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竞争丨那些容忍对象左拥右抱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文:非也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老公知三找三没问题,但要让她给我做饭”:那些容忍对象左拥右抱的人,后来都怎样了?

原配手撕小三看得多了。

但调教小三你见过吗?

昨天在微博上刷到一个热门话题,我直接绷不住了。

一群女人以“大房”自居,纷纷晒出“小三”“小四”给自己做过的饭。

那场面,跟甄嬛传没什么区别。

此情此景,只能让我想到一个词:雌竞

全称“雌性竞争”, 被普遍解读为女性之间,为争夺男性的关注、宠爱而进行的竞争。

这个词的出圈,要多亏情感教主杨某阳。

她在接受专访时称:男性和女性,分别通过雄性竞争和雌性竞争在社会上生存。不同的是,男人之间争夺社会资源,而女人之间争夺男性资源。”

也就是说,女人要生存,就得迎合“男性择偶标准”。

所以,“高质量女性”必须得将“性别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提供情绪价值。

凭借这套理论,杨某阳火了10多年。至今,粉丝依然上百万。

可见,“雌竞”是多么深入人心。

以“婚恋市场”为轴,它的触手几乎伸到了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许多人因此受益,比如嫁给事业男,自己再也不用在职场上挣钱拼命。

可同时,雌竞也衍生出了外貌焦虑、年龄焦虑,甚至荡妇羞辱等等。

今天,壹心理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要反对“雌竞”

大清灭亡一百年后

女人仍在积极内斗


经典电视剧《小姨多鹤》,就讲述了被雌竞困住的女人的一生。

女主之一的多鹤,天生丽质,我见犹怜。


同时心思单纯,重情重义。

典型的“高质量女性”了。

平日里的多鹤勤劳温顺,任劳任怨,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可以的,我可以的。”


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她甚至答应献身,替不能生育的朱小环延续香火。

可即便如此,她的日子,依然过得像走钢丝。


难产生下小孩,转身就被小环抱走,却不敢吭声。

坐月子好不容易吃点好的,也被小环不断挤兑。

精心为孩子准备了生日大餐,反被小环数落太自私。

一边背奶一边做粗活挣钱,可依然遭小环埋怨。

在这个一男二女的家里,多鹤拼命干活,恪守本分,以孩子的“小姨”自居,也尽量在男主人面前弱化自己的存在。

可就算做到了这份上,仍要被朱小环视作眼中钉。

全然忘了,当初可是她逼着自己男人“纳”的多鹤。


弹幕都说朱小环“太作了”。

甚至有人诅咒她怎么不早点“死”,好给多鹤腾位置。

但慢慢看下去,你就会发现,小环其实不是恶人。

虽然她一直提防多鹤,但日常生活里,她对多鹤的关心,可远比口口声声“离开你我的心就空了”的丈夫,要实在得多。


  • 丈夫狠心将多鹤扔掉,火急火燎去找多鹤的是她;

  • 多鹤生孩子吃尽苦头,衣不解带照顾的是她;

  • 心疼多鹤营养不良,在粥里偷偷舀一勺猪油的是她;

  • 多鹤日本人的身份被揭发后,跑去找人救命的,还是她……

嘴上念叨着“生完孩子就把她赶走”,可自始至终,小环却从没想过放弃多鹤。

一直一直,她都懂多鹤的苦。

只是一旦卷入“争男人”的内斗中,她就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妒妇。



这部剧的背景是40年代到70年代。

谁能想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堂而皇之的“二女侍一夫”现象,仍不少见。

多鹤和小环之间的竞争依然上演。

甚至,更加白热化。

“雌竞”,正在隐秘而切实地伤害我们


争夺男人的心,只是雌竞的一个切面。


日常中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仔细看上一看,竟也能从字缝里看“雌竞”来。

我们正在被它们隐秘而切实地伤害着。


首先,就是男性凝视。


男性对年轻貌美有着刻在基因里的爱,“白瘦幼”“纯欲风”的审美,就是男性凝视下的产物。

于是,年轻时髦、妆容精致、活力满满等,就成了所谓的“女性刚需”。

前段时间去上海出差,男同事就不解地问我:怎么没化妆?


在他看来,女性素颜出门,是“不正常”的。


普通人尚且被这般“凝视”,聚光灯下的明星,就更没有“变老”“不美”的资格了。

最近高圆圆出席活动,就被很多人说“女神老了,失望了。”

备受追捧的,永远是年过40却依然乘风破浪的姐姐。

美剧《东城梦魇》里的中年女人

现实生活中,也有太多的女性对此表示认同。

小三上门挑衅原配,最爱说的永远是:“看你那副样子,又老又丑,拿什么和我争?”


还有人,沉迷于炫耀男伴,瞧不起那些嫁得差的女人。

而这一切,都是在换着法子说:看我过得比你好,看我多有魅力。



于是,“荡妇羞辱”随即粉墨登场。


这便是“雌竞”的第二个隐秘切面。


前段时间,流行各种“婊”;

最近,更掀起了一阵“猎媛运动”。

除去跟风骂的男性,女性似乎也格外热衷于给女性贴标签。

  • 比如在学校和职场,漂亮的总容易被同性孤立;

  • 穿得稍微性感点,就被骂“发骚”“想男人”;

  • 男人出轨了,第一反应是小三勾引……



标签贴多了,慢慢的,连女性自己都染上厌女症。


这就是“雌竞”的第三重“境界”。


所谓“厌女”,简单点说,就是歪曲、贬低女性形象。

或许是对“白幼瘦”的反抗,这两年,“攻”“爷”人设爆火。

刘涛的翻红,某种程度上,也受益于“贤妻”变“总攻”。

帅气的女生当然很美,但对“攻”的追捧里,却越来越多地掺杂了对“娘”的贬低。

甚至,“娘”本身都成了贬义词。


相信我们身边可能都有这样一个姑娘,她极力否定自己的一切女性特征,自称“女汉子”。

甚至,刻意划清自己与“一般女人”的界限。

比如爱说“和女人相处太累了”“我不喜欢女人叽叽歪歪那一套”。

好像当女人,就是个耻辱。


然而,事实上,除非变性,否则终究要面对那条X染色体。

凡此种种。

我们一不小心,就被卷入其中。

雌竞的女人,隐形的男人


《小姨多鹤》里,跟老天爷挣命的朱小环,也同样逃不过被雌竞困住的人生。

她聪明泼辣,又吃苦耐劳,比丈夫还能干。

表面上看是她离不开丈夫,其实,自私没担当的丈夫离开她,才真正像个无助的孩子。

可即便如此,她依然不能离开。

毕竟,有男人,才能称之为一个家。

所以,当发现丈夫爱上了多鹤,朱小环一度服药自杀。

在丈夫入狱后,她一下子就瘫痪了。

做久了藤的女人,忘记了自己原本也是一棵树。


回到现实中,面对丈夫的频繁“带来风雨”,有些女性明明有别的出路,却始终无法离开。

她们默认了自己“第二性”的位置,也就是“客体”和“工具”。

存在的使命,就是服务他人。

一旦离开了使用者这个“主体”,女性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讽刺的是,“第一性”的男人,却在这场雌竞中频频失声。

20多年前的香港娱乐圈,一个个大美人为了富豪撕破脸、扯头花。

据传为了对付李某欣,香港太太团联名打压。

而身处“台风眼”的富豪男,却纷纷闷声发大财。

之前某大厂高管桃色事件,出轨男人也一样,从没站出来说一句话。

吊诡的是,在失声中,很多男性也渐渐沦为雌竞的受害者。

他们被一步步边缘化、隐形化、极度物化,成为女人争夺的战利品,乃至一个“牌位”

朱小环的丈夫就是这样的存在。

他喜欢多鹤,但只能眼睁睁看着小环刁难她。

到后来,只要小环一发难,他就往外跑。

入狱后,小环和多鹤更是彼此依靠,把日子过得岁月静好。

这个家,变得有他没他都一样。

而这,无疑是抽在“顶梁柱”脸上,最响亮的耳光。



就算有权势如赌王,临终也饱受工具人之苦。

他忍不住对人抱怨,自己只不过是各房的提线木偶,没人在乎他的感受。

唯一的出路,是构建女性命运共同体


雌竞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但讲真,又有几人,能真正地不受影响?

毕竟,“优越感”是人的刚需。

在后院内卷,又何尝不是一条出路?

但纵向来看,女人的悲剧也往往根植于此。

说得难听点,同类相杀,无异于《乱世佳人》中黑奴的鄙视链。

黑奴们都以主人的高贵体面为荣。

“房里的奴隶”更是自视甚高,瞧不起地里干活的同伴,觉得他们又懒又笨。

却忘了,二者的身份,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那么,该如何走出“雌竞”怪圈,终止“女人迫害女人”的悲剧呢?

首先,觉察病毒式“女性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如同病毒一样,悄悄感染一大片,可我们却难有察觉。

很多女性,下意识就觉得女人是脆弱的、恋爱脑的、没有事业心等。

我妈就常说:女孩子那么辛苦干嘛?


自我催眠的人多了,也就把偏见变成了现实。

跨性别者宝拉做了变性手术,从男人变成女人。

然后她悲愤地发现,自己变“弱”也变“蠢”了。

倒不是真的如此。

而是当他换上女人的面孔,一切有关女性的偏见便扑面而来。


正如波伏娃说的“女人是变成的”。

前文提到的“雌竞三境界”,便是“变性神咒”。

只有当我们试着挣脱这些枷锁时,才可能从“器”做回“人”。


如何挣脱?

可以试着刻意练习“女性力量”。


要想改变,非一日之功。

走出第二性魔咒,同样需要“一万小时练习”。

关键在于,去尝试那些很想做,却囿于性别而不敢做的事。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佟某娅。

作为锡伯族女儿,她和多鹤有得一拼。

长得倾国倾城,能歌善舞,早年却公开表示不介意丈夫出轨,只要能回家就行。

可从她剪短长发那一刻起,那个“封印”,就在悄悄碎裂。

重要的不是剪短发,而是剪断“丈夫喜欢”的思想钢印,也是剪断“没有自我的盲从”。

最后,积极寻求女性支持。


社会心理学认为,在目标群体中,我们更容易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是因为人的从众心理。

现在“女性支持女性”越来越多了,我们也更容易找到支持。

比如武汉一家“宝妈工厂”,专门招收带孩子的女性,让她们可以边工作边带娃。

很多单亲妈妈因此有了活路。



正如《女性的时刻》中所说:

女人如果在另一个女人的故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她就会变得勇敢,单薄的声音就会变成合唱。

写在最后

在漫长的历史中,男女各有分工。

男性体力更好,负责外出捕猎。女性共情力强,则承担起养育后代的责任。

这个时候,男女关系其实是平等的。

随着农业发展,男性成为生产的主力,女性开始被圈在后院,只能在你争我斗中消磨一生。

“雌竞”逐渐演变成“底层互害”。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女性已然明白,女性本是命运共同体。


50多年前的小环和多鹤,在经历了无数误会和彼此折磨后,终于和解。

她们彼此扶持,不再是原配和第三者,而是朱小环和朱二环。


而这,正是挣脱枷锁的开始。

既然本是高山,就不必囿于溪流。

愿我们真正活出属于女性的力量。

参考书目:
上野千鹤子:《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上海三联书店,2015.1。
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第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Ayawawa:《当心老男人采取“连续性一夫多妻制”》,凤凰时尚网,2011  。
看客,《走红的宝妈工厂,和这里的200多名母亲》,2021.7.12。
特雷泽·休斯顿,《理性的抉择:女性如何做决定》,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07。
Joyce F·Benenson,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female competition: allies and adversaries.
Renee Wade. The secret of Eliminating female competition.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英语文学译者、自由撰稿人。于红尘中修行的平凡人。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6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