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呆在这种「糟糕」里。”

文 | 这么远那么近
来源 | 这么远那么近(ID:yuanjin0412)


关于自我这个话题,我曾写过三篇心得。



“你是一个圆。”

“爱是一个圆。”

众生皆「苦」,离苦得「乐」

01

我把自我比喻成一个圆,以我为圆心,不设限也不露锋芒,主张每个人要有自己可自洽的人生方法论。


有些人不懂什么是自洽。


自洽就是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不是矛盾或错误的,尤其是在面对人生这件事上,你要有专属的认知。


但很显然,现在人们对于思维的训练已经越来越少,我们更擅长通过当下情绪的判断来认知对错,更不愿意进行与自我的对话。

所以,很多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生活状态。


开心的时候,觉得什么都好,一切都特别顺利,也会提升信心,做事对人都充满着正能量。


可是一旦有了糟糕的情绪,遇到一点难事,就会马上丧起来,觉得人生好难,最后就是急于否定自己。
有些人没有办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糟糕情绪。


甚至在难过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做事,一再被情绪干扰,只能想尽办法去摆脱这种糟糕。


这就是无法自洽。

你没有能力和自己的负能量很好相处。


以前,有人问我一些解决坏情绪的办法,我会列举出几条建议,但收效其实都不大,因为自洽不是一种标准,别人适用的不一定适合你。


现在如果有人再问我,我会说,那就呆在这种糟糕里,什么都不做。


02

这时可能有人会提出质疑:不是说要摆脱坏情绪吗?什么都别做如何走出来呢?万一憋出病来怎么办?


其实,我说的“什么都别做”,和你认为的“什么都别做”,是两码事。

你知道吗?我们的内心其实是无比狡猾的。

它很多时候体现在一个方面,我们会在遇到事情时,无意识地启动心理防御机制。

这种防御,是我们的一种本能。

从正面的角度讲,你在面对事情时,会有自己的认知,通过自我思维判断该如何去做,也能够规避掉一些风险和伤害,这是良性的。

但,从反面来说,心理防御机制会让你不由自主地将事情的本来面目进行扭曲。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现在你因为一件事和人发生了争执,他出言不逊让你不开心,然后你们吵了起来,最后你把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感觉十分解恨。


你吵架赢了对方,你觉得发泄了怒气,又让对方闭嘴,还认定对方愚蠢无知,这就是防御机制带来的思维模式。

然而,内心却会忽略了你们本身争吵的面目,就是在最开始起争执时到底为了什么,争吵的源头分歧是否解决了?
你不知道,你也不想知道,你只觉得现在过了嘴瘾就行了。

从心理学上来说,心理防御机制随时存在,自我安慰,自我发泄,自我逃避,这些都是防御能力。

因为想尽办法让自己不受伤害,同时也会让我们对原本的事实产生各种各样的扭曲。


这些扭曲可能会让我们暂时变得好过一些。


但也透露出一个问题是:


它其实也无时无刻都在让你逃避自己内心里最真实的感受。

就比如你现在很难过,你不想让自己再这么难过下去,于是你选择去做点其他的事情,过了一会儿,你觉得自己好多了。

然后,你觉得难过已经消失了。

但难过真的消失了么?实则不然,它只是暂时被你压制住了。

等过几天,这种难过会趁着你一时松懈的时候,再次卷土重来,而且你觉得好像更难过了。


03

在我们想要尽可能避免坏情绪干扰的时候,我们所做的努力实际上都只是表面化的。


心理防御分为三个部分:

缓解、面对、逃避。

细想一下,你平时在解决坏情绪时,最常用的是哪个?


是心理防御里的逃避机制。


我们会下意识地想要逃避坏情绪,从而让它不能轻易地干扰你的内心,这样做有一个坏处是,你其实从动机上,就没有做好和坏情绪直接面对的准备。


哪怕你尝试在进行面对,你心里想的也无非是想让自己好起来,不要再难过了,这种心理,实际上还是一种逃避。
你想躲开它,扔掉它,甚至完全隔离它。


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就像这次的新冠肺炎,我们所做的措施是隔离,把生病的人隔离起来,让病毒单独呆在一个空间里,抑制病毒蔓延。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但它是否就意味着消灭了病毒呢?病毒就不复存在吗?


很显然不是,张文宏医生说,我们要长期做好和病毒共存的准备。


最终的破解之法,是研制出疫苗,让群体免疫,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病毒带来的伤害。


坏情绪也同理,我们逃避了一时的坏情绪,但它不会就此消失,稍有不慎就会反弹。


那最终的解决办法,其实不是逃避,而是用更加正面的姿态,与它共存,最终对坏情绪免疫。


什么是坏情绪免疫?

坏情绪其实并不坏。


情绪就是情绪,它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之所以我们觉得难过伤心这种情绪很糟糕,不是因为它原本糟糕,而是它让你感觉不舒服。


这是一个辩证思维。

很简单的例子,在你觉得难过的时候,一直忍着憋着,会更难受。


但你这时大哭一场,感觉自己更难受了,简直不想活了,可哭过之后,反而觉得好多了。


通常我们将这种方式理解为发泄。


但从更加专业的心理学上讲,这其实是情绪对冲。


04

那面对糟糕的坏情绪,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都不做。


这听起来很不容易理解,到底什么是什么都不做?如何该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就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不想,不看,不动,不念。


如果你一想什么是“什么都不做”,其实上你还是在用“做”的思维去思考它。


曾经有几个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和我聊过,说自己没有办法很好地处理糟糕的情绪,我的建议都是那就什么都别做。


他们都很诧异,那怎么可以?这不是仍由糟糕发展吗?万一病情恶化呢?


我说,什么都不做的本质,是学会防御机制自控。


就停在那里。不必让糟糕的情绪发展,也不必急于赶走它。

我不知你是否能够有这样的体会。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坏情绪的处理,都是另一种催化剂。


本来很难过,结果想东想西,更难过了。


倒不如不管它,就放在哪儿,结果过了一会儿,它自己就消失了。


情绪这件事,其实不用费劲力气去想到底该如何解决,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会儿就自己消失了。

反而你如果太着急,想着赶紧逃避它,它就会被你的各种处理手段一再夸大,最后变成一件看起来很了不得的事情。
逼迫自己马上处理,会适得其反。

倒不如学会观察,坏情绪来的时候,你静静观察它,体会它,甚至有意识地去接纳它。


慢慢的,你就学会如何和坏情绪相处了。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相处”,而不是“逃避”或“消灭”。


与无论好坏的情绪相处,实际上都是和自己相处,情绪是自己的一部分,你要学会全然接纳。


05

那就呆在这种糟糕里吧。


觉得心里不开心,不想动,也不想做事。


那就躺下,摊开,呆着,什么也别想,什么也别做,静静观察,静静等待。过一会儿,它就自己走掉了。


或者,你也可以去听听歌,去喝杯茶,或者看会儿书,不理会坏情绪,让它就呆在那儿,过一会儿,它也会自己走掉。

但你要有个非常明确的意识是,你现在躺平摊开,或你看书喝茶,这些行为都不带任何目的性。


你不是为了逃避坏情绪才选择做这些事情,你不为转移注意力,你只是在顺着自己的本心做原本应该做的事情。


不想动就不动,想躺着就躺着,有工作就处理工作,想干嘛就干嘛。


这不是因为你要处理坏情绪,而是你在带着它去做事。


什么都不做,不是真的让你静止不动,而是不让你轻易地去逃避和盲目处理。


不强迫自己必须处理坏情绪,也不强迫自己必须要去面对它,就保持着它刚来时你与它的那种距离,不轻易靠近,以免误伤,也不逃避远离,以免反弹。


面对这种糟糕,你需要有两个能力。

让自己暂停的能力。

什么都不做,停下来,安安静静呆着,让情绪在心里晃荡一下,学会和它共存,也学会接纳和面对。


让自己启动的能力。


在坏情绪好转后,按部就班去完成你该做的事,不抓着不放,不被情绪过度干扰,感觉自己在慢慢变好,就是一种正向反馈。

面对糟糕的坏情绪时,不强迫自己马上变好,不强迫自己必须要做什么,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慈悲。

公众号简介:这么远那么近:广告人,作家,电台主播,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古器物爱好者。出版作品多部,新书故事集《我该如何说再见》热卖中。新浪微博@这么远那么近,公众微信:这么远那么近(ID:yuanjin0412)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