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老婆离家出走(看故事,学心理)

故事:(接上文)


我说:“想听一听为什么焦虑型的人会容易生气吗?”


他说:“愿闻其详!”


我说:“焦虑型的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什么呢?我先卖一个关子,先来问问你,你得一五一十老老实实说。”


他说:“好的,哥,您问。”


我说 :“弟妹平时一般什么情况会生气?”


他说:“这就不好说了,我也完全没有头绪,有时候吧,我自己觉得,她应该生气的时候,她反而不生气。可是有时候,她莫名其妙就生气了,我也不知道为啥。比如,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逛街,那天她是要买一双鞋子的。天气冷了嘛,她想买一双靴子。我也知道她喜欢靴子,就陪他去了。那天出门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我开车,然后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到了停车场,把车放下。我们就到购物广场去。哥您知道的,我不喜欢逛街。她进鞋店的时候,我要么在店门口发呆,要么会坐在店里面的凳子上,拿着手机看。”


我问:“你没有参谋参谋,帮忙看看鞋子款式什么的吗?”


他说:“没有,我这个审美观不行的,自己都穿不漂亮,哪里有资格给她提意见呢?”


我说:“你怎么也得说几句嘛,颜色、款式、尺码什么的,你啥也不说,她会觉得你不配合,不耐烦的。”

 

他说:“是的 ,哥,我当时也不知道啊!刚开始逛街的时候,气氛还好,可是逛了几个店,我觉得有点不耐烦了,就随口一说—‘怎么都不喜欢吗,挑了那么久?’这时候她就不高兴了,说:‘怎么了,不耐烦了呀,不喜欢你可以走啊,我又没有拦着你?’

 

我笑了,说:“你呀,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怎么可以这样说呢?“

 

他说:“是啊,我也知道自己不能那样的,可是,话说出去了,也收不回来了。然后,她就开始不高兴了,也不看鞋子了。我去拉她的手,她一下子就甩开,自己走,还走得很快。我都跟不上的呢!”

 

我说:“嗯,你是祸从口出!讲完了吗?”


他说:“还没有完的,您听我说,后来,她很久都不理我,吃饭的时候,也闷闷不乐的,我以为回家之后,可能就没事了,结果回家更惨。回家后,她就说:‘叫你一起去买一个鞋子,你都不乐意,哦,你就愿意陪你那个小姐姐是吧?她又漂亮又温柔,你去和她过啊?’ ”


我问:“哪个小姐姐啊?”


他说:“我的前任,我跟我老婆说过,有一次,我陪前任去买鞋,走了很多个商场才买到一双适合她的鞋子,因为她的脚比较小,不容易买到合适的尺码。”


我说:“你和前任的生活细节怎么披露得这么详细啊,你是上市公司披露财务报表吗?没必要说得这么清楚嘛?!好了,我也不说你了,否则你更难受。”

 

我继续说:“是这样的,焦虑型的特点,很重要的一个,是他/她们觉得自己没价值。由于自己缺乏价值感,所以非常担心他人忽视自己、忽略自己、贬低自己。也就是说,焦虑型对于他人的负面评价非常敏感。我们指的是亲密关系中的人,夫妻、情侣、父母。”


他说:“我也没贬低她啊,只是说了一句很客观的话,‘逛了这么久’。”


我说:“虽然你以为这句话是客观描述,但是,你认为的客观表达,事实上,也就是你的主观评价。‘这么久’,有多久,是几分钟、几小时?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表达了你的态度。焦虑型的人,很敏感的,特别是对于负面情绪负面语言,天生保持一种警觉性。就好像惊弓之鸟,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有反应。”

 

他说:“这么麻烦啊,那我以后还怎么说话啊?搞不好哪一句话说错了,她又要生气了。”


我说:“你也不要过于担心,弟妹还是很通情达理的,你平时多关心一点,照顾一点,说错话道个歉,也就没事了嘛,不用担心自己没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他说:“道歉真的有用吗?”

 

我说,当然!你以为可以讲道理赢回来吗?

 

正是:夫妻生活在一起,最怕争吵讲道理;就算每天你都赢,口舌之争又何必?


心理学的解释:


那么为什么焦虑型的人,会对负面信息那么敏感呢?


Niedenthal等人(Niedenthal,et al.,2002)采用情绪识别渐变任务,分析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在识别情绪的特点,他们发现了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人,在知觉负性情绪线索时的警觉性。


焦虑型依恋的人对于负面情绪非常警觉,是为了随后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情绪线索上,他们往往是放大了负面情绪的影响,夸大自己看到的负性情绪线索。


他/她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想回避对方,反而是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希望能够让对方注意后,能够和对方保持情感上的亲密,采用的是过度激活策略(HS,hyperactivating strategy) (Daly & Mallinckrodt,2009)。


但是,由于这次策略很容易诱发自己的负面情绪,导致自己的情绪体验非常糟糕,也导致对方的情绪感受也不好。我们不得不说,这种HS策略,需要改进或者优化。


比如,可以适当地情绪管理,或者适当地撒娇一下,把负面情绪转为一种很模糊的又生气又埋怨同时又有一点点可爱的情绪。

(连载文章,请关注后及时查阅更新)

参考文献:
1.Niedenthal, P. M., Brauer, M., Robin, L., & Innes-Ker, A. H.(2002). Adult attachment and the percep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of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 419- 433.
2.Daly, K. D., & Mallinckrodt, B. (2009). Experienced therapists’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for adults with attachment avoidance or attachment anxie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4), 549- -563.




文:吴翔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婚恋课程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壹心理特邀讲师;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婚恋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