所以,这个时候,沉默是金。


因为,对于施虐者而言,对方一定是错误的,有恶意的,满嘴谎言的。施虐者自恋的人格特征,让他没有办法去想象竟然会有人不说谎!


当然,如果真的需要与施虐者直接正面接触,请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应对他,这一点很重要。另外,在你们谈话时,最好有第三者在场,通过这种间接的接触,可以让自己舒服一些,减轻焦虑与痛苦。


第四,在行动上,受虐者需要调整自己与施虐者的互动模式。将以前的过度委曲求全,改变为直接面对冲突,不畏冲突,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与需求。当然,这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力量的。


第五,受虐者需要寻求身边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这里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支持。有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对受虐者表达信任,这对于他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当然,真正有价值的支持来自于懂得重点在陪伴、提供帮助、不做评判的人,这种人不论发生什么事情 ,都会真诚的面对自己。


最后,有些案例可能需要法律的干预才能得以解决。客观的运用法律,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可以让外人看清楚事实的真相,并向虐待行为说:不!从而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文章的结尾,忽然想起已故歌手莱昂那多•科恩的一句歌词:

不够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那才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人生亦如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觉醒。如果说成长终归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就让光照进来吧,让生命之花在裂痕中绽放。

 

责任编辑: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