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竞争就想摆烂怎么办??| 解忧杂货铺

文稿: 岩心主创们
来源:微信公众号: 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From:我很怕和人竞争,一旦对方摆出要和我比什么的气势来,我就会觉得烦躁,然后摆烂,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这样不好吧?——夕风

TO:

 

亲爱的夕风,见字如面,岩心很欣慰收到你的来信。

有关竞争的信件,岩心收到过很多。竞争乃至“内卷”,已经成为当下我们逃避不开的话题。今天岩心想从几种思维入手,帮助夕风了解害怕和人竞争这种心理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从认知和行为上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

思维一: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害怕的不是竞争本身,而是害怕竞争会带来失败。

日常生活中,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害怕竞争,从而对竞争产生逃避心理的情况非常常见。更有趣的是,逃避竞争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的行为模式

当动物面对竞争或感受到威胁时,会迅速对竞争对象和环境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不同的行为。当获胜的可能性较小,或积极斗争弊大于利时,动物就会选择逃跑或向对方展示屈服、不在意的态度(举个例子,狗在感受到同类的敌意时会故意打哈欠,表示自己无意同对方争斗)。

夕风所说的“面对竞争故意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以避免正面冲突,或者用更流行的说法“摆烂”,本质上也类似于前述的模式。岩心首先列出这一条思维,是想帮助夕风认识到这种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背景,明确这种行为是正常且普遍的,从而缓解你对自己这种情况的焦虑。

但是,动物逃避竞争的行为往往发生在自己占劣势的情况下,现实生活中,我们并非在所有竞争中都占劣势。也就是说,我们本应该只逃避一部分我们大概率没有胜算的竞争,为什么会对各种竞争都产生惯性的逃避心理呢?这就是岩心想和夕风分享的第二点。

思维二:我们之所以会习惯性逃避各种竞争,可能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岩心希望夕风认识到,我们作为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一定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人在各方面都一无是处的,如果追究到底,一定有一些竞争是我们可以获胜的。如果发现自己对任何竞争都选择逃避,很可能是我们对自身的认知存在一些偏差,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自卑情结”。

《自卑与超越》一书提出,“自卑情结”是“当一个个体没有准备好面对某个问题时,他坚信自己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夕风的自述中面对竞争先烦躁而后逃避的做法,很有可能就是“自卑情结”在作怪。

“自卑”的感受,本质上来源于人类自我认知的进化,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相较于其他动物更好的评估能力,也能帮我们更好地发现不足并改进。但是过分的自我负面认知,却会阻碍我们的进步,更会带来一系列如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岩心想说,如果发现自己存在“做什么都不会成功”、“我肯定比不过别人,干脆放弃好了”的思想,不必太过紧张。岩心也不提倡大家第一时间强迫自己追根溯源,研究自己产生自卑的原因,而应该对自己重复思维二的观点,告诉自己,“我此时的胆怯是因为这种有偏差的认知,而不是因为客观情况如此”,积极勇敢地识别并摆脱这种情结,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而不是服从负性认知的惯性。而在接下来的第三点中,岩心将告诉大家如何识别并且克服生活中搞鬼的“自卑情结”。

思维三:竞争之所以会产生自卑,是因为过高的自我预期和错误的评价标准。

我们身处在社会中,不免会进行比较。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以“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或水平”“我和别人谁做得更好”为标准,这恰好是“自卑情结”作怪的好时机。它会给我们设定一个高不可及的自我预期标准,并且以“我应该能做到xxx”或“我本应该xxx,但现实却xxx”的形式出现。当我们每次自省都发现现实中的自己与理想相去甚远,自然会产生一种挫败感,久而久之,便会认为“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如别人”,进而产生对竞争的反感和逃避。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比较是带来自卑的根源,所以逃避比较,就可以更加自信。但岩心认为,修正自卑的关键点在于转换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不仅仅是以结果的“好坏”为标准,而是更关注竞争隐含的过程。我们不妨更多地问这些问题:“面对这件事,我和他人分别采取了什么做法?”“这些做法所带来的结果如何?”“我能否学习其他方式从而做得更好?”等等。

单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的问题在于,我们往往很难改变既定的结果,这些结果的评价标准,也大多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对既定的事情(尤其是失败的竞争结果)反复思考,很难得出积极结论,反倒会使失败的情绪不断发酵,加重自卑,甚至影响我们之后的竞争。

而重视过程的自我评价,则给了我们一个产生积极心态的机会。脱下评判结果“好坏”的有色眼镜,还原客观事实,着眼于调整自己的做法,吸取新的知识,可以将竞争带来的挫败感转化为经验来吸收。而不断学习进步的成就感,既能使我们免于陷入自卑的泥潭,还能最大程度地利用竞争的积极面,做到思维行动“双加成”。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中哲人所说:“世界上存在的都是我的帮手。”

岩心希望夕风和其他所有读者,在察觉自己过分在意竞争带来的结果,或在竞争之前就对自己过分否定,从而失去了竞争的信心和勇气时,不妨训练上述三条思维,重塑健康的自我认知。

要注意的是,认知的形成和重塑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旧的思维方式在初期往往会占上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记得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坚持。能够修正自己的思维,正确地看待竞争并且将竞争为我们所用,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作者简介:天九,设计:Carol Du,排版:四小,主播:Enya,责编:TT,校对:主编鹅。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海内外高校硕博学生和专业咨询师创立,致力于打造专注高校学生心灵慰藉和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平台,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