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所有即将开学的同学们,Come on!

同学们好:

我是你们的心理老师,我叫付艺。

经历了三个多月的超长假期,现在还不能返校上课,只能在家上网课。此时,大家的心情如何呢?

我相信,有的同学会说:五味杂陈,难以形容!嗯,其实呀,大家不用担心,早晚我们会回到学校上课的,时间不会太久了,我们再耐心等待几天哈。

在网上呢,我也经常关注同学们的学习小故事和学习动态。我知道大家学习都很辛苦,有些同学甚至生物钟有些紊乱了,感觉出现了混沌状态。以前上学是上学,在家是在家,现在呢,上学在家,在家也是上学。

以前到校上学后,就切换成学习的状态,回家后,就切换成在家吃饭休息写作业复习的状态。

那,现在天天宅在家里上网课,想在学习状态和休息状态之间自由切换,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经过有意识的训练调整,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同学们啊不要过分自责,不是我们自己不够好,是我们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出在哪?怎么调整?

确实,有的同学在家学习的状态不佳,玩儿也玩儿不好,学习也没学好,生活特别忙乱。

有的同学和家长问我,在学校学习状态还可以,为什么在家里就没有了学习状态,效率这么低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同学们,你们也有这种现象吗?也急迫地想解决这个问题吗?

其实大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好解决。

这里我告诉大家要记住一个词——心理场。(广场的场,磁场的场)我们可以利用独特的心理场。

独特的心理场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其实是由很多的独特的心理场组成的。每个心理场给你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比方说你一到学校,很快就会找到学习的感觉,在家里呢,就觉得是吃饭睡觉放松休息的地方,之所以产生这样自然而然的联想,是因为在这些心理场中有一些特殊的心理线索,提示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你仔细想一想,你之前在学校的时候,课桌黑板周围的同学,这些都在暗示你——这里啊,是学习的地方。但当你回到家里面,你房间的床,妈妈厨房里飘出来的饭菜香味,都在提示你——这里是家里,这里是很放松很惬意的地方。

所以大家发现了没有,在不同的心理场里面,我们自动浮现出的新的心理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好像很多人到了寒暑假就喜欢去图书馆的自习室学习,因为那里有很多学习的心理线索,所以更容易找到学习的感觉。

有的同学会问,那既然学习的心理场这么重要,而我们不在学校的时候,该怎么给自己营造一个学习的心理场呢?

这个问题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可以找一个和学校差不多的环境,学习效率就会高很多。

现在疫情期间,不适合去社会上的那些公共自习室,我们可以在家里,给自己营造一个心理场,比方说你的书桌,你要规定这里就是你学习的地方。

在这个小空间里面,把学习的东西一样一样摆好,每天坚持在书桌前学习,而不是到客厅和阳台其他的地方。

有的同学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在书桌前吃东西。

我要告诉大家,不可以哦。这是我要重点提醒大家的,如果你想成功地制造出一个自己的学习的心理场,就不能在这个空间干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个场里所有的线索都应该是与学习相关的。

一旦这个学习场建立起来,只要你一坐在书桌前,你的良好的学习状态就会自动浮现了,就好像条件反射那样简单。

在家里学习的地方就用来学习,吃饭的地方就用来吃饭,睡觉的地方就用来睡觉,不要搞混了。

同理,如果你想睡眠好,那么床就是用来睡觉的。白天没事儿的时候就要离床远点,不要去床上玩游戏啦,看书、写作业啦,更不能有事没事了,躺在床上,尤其是躺床上看电视,那都是老年人的行为。

作为青春年少的你,总赖在床上,时间长了,那结果肯定会变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

这个超长假期,我们在家里呆得像生了锈的机器一样,有的人听说要开学了,内心是喜悦的,期盼的。有的人却有为难的情绪,不太想上学,仿佛得了不想开学综合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其实这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有部分同学会有这个现象,到上学了还沉浸在假期的失控状态中,他们常见的表现有: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生活作息无规律,沉浸在电视节目,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兴奋的情绪难以平复,一想到开学就头疼,心烦意乱的,甚至还有焦虑恐惧。

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首先主要的原因就是反差感。

其实假期状态是闲散的,安逸的,轻松愉快的。而开学之后的学习生活又苦又累又枯燥。这么一对比啊,我们的学生心理落差肯定非常大喽。

第2个原因呢,就是学习压力。据调查显示,学生不想开学的主要原因80%就是,不想面对开学之后的紧张生活状态,不想面对成绩等学习压力,不想走出假期状态的心理舒适区。

那追根究底,无论是因为反差还是因为学习压力,其实呀,都是因为逃避心理在作祟了。是逃避心理的表现。但是呢,这种情况并不是无法改变的。

我这里有三个锦囊。

锦囊一就是创造仪式,结束假期。虽然你已经上学了,开始上网课了,可是心理可能还没有摆脱假期的混沌,那么今天晚上,你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回忆一下这个超长的假期生活,给这个假期生活做个书面总结,例如可以写一个日记,当日记画上句号的时候就代表假期结束了。

接下来回忆一下老师留的各种作业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翻看一下新学期的课本,看看在上网课的时候,自己有哪些学的不够踏实,不到位。想一想新学期我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这样一个行为,就能够提醒自己新学期开始了。

这个仪式啊,很重要,仪式是人类情绪和情感宣泄的一种途径,这个仪式意味着同学们和假期生活结束了一段关系,和新学期建立了一段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能够让同学们在心理意义上有了支撑点,有了方向也就不再迷茫焦虑和恐惧了。

锦囊二就是自己动手准备开学用品。不要父母代劳,而是自己亲手去准备。每次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应该这样去做。包括整理书包,文具,衣服等。这些行为无形中建立了学生的要开学了的心理期待。心理期待建立的越好,心理准备也就越充分。对开学也就不会那么恐惧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动手整理开学用品。还能培养独立意识,和自理的能力。

锦囊三:就是作息时间的调整,每次寒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在开学前至少一个星期就开始执行在学校的作息。同学们,晚上可以早点睡,第2天早上用自己喜欢的小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尽量把作息的时间往学校的作息去靠拢。慢慢的,同学们玩的心也就收回来了,这样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对于长时间处于假期状态的同学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是不是有的同学,没有提前调整作息,那你也许会有感受,自己在梦中睡得正香的时候,就被爸爸妈妈喊起来上网课了,那种滋味儿真的很不好受是吧?

如果你缺少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上课的时候就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通过给自己一个过渡的时间来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避免新学期适应困难,是不是很有必要啊?

总之,同学们想要克服不想开学综合症和逃避心理,有三个方法: 

       

1.创造仪式结束假期。(例如写假期总结,写新学期计划,不断的告诉自己,新学期开始了,我也要收心了,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2.自己动手准备开学用品,建立要开学了的心理期待。               

         

3.提前按照学校作息起居,避免新学期适应困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在这两种状态中自由的转换,转换呀,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只要过渡期不要太长,就没有问题。

        

说到写新学期计划,列计划清单,同学容易使用的错误的方法有:写流水账。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一天的大事小事都列出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一件件去做,列了满满一张纸。还有的人呢,列计划不分轻重缓急。先做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等到做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时,时间来不及了,精力也不够了。

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时间管理办法,叫清晨三件事儿——每天清晨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标明任务数量,完成程度。并且在晚上要检查有没有完成这三件事儿。

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你要想想你今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然后把它们记下来,在这一天时刻记着这三件事儿。

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列出你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件事,就像一个简单的仪式,你再告诉你自己这一天要开始了,我要好好珍惜,不要荒废,那时间一长,你就养成了早晨练计划的好习惯。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三件事,而不是4件事5件事呢?

其实啊,我们每天如果能够坚持完成最重要的三件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这一天下来你就已经很充实很满足了。不能把每一件大事小事都当成重要的事情去办,正所谓贪多嚼不烂。

那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自己看一看最重要的三件事完成没有。完成了就打个勾每打一个勾心里就多了一份成就感,很安心很踏实。

也就是说我们要用80%的精力去完成最重要的事情。而剩下的事情只用20%的精力就可以了,这样就做到了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

那该怎么列这三件事儿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三件事呢?这三件事啊可不是随便列的,你必须要清楚你的任务对象是什么,任务完成的数量还有任务完成的程度。

比如每天早起看看今天的课表,看看哪一科是对我来说是重要的,哪一科对我来说是有难度的,哪一科儿我还有些亏欠需要补习的。

举个例子,比如今天要学习一篇文言文,老师要求一字不落的会默写。那你就这样写,我今天的任务之一是读懂并熟读背诵一篇文言文,数量是1。完成程度是背诵并会默写。

总结一下,我今天说了三个重点。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一是建立学习的心理场。在学习的心理场里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任何事情。

二是克服逃避心理。三个锦囊妙计帮你勇敢面对新学期挑战。

三是每天列计划,重要的三件事,用80%的精力去完成。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及时调整自己的步伐,跟上同学的队伍,如果还有自己无法解决的困惑,可以通过班主任找到我,我们来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文:付艺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