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爱“囤积”?有可能是一种病 | 心理词条

1.囤积症的定义


你爱囤积吗?你身边有喜欢囤积某种物件的人吗?在你的生活里或读到的社会新闻中,一定有类似下面的情况:

明明已经有很多书了,可还是不停地买书,买了从来不拆封。

哪怕是一个空了的茶叶盒或饮料罐都舍不得扔,总觉得留着会有用。

知道哪里有便宜和免费的东西,不去拿就浑身难受。

家里堆满了各种试用装和酒店的一次性用具。

等等。


囤积本来是生物的一种适应性行为。从蚂蚁、粪金龟、到鼠类和人类,很多物种都有囤积食物来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的习惯。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生存本能。


在探讨囤积症的成因、心理源动力的时候,记住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第五版的DSM-5中,囤积症被归为【强迫及相关障碍】下,囤积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 A.持续地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的实际价值如何。

  • B.这种困难是由于感到积攒物品的需要及与丢弃它们有关的痛苦。

  • C.难以丢弃物品导致了物品的堆积,以至使用中的生活区域拥挤和杂乱,且显著地影响了其用途。如果生活区域不杂乱,则只是因为第三方的干预(例如,家庭成员、清洁工、权威人士)。

  • D.这种囤积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包括为自己和他人保持一个安全的环境)。

  • E.这种囤积不能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例如,脑损伤、脑血管疾病、Prader-Willi综合征)。

  • F.这种囤积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像强迫症中的强迫思维,像重性抑郁障碍中的能量减少,像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像重度神经认知障碍中的认知缺陷,像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兴趣受限]来更好地解释。

上述标准中,(A)、(B)、(C)是描述症状,(D)是界定损害程度,(E)是排除其他非心理和精神原因。

 

2.囤积症的形成原因/相关科普

本文开头提到,很多种类的生物都有囤积的习惯,这是一种适应性行为。但人毕竟是一种社会动物,抛开生物本能,过度囤积形成一种病症,到底与哪些因素相关,或者说,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探索呢?


1).囤积症与安全感

心理学和行为学领域的资深记者弗朗辛·拉索曾在《囤积症:像物品寻求安全感》(刘大明翻译)一文中有如下观点:

当我们缺乏对亲人的安全依恋时,我们可能会为无生命的物品赋予深刻的意义或人类属性,以填补这一空白。


我们可能相信,通过身体上的接触,我们的物品中灌注了自己的本质,而触摸他人的物品也会让我们获取他人的本质。

弗朗辛·拉索在这篇文章中为囤积症给出了安全依恋这一角度的解释。


温尼科特曾提出婴儿会为脱离母亲而存在的独立自我找到一种代替母亲的过渡对象,让自己感到更安全。在那之后,进化心理学、人类学、消费者研究和神经科学等其他学科,也都证实了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个人物品可满足许多情感上的需求。它们会在寂寞中给我们以安慰,增强我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事实上,我们拥有的物品不仅仅可以替代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而让我们感到安全,我们还会将这些物品视为自己的延伸。


不安全依恋类型(OR=5.666)是导致囤积症的危险因素之一。依恋是个体与重要客体(最初是父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后是婚姻中的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持久稳固的,并且具有显著的情感需求性,渴望与该客体保持亲密关系,在与该客体分离或丧失该客体时,会感到悲伤,甚至出现心理紊乱状态。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四种依恋模式中,不安全依恋类型与囤积症的相关性最强。

2)囤积症的病因研究

有学者研究认为囤积症的病因是:

  • 1)可能存在家族聚集性,在成人,大约有 50% 的囤积行为的差异是由遗传因素所致;

  • 2)对于报道过的针对囤积症的风险基因,其结果还不能被重复; 

  • 3)普遍的大众看法认为,囤积症是儿时物质剥夺所致,但目前无证据支持该观点; 

  • 4)对于囤积症患者,回顾其病史时发现,在起病或加重之前,存在应激或创伤性事件,但相关性不确定。


研究发现,囤积症阳性家族史(遗传因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囤积症的发病率,当一个家族中曾经出现过囤积症者,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到家庭成员。主要是长辈影响晚辈,祖父母或父母影响子女。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传递是潜移默化和无意识的。


3)囤积症与强迫症的关系

虽然在DSM-5中,将囤积症归为强迫症名目之下,但学界对囤积症与强迫症的关系研究会发现,囤积症与强迫症在临床表现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还是有区别。【强迫囤积症】表现为,患者的囤积行为由强迫而不是囤积而激发,并且,在囤积物品的过程中得不到乐趣或奖赏,但仍然强迫型重复地去做。而【单纯的囤积症】则是能从中得到快乐及自我和谐。


3、囤积症的治疗方式

1).强迫囤积症的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目前针对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强迫性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强迫功能和强迫思维是由某种功能失调性信念引起的……功能失调性信念的强度决定了强迫症发生的风险。

暴露和反应阻止法 (ERP)”是临床应用最早的强迫症行为治疗方法,其本质是根据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训练,故意使其产生一种强烈的行动欲望,然后练习不对之做出反应。1980年代起,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认知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了失败率和复发率。

2).精神动力学治疗

精神分析动力学研究着重于个体在呈现某种症状时其内心深层次的需求。上文提到,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与囤积症的相关性极高。在针对此类来访工作时,探索其早期生命中与重要客体的关系,溯源不安全依恋模式的形成过程,定位物件所附着的个体的依恋需求和依恋对象。发现其潜意识中的丧失和追寻,可能会为来访者解开不停囤积的心理根源。

4、个人见解

把我们的珍贵物品当作人来看待是正常的——有些物品来自十分重要的人,这个人对我们的意义就部分转移到这件物品上;有些物品陪伴自己度过了非常重要的时光,这件物品就相对拥有了凝聚岁月的魅力;有些东西曾激发我们强烈的渴望,当时能力不足,时过境迁,我们就补偿性地去拥有它。这些都是生而为人的温度,物件是空间和时间的结点。


回到本文开头,一个人不停地囤积书籍,可能是因为触手可及的书籍能够带给TA安全感和满足感,维持TA的自我价值感;也可能跟TA的核心信念有关——如果说TA在很长的成长时期内,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获得父母的关注的话。


一个人如果舍不得扔掉空瓶子,可能是TA在年幼时经常被祖父教导,这些东西可以留着旧物利用,或者集中了一定数量的瓶子之后就可以置换几颗糖果——那可能是TA孤独寂寞的童年中唯一的亮色,于是,这些空瓶子就替代性地成为了对TA自己的奖赏。


不论是老人总爱去拿超市的试用装或赠品,还是家庭主妇以收集酒店的一次性用品为乐,可能都是内在的匮乏感在作祟,也许他们都经历过物质贫乏的内心挣扎和痛苦时期,也许并没有——在上文分析成因时有提到,是不是跟童年被剥夺有关,也依然没有证据支撑这种猜想。


总之,超出正常范围内的囤积,一定是跟内心的某些东西相关——而我们当然可以永远用这些东西来弥补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部分,因为毕竟,物品不会动,物品会老老实实地被我们占有。但是,如果我们寻求心理帮助,弄清楚原因,让以后的生活过得更轻松和丰盛,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参考文献
[1]刘春英 张晓菲 任丽娜 庞继松 庞海珠 李建功,强迫症的认知—行为理论和治疗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年第42卷第3期
[2]杜建政 景卫丽,囤积症的行为心理特征及相关因素[J],心理科学 2014年 37(4)
[3]钟远惠 刘峥荣 何晓华 周海平 谢穗峰,囤积症患者心理特征及影响患病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9月第9卷第17期
[4]弗朗辛·拉索 刘大明(翻译),囤积症:向物品寻求安全感[J],环球科学 2018年第6期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