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不会怼亲戚的朋友,进来集合!

作者:译言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过年回家总少不了家庭聚餐,一些七大姑八大姨们难免会问一些令人十分不适的问题:

有男/女朋友吗?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

工资多少啊?什么时候考公?买房了吗?买车了吗?
……

面对这一堆狂轰乱炸的“关心”,我们该怎么办呢?

临床心理学家、美国焦虑症与抑郁症协会前主席凯伦•卡西迪博士表示,一些开明的家庭知道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需要问。

但毋庸置疑,爱管闲事才是大多数亲戚们的常态。卡西迪博士提出了几点建议,将有助于你应对那些令人不适的问题。

01

制订计划

卡西迪博士建议,在假期开始之前制订一个计划。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些亲戚们可能要问的问题,并想出你的回答。要记住一件事,那就是当亲戚们抛出一个看似关于你的问题时,实际上他们是想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卡西迪博士说,你制订的计划里还要包括:我同这些人相处的时间极限是多久?如果在父母家里待了三天就已经想要让你去预约几次心理治疗了,那就和朋友多聚聚,减少和家人的相处时间。

人心不足蛇吞象,你的目标要切合实际,换句话说:不要让时间超出你所能忍受的极限。与家人团聚固然重要,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同样重要

02

学会用幽默的态度回应

当无可避免地面对这些问题时,卡西迪博士的建议是:从容应对——并带上一点儿幽默感。这就体现出制订计划的真正用意了。如果你已经预料到这些问题并想出了一些厚脸皮的回答,那么你更有可能自信地做出回应,而不是乱答一通。

“如果你像头小鹿一样在车灯前呆若木鸡,那无疑是正合了猎人的心意。所以,不要将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境地。给他们一个自信的回答,比如“我觉得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这样才能防止这场谈话朝着你不希望的方向发展。

03

不要被他人的想法左右

卡西迪博士给出的一个重要的建议是:不要把这些问题——以及问题背后隐含的批评——过于放在心上。

即使你的家人暗示,或者直接表现出对你的不满或批评,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对于你的生活,他们没法感同身受,他们的经历以及承受的社会压力都与你不同,他们只是按自己眼中的标准去评价你。试着去共情,要知道,他们无法理解你想要过的生活。

04

不管他们说什么只管点头然后转移话题

应对这种问题的一个百试百灵的办法就是:同意他们的观点!卡西迪博士说,你只管点头,不用去解释,这是结束这场对话的最好办法。例如,如果你妈妈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你大可以这样回答:“结婚真的很棒啊,不是吗?” 然后换下一个话题。

换什么话题也很重要。如果你只是发表一下对天气的看法,那你妈妈很可能不会就这样放过你。但如果你选择她非常关心的话题——或者她特别感兴趣的话题——那么你那些爱管闲事的亲戚们才更有可能开始一个新话题。

这种方式除了能让你摆脱不适的对话之外,还可以让亲戚们感觉你听进去了他们的话。会给他们一种你赞同他们观点的印象,这很重要。

05

列一个话题清单

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在他们问你问题之前,先去问他们问题。你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个问题清单,以此开始一个话题。如果谈话开始转向你不想回答的方向,可以参考清单上面的这些问题,让话题回到正轨。

“如果你能让每个人彼此间享受这一过程,分享各自的生活经历,那么他们就会对这场谈话感到满意,就不太愿意去挑你的毛病了,”卡西迪博士说。

虽然与自己的亲戚展开这样的谈话似乎很奇怪,但卡西迪博士希望人们记住,我们都会改变——我们的观点也会改变。即使你自认为对家人的一切了如指掌,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为什么不尝试更多地了解他们呢?

06

建议玩一些游戏

假期期间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原因之一在于人们有太多时间了。卡西迪博士建议用游戏来填补这段时间。她建议那些玩一些几乎不需要技术的游戏——比如简单的扑克牌游戏等 一些聚会派对小游戏——如果你的家人喜欢运动,也可以一起投身运动。

这个办法与转移话题的办法异曲同工:通过充实亲戚们的时间和思想,让他们无暇再去多管闲事。而且,好处是,你还可以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在玩乐和相互了解之余建立联系。

07

接受亲戚们在背后谈论你的事实

最后,不要担心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无论你说什么或做什么,你的亲戚们都会在你离开时谈论你。

“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当然——当你不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在你背后谈论你,”卡西迪博士说。但这没关系。因为你不在啊——所以不必去在意。”

无论你有多么爱你的家人,假期的某些时刻总是会压得你喘不过气。但有了以上几则建议——别忘了幽默感——你会开开心心地度过新年的。只是不要成为厨房案板上任人宰割的鱼。

作者简介:译言,编辑:伐竹猫,排版:阿桃,监制:April。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