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离婚,请先看到关系背后的真相

我本不是喜欢八卦的人,王力宏离婚就离婚了,也没什么兴趣去吃瓜。但是,最近一两年碰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离婚,或者走在离婚的边缘,让我对离婚这件事有了一个新的感悟,当我们在讨伐男人出轨不忠、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同时,作为女性,是否有想过当时为什么选择与这个男人结婚?是否把自己渴望的部分投射到这个男人身上了呢?

 

每个人走入婚姻的原因都不相同,有些人是爱上了漂亮的脸蛋;有些人是想找个善良体贴的人,安定下来;还有些人是因为知道他绝不会欺骗她。


但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告诉我们,往往结婚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自己所想的那回事,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01

 

朋友N在相亲无数后,选择嫁给了一个三婚的男人。据说,这个男人开宝马X5, 开着一家小工厂。符合了N 的择偶标准:有钱人。

 

今年年初我惊讶的听到她已经离婚1年多了,这段婚姻只短暂地维持了三年。想当初N辞去工作,满心欢喜地去当她的少奶奶。没想到,怀孕的时候就抓到男人出轨,还被男人家暴。

 

离婚的时候,N索要房子,一开始男方非常不情愿,后来因为他迫切想走完离婚程序,才勉强答应给了一间店面房。

 

N错把嫁给有钱人当做自己就是有钱人,她把自己的幸福寄希望在“找到多金专一的王子”。可是这个男人既不多金,也不专一,更不是王子。

 

02

 

朋友S和丈夫就像是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

 

当初S丈夫追求她时每天嘘寒问暖,上下班接送。S的父母觉得男方人品实在,生意上也小有成就,女儿婚后至少能过上轻松的生活。

 

结婚后S 全职在家抚养两个女儿。她丈夫的公司也越做越大,只是每天清醒的时候基本很少能见到他了,因为他每日应酬后都要后半夜回家了。

 

S向我抱怨,曾经很多次她想跟丈夫谈谈孩子教育的问题,因为老师已经很多次反馈了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好。但是她丈夫认为他为家里赚钱已经很辛苦了,家里的事情应该都要由S安排得妥当。


现在每次她丈夫想要说点什么时,她就叫停。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已经知道他要说什么了,与其等他说出后把自己气死,还不如直接叫他闭嘴”。

 

看似强大的外表下,S 需求的是丈夫的体贴。她觉得作为丈夫应该要关心、体贴她。她不断地索取,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然而,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对方也是极度缺乏“体贴”的人,当初追求她时的“嘘寒问暖”只是“假装”自己拥有那些需要她来弥补的素质罢了。一旦热恋期过后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他开始卸下伪装,回归真实的自己。S的期望开始落空了,逐渐地变成了愤怒。

 

03

 

国际知名生命教练克里斯多福. 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到亲密关系有四个阶段,即绚丽期、幻灭期、内省期、启示期。

绚丽期即蜜月期,心甘情愿为爱,盲目被爱所吞噬。看不见真实的对方,也会想要被对方喜欢而去扮演不真实的自己。就算这段关系潜藏危机,也不会被挖掘出来,此时此刻的人们会自动屏蔽掉危机,自动的选择相信美好的事物。作者用“月晕现象”来比喻这是一个不真实的阶段。


进入幻灭期,双方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不再被错觉所迷惑,内心生出遗憾,感觉失望。从而导致人们做出引起注意力、权力斗争、报复心理、自我放逐等偏差行为。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选择结束关系。


到了内省期,人们发现真理不在外面,对待伴侣的方式也是对待自己的方式。开始从中反省自身的问题,正视内心真实的自己。


最后的启示期,两个人得到启发,发现真实的自己、对方、和真实的关系。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和对方共同成长,一起寻找爱的真谛。


所以只有觉察到自己的需求,明白只有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才能在亲密关系中感受到爱。

 

如果没有觉察,当目前的伴侣无法满足期望,我们选择结束关系、而又开始不停地寻找关系,那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失望的循环。

 

用孟的话说,觉察需求的方式是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我想要伴侣给我什么?”


然后再问问自己,“我愿不愿意放弃这项期望呢?”

 

换句话说,我愿不愿意不再把满足这项需求当作伴侣的职责?我愿不愿意寻求自己内在的力量来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呢?我愿不愿意让这种内在的力量成为我快乐的源泉,而不再把伴侣当成予取予求的对象?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直觉会告诉你该如何放手。你该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就交给你的灵魂去处理。

 

我也告诉S, 竭尽全力看见自己、接纳自己,然后离婚或不离婚,那都已经不重要了。

 

参考资料:克里斯多福. 《亲密关系》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何如处理亲密关系,欢迎关注壹心理【鲸选】: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AF093A2B4316FD387146786A9635167B/yxl

 

作者:Kilee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