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猫效应:为什么你的不顺心要我来负责?| 心理词条

1阐述定义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踢猫效应”的由来。


踢猫效应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现代社会中,工作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紧张很容易导致人们情绪的不稳定,一点不如意就会使自己烦恼、愤怒起来,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这种消极因素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就会身不由己地加入到“踢猫”的队伍当中——被别人“踢”和去“踢”别人。


一般而言,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会驱使他选择他的下一级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受到比自己上一级或者强者情绪攻击的人又会去寻找自己的出气筒。这样就会形成一条清晰的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即“猫”,是最弱小的群体,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因为也许会有多个渠道的怒气传递到他这里。


2.相关科普


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容易发现,许多人在受到批评之后,不是冷静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受到批评,而是心里面很不舒服,总想找人发泄心中的怨气。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接受批评、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一种表现。受到批评心情不好这可以理解,但批评之后产生了“踢猫效应”,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容易激发更大的矛盾。

这样的内容,其实放到我们生活中也是时有遇到:

比如“屋漏偏逢连夜雨”

比如本来心情就不好想玩游戏散散心,结果遇到了猪队友让自己更生气了

比如母亲回家心情不好,想要让母亲开心一下,结果气头上的母亲不仅不理解还觉得自己闹腾被无缘无故说了一顿,自己又很生气不知道怎么办反而把东西弄坏了

……


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作为那只可怜的小猫,我们是不明白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的,所以踢猫效应的出现不仅是在提醒我们学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在提醒我们学会换位思考。

当我们变成了这一链条中的可怜的小猫的时候,让坏情绪的链条在我们这里就此作罢,并不是什么很丢脸的事情,反而是一种成熟的体现。

我们总是说,冲动是魔鬼,愤怒是魔鬼,愤怒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是因为人在愤怒的时候,由于神经变得异常兴奋和敏感,心跳跟着加快,血压也就上升了,紧跟着开始呼吸急促。所以大部分人到中年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怎么胸口不太舒服,或者明明注意饮食血压却有点高,为什么有点情绪波动就开始难受,就要考虑是否是年轻的时候总是喜欢发怒,让自己的情绪处于蹦极状态了。

所以,愤怒于己于人都不是什么好事,让自己少发脾气是我们调理情绪的基础操作。


3.个人见解

正如我上面说的那样:冲动是魔鬼。

踢猫效应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它就像是一个时刻让我们警醒的警钟,告诉我们需要注意我们的情绪,如果你不接来自其他人的愤怒之火,它可能在中间就火势减小甚至熄灭了;如果你将它发扬光大,那么带来的,一定是整个金字塔的烧毁。而最大的损失,一定是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人,以及我们与周围构筑起来的这层关系。 

仔细想想,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遇到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当一个人沉溺于负面或不快乐的事情, 把怒气转移给别人时, 他的注意力就被集中在负面和不快乐的事情上。久而久之, 将会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最需要做的,其实恰好就是控制好并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在觉察到自己成为这只“薛定谔的猫”或者成为踢猫的人之前甚至是当中的时候,及时的作出调整,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好的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呢?

  1. 合理的宣泄。

    产生了负面情绪,合理的宣泄其实是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因为情绪他很独特,像气球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憋着他,等到变得气鼓鼓的时候无外乎两种结果:直接炸掉&放气瘪掉。

  2. 学会转移注意力。

    就像我上面提到的那样,比如玩会游戏,看个书,出去散散心等等,做一些可以让自己开心或者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

  3. 必要时寻求专业援助。

    当我们没有办法依靠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寻求周围人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并不丢人,并且这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心若改变, 你的态度跟着改变。”其实, 坏心情会循环, 好心情又何尝不会循环呢?与其因为“踢猫效应”而影响工作, 不如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把快乐传递给别人, 也传递给自己。

参考文献:
[1]陈铭.不做坏情绪的传递者——解读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0(11):63.
[2]张敏,陈静雯,李晓雯.大学生求职行为过程中“踢猫效应”研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6):61-63.
[3]张云.小心“踢猫效应”[J].家庭科技,2017(06):44.
[4]杨立行.孩子不是大人出气的“猫”——踢猫效应[J].家长,2015(05):31-32.
[5]韩正光.远离教育中的“踢猫效应”[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20(04):36-37.
[6]邱丽.坏情绪传导的“踢猫效应”[J].唯实(现代管理),2016(04):62.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