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 95 分我就…… | 说这话的人,大多会考砸

文 | 苍然
来源 | 京师心理大学堂(微信公众号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这次考试考 95 分,我就去买赛博朋克2077” | 说这话的人,大多会考砸


学堂君偶然打开了一个名叫“李华的悲惨人生”的游戏——


高中生李华多年来一直很喜欢英语作文,但不得门路,饱受英语作文的困扰,在一批批高中生“前仆后继”的帮助下,其水平依旧毫无进展。

李华妈妈面对着自家娃儿望不到尽头的高中生涯,潸然泪下,眼看着期末考试又要到来,她终于手一挥做出决定:只要李华的英语作文考到15分,就带李华去吃一顿大餐


李华爸爸深思熟虑后摇头:娃儿不容易啊,变秃了但没变强,多给点奖励说不定效果更好。这样吧,考到15分,不仅去吃一顿大餐,还送一套心心念念的模型

好丰厚的奖励啊,爱了爱了!李华大喜过望,开始努力。

期末考试到了,李华的英语作文会——


A. 发挥超常,考到了20分。
B. 发挥失常,只考了10分。请选择答案,此处可购买存档卡进行存档,点击“继续”按钮可继续游戏。

学堂君按下“继续”,眼前突然跳转出多个画面现场,紧接着整个人被拉入其中,失去了意识……

两个策划的吵架现场:高奖励下李华的期末分数设定


关于李华期末英语作文分数的设定,游戏策划A、B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策划A率先发难:“李华当然是超常发挥了!根据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奖励通常会导致动机和努力的增加,进而导致更高的绩效[1,2]。李华爸爸提供了更高的奖励,这会促使李华努力写英语作文,提高分数,没毛病!

策划B扶了扶眼镜:“然而你忽略了李华的人设人设里清清楚楚写着,‘高中生李华多年来一直很喜欢英语作文’,这说明,即使拿不到高分,写英语作文对李华来说仍然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任务。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在进行愉快的任务时,李华的内在动机应该非常高。相较于奖励等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会对行为产生更强的影响,高奖励可能会损害李华的内部动机,导致发挥失常

策划A眉头一皱,感觉事情不简单:“……你也要考虑一下客观现实吧。如果想让一个小孩子在一段时间内每天乖乖练琴,一共一颗糖怎么够,最起码要每天一颗糖。你那些自称‘心理学科研狗’的朋友如果要招被试,即使报名的人对研究非常感兴趣,你也不能否认,10分钟给5元和10分钟给10元的数据,效果可能就是不同。再说了,老板一说加工资,你还不是心血来潮把完美的策划案又改了好几版……”

策划B拿出一沓文献:“喏,你看,高奖励也可能导致一些有害影响。比如说,如果李华在考试中想起了爸爸提供的高额奖励,这会干扰他的注意力,导致分数下降;此外,李华将注意力集中在高奖励上,也会让自己感到紧张焦虑,在考试期间产生更大的压力,进而发挥失常。再者说,李华的英语作文水平着实有限,不管给低奖励和高奖励,效果都差不多,分数也没法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期望高奖励带来高分数,还有什么必要吗?

看着策划A还想争论,策划B微微一笑:“当然,很多玩家肯定跟你想法一致,如果我们设定李华发挥失常,那么……氪金存档它不香吗?

策划B心理学朋友的科普现场:复杂的奖励机制


朋友心理汪拉住了从争吵到动手的策划A、B,开启了小课堂:


“在实验室环境下的认知任务,特别是在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高认知能力的任务(如数学加法、字谜)中,研究者很难说明高奖励能够改善绩效[3]。游戏里面的英语作文写作也可以看作类似的认知任务,此时高奖励失去了效用。研究者发现,高奖励只在一些任务上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但这种激励很难推广到其他任务中,比如认知任务。在这些任务中,高奖励只有非常小的积极影响,而不能让我们打鸡血般高呼‘冲鸭’。

“奖励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对任务产生激励呢?其中一个重要的桥梁是参与者的内部动机。研究者发现,不论奖励高低,参与者的动机都没有太大的差别[3]。放在李华身上,即不管给李华高奖励还是低奖励,李华想提笔写英语作文的冲动其实是差不多的。如果忽略奖励,只关注参与者的内部动机,我们可以发现,内部动机及努力程度与绩效呈正相关[3]。从这点来看,真正对成绩有影响的不是奖励多少,而是李华自己的内部动机和努力,内部动机越强,越努力,成绩越高。


听到这里,策划A疑惑地问:“刚刚你提到,在像写英语作文、猜字谜、数学加法这些对认知要求较高的任务中,没法证明奖励多少对绩效有更积极的影响,那在其他任务中,奖励也无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吗?

心理汪赞许地点点头:“这是一个好问题。不同的任务会应用到不同的理论机制,例如算术、字谜等典型的可以在实验室完成的任务,更多涉及到认知的理论基础;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除了需要基本的认知努力,还需要一定的身体运动技能;还有一些只涉及运动技能或体力劳动的任务[1]。不同的理论机制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环境中任务应用的理论机制来预期绩效。

需要较多运用认知能力的任务,更容易受到高奖励的负面影响,如内在动机与注意力的降低[1],或者高奖励可能导致我们采取更加保守的任务完成策略[4],从而降低了找到较好解决方案的机会,不利于表现。仅需要运动技能的任务,例如流水线上的人工作业,则较少受到高奖励的负面影响

策划B有些困惑:“那为什么当李华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即使老师许诺了高奖励,他的成绩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呢?

“因为有些运动也需要认知的参与~”心理汪说,“比如说篮球、网球、高尔夫这些运动,你得动脑子想策略,得和对手打心理战。研究就发现呀,在上述的这些运动中,较高的赌注奖励通常会降低参与者的表现[5,6,7]。因为这种情况下,高奖励让参与者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较难采取与正常情况下一样有效的任务策略。


李华同学的偷师现场:奖励和优秀表现如何得兼


作为游戏主人公的李华同学悄悄记下了心理汪给策划A、B的建议,以期自己在英语作文方面有所突破的同时,收获奖励多多~

1、当解决相对简单、机械、无需过多认知能力的任务时,高奖励措施你值得拥有!


还在为日复一日重复性工作的质量低下而苦恼?还在为流水线生产中提高员工效率而烦心?试试将固定奖励制改为计件奖励制吧!高效率、高奖励、高质量的良性循环,让无聊痛苦变为创收的快乐。例如体测前夕,如果你需要让自己形成仰卧起坐或引体向上的肌肉记忆,你可以考虑达到一定数目就奖励自己一杯奶茶,或允许自己看半个小时的综艺。


2、当面对需要认知能力的任务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内在动机。


没有什么比兴趣和热爱更动人的了,内在动机的提升会让自己的表现更加出色。

如果李华同学痴迷于游戏中名次攀升的快乐与擂台pk的胜利,那么他可以将这种pk机制应用到自己的高中学习中,与自己的小伙伴制定相同的目标,pk学习。此时,猿题库刷榜一或许是一种好选择。李华既充分了解了各种题型,提高了自己的刷题速度,也同时在名次提升中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满足,进而形成热爱学习的良性循环。
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人群提升内在动机的特殊方法(学堂君在此提醒:前方高甜,单身狗可回避)。有人说,恋爱是让彼此之间相互提升、趋向优秀的过程。不管是我们嗑过的cp还是身边的情侣们,都喂给我们不少高质狗粮:
年轻的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一边惺惺相惜,一边共同痴迷于魔法研究;高校学霸情侣每天同上自习,约定一起保研……


此时,高奖励远不如这种“灵魂充电宝”。所以,当李华发现自己看到同班的玲玲就心中小鹿乱撞后,无须任何催促和奖励,他开始自发锻炼、学习,努力让自己的英语作文成为范文,以吸引玲玲。

3、奖励分大小,阶段有规划。


可以将自己的计划划分成不同的模块与阶段,在每个小阶段设定适宜的奖励,促进良好表现;在每个小阶段均完成后,根据完成情况给自己一份完成度奖励,对表现质量进行强化,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良性循环。

学堂君猛然惊醒,发现游戏中,李华为自己制定了合理的奖励制度,英语作文水平逐渐提高,最终考到了满分,对作文的兴趣愈发浓厚,同时还享有大餐和模型。游戏的名字也已经变成了“李华的幸福人生”。

于是学堂君满怀着一腔热情,打开了一个新文档,开始了下一篇文章的写作。


有时候奖品过于丰富,会让我们从心态上,把这个本来”万一成功”才有的意外之喜,变成要是”万一失败”就没有了的意外之痛……人心复杂呀。

参考文献
[1]Ariely, D., Gneezy, U., Loewenstein, G., & Mazar, N. (2009). Large stakes and big mistak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6
[2], 451–469.[2]Gneezy, U., & Rustichini, A. (2000). Pay enough or don’t pay at all.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5(3), 791–810.
[3]Holst-Hansen, J. A., & Bergenholtz, C. (2020). Does the size of rewards influence performance in cognitively demanding tasks? Plos One, 15(10). DOI: 10.1371/journal.pone.0240291
[4]Lee, S., & Meyer-Doyle, P. (2017). How performance incentives shape individua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evidence from microdata. Organization Science, 28(1), 19–38.
[5]Toma, M. (2017). Missed shots at the free-throw line: Analy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choking under pressure. Journal of Sports Economics, 18
[6], 539–559.[6]Cohen-Zada, D., Krumer, A., Rosenboim, M., & Shapir, O. M. (2017). Choking under pressure and gender: Evidence from professional tenni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61, 176–190.
[7]Hickman, D. C., & Metz, N. E. (2015). The impact of pressure 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PGA TOUR.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16, 319–330.

公众号简介 | 京师心理大学堂(微信公众号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排版:小鲸鱼   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