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心课程 | 家庭中的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文: Adolescent2017
来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ID:Adolescent2017)

 摘

根据研究发现,家庭暴力近年出现得越来越多,语言暴力为主要的暴力,语言暴力对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影响巨大。


让我们一起了解语言暴力表现形式及其危害,让孩子们远离家庭语言暴力的伤害!

#上海17岁男孩跳桥#


2019年4月17日,惨剧发生在晚间十点左右的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白色轿车打双闪突然停在车流之中,5秒钟后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女子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120到场后确认,跳桥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惨剧的发生是因为男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于是母亲当时就在车里对儿子进行批评,没想到儿子居然直接打开车门冲出去跳桥。

这一悲剧的发生突出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问题,而家庭语言暴力更是导致这个问题的重要原因:

家庭语言暴力的含义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

孙明洁(2019)认为家长的语言暴力是恶性循环的,许多有暴力倾向的家长幼年时期也是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中;家庭语言暴力的原因多为夫妻不和、工作不顺、对孩子要求过高等。孙明洁将家庭语言暴力分为以下几类:



下面的一些家庭语言暴力的例子或许我们都有共鸣

侮辱讽刺型——“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你简直是个废物!”

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当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时候,有一些父母会表达一些讽刺、侮辱的话,本意或许是想要让孩子更努力,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这种语言暴力引发青少年对自我要求和对他人要求过高形成“强迫型人格”,即孩子长期处在家长的强迫命令型语言之中,长期处于紧张之中,要求事事做好,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强调凡事按严格规定的步骤来,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目标,否则便处于紧张忧虑患得患失的状态,形成“强迫人格”(杨世朝,2019)。

贬低型——“我看你就不是学习的料!读书就是浪费钱”

家庭显性语言暴力行为主要集中在侮辱贬低型,如:“后悔生了你”等此类语言暴力行为占少数,仅2%(樊佩佳,2020)。

这种贬低型的语言暴力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产生一种“我真的很差劲”的想法,从而自暴自弃。

威胁恐吓型——“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这种语言暴力开始的一两次或许会很奏效,但是孩子逐渐会当成耳旁风,或者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威胁恐吓性语言暴力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孩子变得胆小、唯唯诺诺。经常使用这类语言,会让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造成孩子对世界的错误认知,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也会造成极大的阻碍(孙明洁,2019)。

嫌弃厌恶型——“我宁肯没生过你、没人喜欢你、再也不管你了。”

在孩子成长时期,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表达一些气话,但孩子处于一个三观不断形成的时期,父母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往往会觉得自己是拖累,丧失会生活的热情,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孙明洁,2019)。

抱怨哀求型——“求你让我们省省心好不好?”

一些父母尝试用抱怨或者哀求的语气让青少年感受到自己不开心的情绪,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

这样的抱怨没有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很难在社会中生存下去。

这几种家庭语言暴力在表面上或许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家长们也没有意识到这种一种暴力行为,忽视了它给家人带来的伤害。

李雪梅(2010)就曾指出家庭语言暴力本质上是一种越轨行为,违反了道德甚至是法律,并在一定程度上促发了青少年越轨行为,青少年越轨是对家庭语言暴力的复制和继承,同时,青少年越轨又会反作用于家庭语言暴力,促发家庭语言暴力。

对语言暴力的应对措施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家庭中出现语言暴力的时候,父母和孩子都应该寻找相应的应对措施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妙招

 1. 把握“平行交谈”的时机


父母可以从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切入,再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你要说的内容上。这种非面对面的谈话方式会让父母和子女都感到轻松自在,并能引起孩子的积极回应。这种交谈的机会可以在一起散步或坐下来闲聊或干家务活动中获得。

2. 话题藏在发展的眼中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父母不妨经常与孩子一起谈谈各自对身边热点问题的看法,一起分析、讨论,甚至可以辩论,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 说不清楚时可以写下来


有时也可以把来不及当面说清的话或不便说的话写到日记里去,然后给孩子看;或者尝试给孩子写信。文字有时候能帮助我们从糅杂的情绪中准确提炼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

4. 除了说,聆听也很重要


父母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段,学会聆听,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觉得自己受重视。即使听到了错误的观点,父母切忌急于打断孩子,应该充分聆听后顺着孩子的思路启示孩子的看法可能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

孩子面对语言暴力可以如何自救

1. 找朋友倾诉


遇到父母的语言暴力,孩子内心承受的心理压力会很大。这时向朋友倾诉自己的想法,压力会减缓很多,情绪也会得到平缓。只有愿意把问题说出来,才有解决问题的机会。

2. 找亲戚劝说


孩子可以找亲戚来帮助自己,亲戚是父母的长辈,父母多少会听取一点他们的建议,劝说父母做出改变,不再有语言暴力的行为。

3. 避免敏感词


敏感词汇可能会引发父母的语言暴力,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行为现象,因此孩子应当避免在父母面前说敏感词,避免引起大的矛盾冲突。

4. 严重时选择报警


严重的语言暴力发生时,孩子很难去控制父母。这时孩子要选择报警,报警可以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保障我们的利益。选择报警不仅是自救,也是给父母改造的机会。

作者介绍:原文作者Adolescent2017,文章转载微信公众号: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ID:Adolescent2017),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揭示影响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传播与青少年心理相关的科普知识!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