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重的内卷化现象,如何坚持自我

最近一段时间,“内卷”一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从个体到宏观社会,从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到职场上激烈竞争的打工人,内卷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现象。

身边很多朋友在学习或者工作之余闲谈时,也常常会用“内卷”来自嘲,好像不管做什么都要卷一下,甚至觉得不卷就输了。

什么是内卷

那么究竟什么是内卷?

内卷是指无法从外部获取资源时,往往会选择损害群体内部某些人的利益,让少数人获益,从而导致一种持续性内耗的现象,但整体利益并没有得到增加。

内卷化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的《农业内卷化》,又称过密化。

吉尔茨提出,“农民在人口压力下不断增加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投入,以获得较高的产量。然而,劳动的超密集投入并未带来产出的成比例增长,出现了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即过密化现象。”

关于内卷化,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内卷化现象就好比一颗卷心菜,虽然很努力地生长,但因为是向内的,于是越裹越紧,最终也无法向外发展。

简单来说,内卷化就是群体内部互相比拼、内耗,大家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多,但并没有获得与付出成正比的收益。

学生时代,为了读一所好的小学或者中学,家长们会想尽办法买下学区房,面对升学时的竞争,大家又纷纷开始报各种补习班,甚至压缩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学习。

但好学校的名额有限,并不会因为大家的努力而增多,于是升学的压力逐渐增大。

工作时,原本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但为了可以更好地升职,部分人会选择加班,看到同事都在努力,其他人也会跟着主动加班,唯恐输给别人,于是996的工作模式开始日趋常态化。

长此以往,相同岗位的竞争开始变得激烈,应聘这个岗位的起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升。

大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但效率并没有得到提升。日复一日重复着低水平的工作,在有限的空间和范围内做着无效努力,埋头苦干了很久也都是在向内生长,而没有向外发展。

至于宏观社会,当个体的内卷化现象愈加严重时,达成某个目标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会增加。

内卷化是一种非良性竞争,在瓜分资源存量,却没有主动去提升资源增量,让竞争变得日益激烈,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内卷化出现的原因

引起内卷化的原因,从客观层面来讲,是资源与需求的不匹配,当竞争同一个事物的人数超过这件事物的本身存量,便会出现内卷。

内卷化是必然存在的,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内卷的现象,随着竞争人数的增加,个体机会逐渐减少,内卷便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内卷来源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的内卷化现象,都是源于我们在面临生活的巨大压力时感到的焦虑和不安。

看到周围的家长都在给孩子报补习班,也给自己的孩子安排的满满当当,只为不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想考公务员,自己也努力学习想争取加入公务员的行列。

我们总是容易被他人所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一些行为并不是出于自己想做,为是因为他人都这么做,觉得自己不做便会落后。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和他人进行比较,没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盲目地跟随别人的脚步,在不自知中参与到争抢式竞争中。

让内卷化日益严重的另一个原因,便是人们思维和目光的局限性,没有跳出眼前的圈子,被束缚在固有的资源中。

面对内卷化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内卷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但竞争的人数却在增加。

在接受内卷化存在的同时,我们要做的是不断创新,开辟新的道路,从外部获取资源。如果总是在原有的路上行走,没有变革和技术的创新,只是原地踏步,社会的发展也只会停滞不前。

对于个人而言,首先,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


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开人多的地方,另辟蹊径,去探索一些他人不曾涉足的领域。

其次,认知自我。


避免低效的自我重复,更全面地认知自己,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擅长的领域,做内心真正想做的事。

第三,保持学习,保持思考。


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任何时候也都要保持学习的习惯,社会在发展和进步,只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让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才能做到独立思考。

第四,提高自身能力,摆脱低水平竞争。


养成及时反思和总结的习惯,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挑战自我,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人生固然需要努力,但却不必参与到内卷化中,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自我重复,保持清醒,保持思考。

内卷化强化了我们的焦虑,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与之对抗,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

原创:苦咖啡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