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靠兴趣做事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作者:周岭
来源:清脑(ID:QingNao_)

兴趣可以成就人,也可以耽误人,如果你不够留神,很可能就成了那个被耽误的人……

想要独立思考,其实很简单,只要比别人多想一层就可以了。

真得不用多,只要一层,你就能瞬间击中一些问题的本质,甩人十条街。

比如,「兴趣」这件事就是这样。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听过很多名人如何沉迷兴趣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甚至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然而这只是我们对「兴趣」的第一层认知,因为看不到第二层涵义,所以很多人又不可避免地掉进了坑里。

比如一些学生因一科成绩不好,学得很痛苦,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兴趣,于是破罐破摔,兴趣成了放弃的借口。

一些职场人一边想着做感兴趣的事情,一边又必须硬着头皮去做那些不感兴趣但可以赚钱的工作,结果哪一头都无法全力投入,兴趣成了平庸的借口。

我们不是在寻找兴趣,就是在寻找兴趣的路上,却从来没有想过兴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但只要先停下来,往深处稍微看一眼就能发现:

促使我们成功的,其实从来都不是「兴趣带来的喜欢」,而是「擅长带来的成就感」!

正是这一点小小的认知差别,造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深深误解,以致那些只靠兴趣,却从来不关注成就感的人,最后都失败了!

|  1 兴趣是成功老师,但成就是兴趣之母

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常把兴趣比喻成老师而不是母亲。

比如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却很少说「兴趣是成功之母」,对吧?

这个小小的角色差别是有道理的,因为老师只负责领我们进门,给我们初始的驱动力。

我们不能靠老师来成就自己,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换取成就感,以推动自己继续精进前行。

就像你看到跑步有诸多好处,产生了兴趣,但没跑几天可能就再也不原意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去寒冷的室外受虐了。

但有人就是原意这样做,并且乐此不疲,因为持续跑步带来身心上的长久畅快感,会让自己上瘾。

一旦体验到了这种成就感,什么寒冷天黑、刮风下雨,都拦不住自己去换上跑鞋。

你不愿意做某件事,很可能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有体会到成就感罢了,你讨厌做某事,也可能不是你不喜欢,而是你不够擅长罢了。

没有人不原意做自己擅长的事!

如果你数学成绩很好,你就会说自己喜欢数学,如果很差,你就会说自己对数学没兴趣。

工作也是一样,你若不喜欢,也可能不是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你没别人擅长罢了。

人啊,都是自我解释的动物,擅长的时候就说自己喜欢,不擅长的时候就说自己没兴趣。

如果你真得要决定做一件事,最先考虑的应该不是自己有没有兴趣,而是自己能否擅长。

在自己还不够擅长的时候,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兴趣的标签,而应先逼迫自己一把!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到了某个阶段总会变得很难,这个时候兴趣救不了你,但是成就可以!

所以,在最的艰难的时刻,更好的选择不是因无趣而放弃或犹豫,而是逼迫自己努力跨越。

等你冲破那段黑暗,收获了成就,就可以笑傲地继续走下去,同时笑看他人败兴而归。

毕竟,喜欢某件事谁都可以,但擅长某件事则需要努力。

如果我们能从意识上主动变「喜欢」为「擅长」,走向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人与人确实存在差异,有些人就是天生擅长某些事物,有些人就是天生厌恶某些事情,但这些极端的喜好之事终究是极少数。

如果你找了自己极喜欢的事情,那是上天的礼物,请一定要珍惜,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禁区,那也是上天的提示,请从战略上避开。

不过聪明人绝对不会仅以「喜欢」这个标准来衡量,否则人生选项将极为狭窄,但是改用「擅长」这个标准时,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通过努力,主动转换任何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甚至那些禁区中的事物也能为己所用,人生选项将极大丰富。

|  2 兴趣之事不等于有趣之事

如果把上面这个坑再放大一点,会发现边上还有一个小坑——很多人会把兴趣之事等同于有趣之事。

尤其是 那些阅历较浅的年轻人,会不自觉地使用这一标准来引导自己的取向:觉得有趣的事情就做,没趣的事情就不做。

论有趣,吃鸡、打王者、刷微博、看抖音……这些直接刺激显然更有趣,但是在这些事情上再擅长也无法成就自我。

当然,我们不会笨到这种程度,把娱乐当成兴趣之事。

但是,即使往后退一步,我们在选择目标时把焦点放到诸如绘画、音乐、摄影、写作等高级技能或者做职业选择时,也同样不能忽略这一点:

一定要选择那个能给你带来长久价值的,而非最有趣的选项。

有趣的选项固然吸引人,但我们如果无法通过它产出属于自己的长期价值,一样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因为没有价值产出就难有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原来的有趣之事也会渐渐变得无趣。

但反过来,即使那个选项并不怎么有趣,而我们依然能通过它给别人带来长久的价值,被他人所强烈的需要,最终也会对它热爱无比。

总之,兴趣不是喜欢,而是擅长,兴趣也不是有趣,而是价值。

当然,你要是找到了那个既喜欢又擅长、既有趣又有价值的兴趣之事,那就不要犹豫了,全力以赴地投入吧!

|  3 为什么我们听到的都是成功的故事?

这话反过来说就是:为什么我们听不到那些因「兴趣」而失败的故事?

很简单,那些因错误对待兴趣而失败的人,最后都没有机会站在成功者的话筒前,向大家讲述自己是如何掉进坑里的了。

是的,失败者没有话筒!

著名的「幸存者偏差」就是这么来的——我们有机会看到少数成功者讲述自己成功的经历,但是更多失败者的经历我们连听到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那些为人熟知的成功学往往并不客观,我们唯有多独立思考,才能不被带跑偏。

愿你能以此为起点,走出更多迷障,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道!

本文参考资料
1.幸存者偏差
2.《清晰思考的艺术》第一篇

作者简介:周岭,一位希望成为「觉醒布道师」的心智探索者。公众号:清脑(QingNao_)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