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家庭,那些男孩女孩后来都怎么样了

文:王玺
来源:公众号王玺心理空间(ID:gh_7d0e1df00f0f )


印象中一向比较矜持的她,今天见到我,明显有些激动。


刚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说:王老师,最近有部电视剧挺火的,名字叫《都挺好》,您看了吗?


一听这话我乐了,她是这些天第三个向我提到这部电视剧有多好的人。平时我很少追剧,但这部剧正好抽空看了,而且目前看到第9集还没有厌倦。


我好奇她为何要提到这部电视剧。


她说:越看这部剧我越觉得,我就是现实版的明玉啊。

这一说我想起来了。她的人生经历和剧中的明玉的确很像,但又有所不同。


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哥哥。她的父母非常重男轻女,对女儿和儿子的态度有云泥之别,家里朝向好的房间给儿子住,好吃好喝先满足儿子,儿子的零花钱比女儿多。儿子好吃懒做、成绩不好或闯了什么祸,总是能轻而易举地被原谅。


但对女儿就不一样了,从小她就被要求做一些家务,犯了错会挨骂甚至挨打,哥哥如果欺负她,打骂她,父母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她连告状都没门。


在那个家里,她是最弱势的人。父母或哥哥如果心情不好,往往都会拿她撒气,她每天活得战战兢兢,学会了看人眼色,学会小心翼翼讨好家里每一个人,尤其是哥哥,她经常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他买东西。在她眼里,他们谁都比她重要。


有时实在太难过了,她只能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偷偷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离开那个冷漠无情的家。


为了这个愿望,她一直很努力,高考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在工作中也很努力,一路打拼终获成功。在老家人眼里,如今的她是事业成功的典范。


从多年前她能挣钱开始,就不断地给家里人寄钱,自觉自愿地为父母分担养家的压力、哥哥结婚成家生孩子的压力……到后来家里人习惯了凡事向她开口,习惯了向她伸手索要,而且没完没了毫无愧疚。


起初她没什么感觉,后来她慢慢发现,多年来,家人视她的付出为理所当然,如果哪次问她要钱或提要求被拒绝了还会生气,说她为富不仁。


有一次她父亲跟她通话,拐弯抹角地提醒她:你一个嫁了人的女孩子,要那么多钱和房子干什么,万一你老公跟你不是一条心,将来算计你怎么办?老公毕竟是外人,钱上面你不如多照顾照顾你哥,别忘了我们才是一家人。


她听得惊诧莫名,当即拒绝。


她没有想到,这么多年的付出,在家人看来还远远不够。


她妈跟她说:你爸对你很失望,说你变了,不听话了,过去我们都白疼你了。


正是这句话,让她恶心到差点要吐出来。


她说:疼我?我怎么不知道?


她抑郁了,她不快乐。


她形容曾经的自己,为了得到一点点的爱和认可,活在对原生家庭的无私奉献里,家里每个人都在向她索取,却没有人真的爱她、关心她、体谅她。


她说:我用了这么多年才认清,我的父母和哥哥,其实都是吸血鬼。

相比剧中的明玉,她认为自己的痛苦更深。


明玉是早早地就和父母家人决裂,上大学后过着自己打工养活自己万事都靠自己的生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明玉和原生家庭的关系界限划分得很清楚,这使她多了些自由,少了些羁绊。


她则不同,她是从小到大一直像被一根绳索牵引着,一直在机械地讨好与付出,似乎对原生家庭负有某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她说:有了女儿以后,觉得怎么爱她都不够。我常常想,我自己是小女孩的时候,也很柔弱,也很可爱啊,按理说女孩比男孩更应该获得疼爱和保护,为什么我的父母做不到?为什么他们不能把对儿子的爱分给我一点?


这是一直折磨她的心结。


凭什么同样是父母生父母养的孩子,却无法获得同等的待遇。


我说:也许你的父母对儿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她摇头冷笑:也许是吧。只是很可惜,我的父母打错了算盘,我这个哥哥,从小到大好吃懒做,到现在还是啃老族,以前是伸手问我要,问父母要。现在从我这儿要不到了,还在伸手问父母要。我爸妈的养老金全都贴补给他了。想想真是活该。


我说:也许你应该庆幸。


她瞪大眼:庆幸什么,庆幸他们不爱我吗?


我说:如果你认为你的父母不爱你,那么他们可能也没有真正爱过你的哥哥。


她的表情更加吃惊了。


她的哥哥,无论个人能力还是人生际遇,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


那个从生下来就被父母视若珍宝的儿子,从不曾为自己的人生去认真努力,从不舍得让自己去吃苦,从不肯对自己的生活承担起责任……他永远在怨天尤人,痛恨老天不公,活在无尽的怨恨和失意之中。


导致这一切的,正是重男轻女的父母。

现实生活中,那些从小被父母过度关注、偏爱、照顾的男孩子,长大后几乎都很难有出息。


父母的过度关注和照顾,并非真正的爱,而是对儿子自我功能的阉割。


很多小时候活泼淘气的男孩子,长大后却变得内向懦弱,畏畏缩缩,经不起挫折和变化,正是因为他们早已成为父母投射的载体。


越是从小被另眼相看、被寄予厚望的儿子,越容易承接父母无能、无力和弱小感的投射。


而那些从小不被待见、不被关注的女孩,虽然原生家庭的环境不够好,虽然从小到大要独自面对很多孤独与艰难,但在逆境中却能逐渐发展出让自己存活下来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女孩无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与成长空间。


这份自由和空间,反倒让她活出了生命的光彩。

作者简介 :王玺,北京资深心理师(从业十年),喜欢写作,发表作品百万字,曾获北京市好新闻一等奖,出版人物传记《路在脚下延伸》,曾任北京《科学新生活周刊》心理栏目。公众号:王玺心理空间(ID:gh_7d0e1df00f0f)
责任编辑 | Spencer、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