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渴望他人的认同?小心被操控。学会自我认同很重要

认同需求:每个人都有希望被认可、受到他人积极评价的需求。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在生活中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获得他人的赞赏,是一种非常正常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尊重这两层的需求就很好地说明了人们对于群体认可的需要。只有获得他人的认可,不被排斥,我们才能融入群体,找到归属感;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但是有些人想要被别人认同的欲望,要比一般人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时时刻刻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给他们留下坏印象,不得罪别人。这种过度渴望他人认同的需要,是危险的,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容易在不知不觉间被操控。

你是否存在认同需求过度?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表现,那么就需要小心了……

1.过于在乎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2.总是不自觉地满足他人的期望

3.过分敏感、猜心,以便迎合他人的心理,做一些能够让对方开心的事

4.对于别人的请求,即使心里非常抗拒,最终还是接受,不敢拒绝,怕别人不开心

5.在群体中不敢发表不同意见

6.想象可能收到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负面评价会觉得糟糕至极

7.不敢犯错,犯了错会觉得天要塌了

8.很难自己做重要决定,要询问他人才感到安心

……

认同需求过度的原因何在?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看重自己,觉得自己的才能和人格受到社会重视,在团体中享有一定地位和声誉,并有良好的社会评价时所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有此情感体验者通常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

自我价值感的确立,除了来自他人的评价,还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常常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来认知自我,而没有对自我形成接纳和认同。这部分个体,完全把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交由了他人来评判。于是,这样的人往往更渴望他人的认可来确立自己的价值。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她的力作《克服焦虑》中写道:我们认为,对6个月内的婴儿就必须表现出爱和关注,这样婴儿才会感觉舒适并且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因太少受到关注而不安吵闹的时候,亲近对象总是不能适当地给以抚慰,那么就会削弱孩子最初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形成足够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基础。

可见婴儿时期养育者能否给予积极的爱与关注与一个人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年幼时能得到足够的爱的滋养的孩子,成年后会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在情绪、人际交往、工作方面也会更加适应。

同时,原生家庭的模式也是造成有人需要不断他人认可的原因。小时候,父母可能对孩子说:“你乖一点,我就给你买好吃的,带你去玩好玩的。”如果孩子顺从父母的意愿,父母会表现出开心。如果孩子没有顺从,父母就会惩罚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是失去了父母的爱和关注。所以为了这种爱和关注,孩子会学习到自己要顺从、讨好父母。

认同需求过度的弊端:过度渴望他人认可的人,容易被操控


因为需要他人的认可,有时候就不得不违心地说一些话、做一些事来迎合他人,而这样做的代价就是个体会不断地放弃自我的边界。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底线的人,是无法有足够的安全感的,安全感的缺少导致即使处处满足他人的期待,做个他人眼中的“好人”,也依然无法填补内心的空洞。

而一旦有些有心人知道了,就会利用这种心理需求来达到操控的目的。办公室里常常会有那么一两个“便利贴女孩”,无论是谁都可以让她做事,买饮料、打印资料……各种分内的不是分内的事都会找上门,因为他们知道不会被拒绝。

仔细想一下就会知道,这种认可其实是虚幻的,因为它的基础,是扭曲了的自我,或者说假我。

如何摆脱对认可的过度需求?



1.觉察自己的模式


觉察通常是改变的第一步,觉察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自动放弃边界去获得认可。

别人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自己那刻的感受如何?

涌上来哪些想法和念头?

不断地去练习觉察,其实就相当于给自己的自动反应争取了时间,变自动反应为回应。有时候可能自我觉察之后,思考之后依然选择了去放弃边界。但是那与放弃边界的自动化反应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这说明我们是有选择的,而此刻的做法是我们主动选择的。也许下一次,就会做不一样的选择了。

2.建立自我


意识到自己有一个自我存在,这个自我需要我们去信任它、保护它、表达它、给予它空间。自我感会让我们时刻意识到我对自己的判断是什么,而不再会觉得需要用他人的认可来确认自己是谁。


3.明确自己的边界


通过日常生活去找到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知道什么事情是自己没有必要做的、什么事情是自己有权利做的,无论他人认可或者不认可。

4.接受不被认可时不舒服的感觉


如果不接纳不舒服的感觉,就容易陷入困境,极其渴望做点什么来改变这种感觉,那这时候又很容易去放弃自我边界了。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感受自己的各种感觉,就这样静静地与之相处,告诉自己,那种不舒服也是我的一部分,我接受。当我们练就了与各种情绪相处的能力,我们的内心也就强大,不会再被牵着鼻子走了。

5.看到其他选择的存在


我们会做出自动化的反应,是因为我们只知道这一种应对模式。所以注意观察生活中他人面对类似的情境是如何处理的,去学习,去运用。然后你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当然,最最重要是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中,去学会自我认同,当我们能确信自我的价值,就不会轻易被他人牵着鼻子走了。

原创:萧潇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