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老婆离家出走

故事:(接上文)上一篇:老婆离家出走,谁的错

我听完,说:“你啊,知道错了吧?”

他说:“知道了,知道了,可是怎么我就管不住自己的情绪呢?”

 

我说,这也不完全怪你,弟妹有时候也会放大了一些焦虑情绪。

 

我话音刚落,他连忙接话,说,是的,哥,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错了,或者她哪里又觉得不如意了,甚至我都没有说一句话,她就开始生气了,搞得我都有点莫名其妙的。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一次的吧!

 

你也知道,我喜欢玩游戏,结婚以前呢,我是每天都玩到很晚的。结婚后,她说了我好几次,叫我早点睡,我有点不乐意,我们为这件事情吵了几次。后来,她下了死命令,说,要么和她睡,要么和手机睡,滚到客厅去。

我看到她也是真的生气了,并且,她最近工作也是很辛苦,睡眠不好,我就答应,最迟11点半睡。

 

这时候,我插了一句:“兄弟,弟妹是要你多陪陪她吧?”

他回答说:“是吗?好像是,她经常说我不关心她,我以后注意,尽量在家不玩手机。”

 

我有点不高兴了,觉得这个小兄弟脑袋有点不灵光啊?!

我补充了一句,说:“手机可以玩,但是你得多表现出来对弟妹的爱啊,比如一起出去吃饭、看电影、娱乐,多出去走走,对吧,也别整天上班下班回家的,对女孩子,要走心,你再不认真一点,我不是吓你哦,你老婆会不喜欢你的,这么好的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啊。”

 

他看我说得比较严肃,皱起了眉头,问:“哥,你说我怎么就不觉得她好在哪里呢?”

 

我说:“跟你说过的,你是回避型依恋类型,会贬低对方的,这种意识非常隐蔽,不自觉就发生了。跟我学一点心理学吧,改善你们夫妻关系。”

 

他默默点了一下头。继续说:“哥,您觉不觉得我老婆有点矫情了呢,好像很容易就生气,是不是女孩子都这么难哄的啊,子曰,唯有女子和小人难养也”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好在喝水,刚喝到嘴巴里面的水直接喷出来。

 

“屁,你还  ‘子曰 ‘ ,您哪个年代人啊,那个是什么年代,现在是什么年代?现在我们身边的这些都市白领,白骨精,个个都经历高等教育,她们需要男生养吗?还难养呢?我看你是老夫子,大男子主义太重了啊,你这话,别在弟妹面前说啊。”

我接着说:“弟妹是焦虑型依恋类型,知道焦虑型不,也就是一些书里面讲的倾注型。这种人啊,在感情里面,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就好像倾注一身的力量,扑到对方身上,这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先说好的吧,焦虑型依恋的人啊,会关心人、照顾人、体贴人;不好的呢,容易焦虑,容易受伤,担心自己被抛弃、担心自己没价值,提出分手的,也是这类人,那么一旦担心了,就会焦虑,焦虑了会怎么样呢?你说。”

 

他回答:“就会发脾气呗!哦,哥,我知道了,我老婆是焦虑型是吧,您怎么不早跟我说呢?”

我没好气地说:“你这个猪,我跟你说过好多遍了,在你们结婚前,我就帮你们测量了依恋类型,当时我就提醒了,叫你要好好对她,年纪也不小了,这下总算是有家了,对方是焦虑型,会关心你,你得接受,还记得不。”

 

他说:“记得记得,是我不长心眼。哥,您别生气。”

我说:“想听一听为什么焦虑型的人会容易生气吗?”

他说:“愿闻其详!”

 

正是恩爱夫妻两相宜,吵闹情侣哭啼啼;若想家庭和谐美,依恋理论常学习。(文章中的故事,请不要对号入座)

 

在上一篇文章中,讲清楚了回避型的人,对负面情绪非常敏感,主动回避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采取回避策略(Calvo & Eysenck,2000)。

回避型依恋的警觉是为了在随后的加工阶段中转移对引起痛苦的负性情绪线索的注意,从而有效回避这种信息,他们采用的是抑制激活策略(DS,deactivating strategy)。

而焦虑型依恋的警觉是为了随后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线索上,他们夸大引起痛苦的负性情绪线索,渴望与依恋对象保持情感上的亲密,采用的是过度激活策略(HS,hyperactivating strategy) (Daly & Mallinckrodt,2009)。

 

因此,当焦虑型的人采取HS后,就会引发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时候,回避型的人就采取DS,主动回避。就会发生故事里面的情况,“滚就滚”!

参考文献:
1.Calvo, M. G, & Eysenck, M. W. (2000). Early vigilance and late avoidance of threat processing: Repressive coping versus . low/high anxie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14,763- 787.
2.Daly, K. D., & Mallinckrodt, B. (2009). Experienced therapists’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attachment avoidance or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4), 549- -563.

文:吴翔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婚恋课程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壹心理特邀讲师;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预约咨询,在壹心理APP,搜索  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